重庆的(“8D魔幻”“网红城市”?我们如何重新认识重庆)
2024-03-07 21:34 来源:爱美欣 17
数据显示,在今年的“史上最长春节假期”,重庆迎来了超1060万人次,纳入统计的全市过夜游客接待量为238.29万人次。在中心城区景区中,磁器口古镇凭借130.3万人次的客流量,成为今年春节长假的人气王,吸引了107.1万人次的洪崖洞名列第二。
我们看惯了山是山、水是水、城是城,重庆却打破了我们对“城市”的固有印象,她群山环绕,江河纵横,雾锁烟迷;她高楼林立,交通立体,街巷鼎沸。从崎岖之地走向赛博之都,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高地,重庆创造了一种别开生面的城市风貌。
作为中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坐拥38个区县,市域面积广达8.24万平方千米,养育着超过3200万重庆人。生活在此的人们是如何打破地理封锁?如何创造出一座绝无仅有,难以复刻的超级都市?
以下内容节选自《什么是重庆》,文中所用图片均来自该书。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什么是重庆》,星球研究所 著,中信出版集团2023年12月版。
立体是重庆的重要标签,这一特性渗透这座城的方方面面,从地势地貌到建筑、交通,再到美食……可以说,重庆的一切都发生在这坡坡坎坎之中,人们则站立在这起起伏伏的褶皱上,谱写出一行行生活的诗歌。
“你以为在顶楼,其实在1楼”
说起重庆的立体空间,最具视觉冲击力的莫过于其建筑。停靠在8层的公交汽车,被轨道交通穿越的住宅楼,“你以为在顶楼,其实在1楼”的“魔幻”奇遇……这一切,都是重庆的日常。
其实,重庆建筑并非都是密集立体的。在重庆的西部地区,地势相对平坦,合院式民居成为首选。在江津区的四面山镇,占地超过2万平方米的会龙庄气势磅礴,拥有16处院落、18口天井、202间房、308道门,从高空俯瞰,犹如平铺在深山中的一处小宫殿。
但这种合院式民居却没能在重庆推广。多山、多江的自然环境让重庆缺少适于建设的平坦土地,而合院式建筑建设难度较大,对大部分平民而言,在重庆拥有一座规模浩大的“宫殿”实属奢望。于是,在依山傍水之处,吊脚楼应运而生。正是这些鳞次栉比的吊脚楼,塑造了重庆建筑的“立体”风貌。
吊脚楼之名来源于其长长的“吊脚”,它由底层架空、二层供人居住的干栏式建筑变化而来。但与纯粹离地而居的干栏式建筑相比,吊脚楼通常一半与地面相接,一半离地悬空,因而也被称作“半干栏”式建筑。吊脚楼能够如此广泛地分布在重庆大大小小的城镇、乡村,与重庆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密不可分。
就自然条件而言,吊脚楼与重庆的地形地貌具有高度适配性。无论是洼地还是河岸,缓坡还是陡崖,吊脚楼总能轻松适应各种崎岖地形。此外,高温、高湿、多雨、少风的气候条件,对房屋的散热、防潮有较高的要求。作为“半干栏”式建筑,悬虚架空的吊脚楼能够有效地避免地面的湿气,增加建筑底部的通风空间。
而重庆独树一帜的移民文化,也使吊脚楼进一步占领了山城的空间。来自五湖四海的移民大多脱离了大的宗族,以小家庭为单位进行迁徙,他们所需的居住空间往往较小,所以吊脚楼往往规模小、风格朴素,易于建造。室内空间的使用也常常不拘成法,同一个房间既可用于饮食、会客,也可用作卧室。受到商业文化熏陶,一些场镇、码头的吊脚楼还会采取前店后居或下店上居的模式,商业活动与日常生活聚集于同一建筑中。
不过,由于吊脚楼过于简陋,同时竹木材料极易引发火灾,这使得吊脚楼的居住安全性欠佳。因此,随着重庆城市的发展,吊脚楼在大大小小的城镇日渐式微,一座座钢筋混凝土建筑拔地而起,将其取而代之。
但新的建筑同样需要适应山地逼仄的地理环境,与其让环境适应建筑,不如让建筑与山地环境互相适应。
众多的山地建筑成为“网红”景点
如今屹立于重庆中心城区的建筑,便是这种“相互适应”的结果。这些建筑不但延续了重庆人因地制宜的生存智慧,也为重庆城打造了独一无二的城市景观。放眼渝中半岛,众多的山地建筑成为“网红”景点。
节日期间的洪崖洞,摄影/张坤琨。2023年“五一”节假日期间,无数游客前往洪崖洞观光游玩。市政管理为保障游人出行安全,特意辟出千厮门嘉陵江大桥,供行人通行。
在嘉陵江岸边,和地面有数十米高差的悬崖之上,人们依山就势打造出一座商业建筑群——洪崖洞。它拥有4条横向街道、数条纵向梯道,犹如一座崖上“小镇”。“小镇”的1楼与11楼处分别设置了入口,将沧白路与嘉陵江滨江路巧妙地连接,令人啧啧称奇。
民国时期,洪崖洞作为河运货物集散地,片区内布满高低错落的吊脚楼建筑群。2002年重庆市政府对其进行改建,最终于2006年建成洪崖洞民俗风貌区。不同于传统的吊脚楼,改建后的洪崖洞吊脚楼群为现代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但在外观上,通过对传统吊脚楼的吊脚形式、穿斗式结构以及墙体颜色、雕花的“复刻”,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巧妙融合,彰显着重庆的地域特色。
洪崖洞夜景(局部),摄影/孙一文。如今人们熟悉的洪崖洞,是于2006年改建完工后的具有巴渝民居特色的建筑群。每当夜幕降临,洪崖洞的灯光便同月夜相互交织,层叠的房屋森林在夜色中流光溢彩,熠熠生辉。
而在长江边上,拥有6栋楼、24层住宅的白象居,则是另一处“网红”之地。
白象居坐落在渝中区解放东路和白象街交会处。在建造之初,设计师曾考虑过建设高层电梯房的方案,以解决所在片区人口紧张的问题。但楼里的住户大多是依托川江谋生计的船工与搬运工,无力承担高昂的电梯养护费用。好在重庆独特的地形给了建筑设计发挥的空间。通过借助38米的高差,在不同的楼层设置多个入口,白象居实现了建造无电梯的高层建筑。该设计既顺应着重庆的地貌地形,也为居民们保留了开阔的观江视野,让百分之七十五的住户都能看到江景,是重庆山地建筑极富智慧的创造。
白象居,摄影/张坤琨。白象居建于1992年。楼内虽未安装电梯,但在1楼、10楼、15楼皆设置了出入口,各自通向不同街道,保障了居民的日常出行。
除此之外,犹如阶梯的益建大厦、建立在屋顶的空中足球场、架起20多米长“悬空”天桥的魁星楼……这些建筑无一不显现出浓厚的山城气质,在起伏逼仄的空间中“纵横捭阖”。随着时间的奔涌,重庆的建筑与城市发展也碰撞出更多创意火花。形如“筷子楼”的国泰艺术中心、红柱绿瓦筑成的重庆市人民大礼堂、酷似“玻璃时空船”的重庆大剧院、以“朝天扬帆”姿态立于两江交汇处的重庆来福士……它们以独具匠心的设计将重庆的建筑美学推升至新的高度。新的地标性建筑的诞生,不断地丰富着山城的城市面貌。多山、多江、多雨、多雾的环境,加上繁复多样、不拘一格的建筑形态,塑造了重庆极为独特的城市气质,也为世人展现着属于重庆的“魔法空间”。
彩虹楼梯,摄影/张坤琨。彩虹楼梯藏身于枇杷山正街的居民楼间,阶梯经过多种颜色涂鸦,犹若空中的缤纷彩虹。
当然,所谓的奇观与魔法,不过是重庆人循着山水的指引,用千百年生活所积攒的智慧,对环境的巧妙适应而已。时至今日,重庆中心城区的现代建筑群依然保持着极高的密度,无数建筑在山地上层叠而上,一片片气势恢宏、密密匝匝的高楼大厦令人叹为观止。然而,重庆人的创造力远不止于此,不断变化的交通方式同样展现着重庆人的聪明才智与重庆城的不可思议。
“爬坡上坎”是重庆人的日常
让重庆拥有“8D魔幻城市”之名的不仅仅是城市内令人称奇的建筑,还有各式各样的城市交通。“山城”与“江城”两大属性,让重庆的城市内部交通始终无法避开“翻山”和“跨江”两大任务。与重庆的对外交通相似的是,随着交通技术的不断发展与革新,重庆人“翻山”与“跨江”的方式也在不断更新。
十八梯新貌,摄影/陈云元。十八梯于2017年5月开始动工重建,2021年9月30日重新开放,已成为重庆城市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见证着重庆的历史变迁。
生活在“山城”,重庆人的出行不得不考虑山地的影响。
在通常情况下,道路或是平行于等高线,或是以较小的角度与等高线斜交,以实现较小的道路坡度。因此,主要道路之间大多也相互平行。在山城,若想实现道路间的连接,就需要依靠连接等高线的阶梯——梯坎。在部分场镇,一级级的梯坎从江边码头延伸至城镇的尽头,“爬坡上坎”成为重庆人的日常。
在重庆中心城区,一段段梯坎是城市的标志性景观之一。在渝中半岛的重庆城,山岭将其分为两部分:靠近长江沿岸的一侧地势较低,被称为“下半城”;半岛山脊和靠近嘉陵江沿岸的一侧地势更高,被称为“上半城”。上下半城通过一连串曲折蜿蜒的梯坎连接。在木船贸易兴盛的时代,来来往往的商旅登上朝天门码头之后,要经过长长的梯坎才能进入城内的街道。十八梯,便是重庆最为人熟知的上下半城衔接纽带。
十八梯的上端通达较场口,下端延伸至解放西路,相传因老街上下两端间的石梯共计十八段而得名。层级的梯坎不但给人们的通行提供了便利,也见证着人们鲜活的生活。在十八梯片区内,吊脚楼、院落与街巷错落其间,商贩、劳工攘来熙往,叫卖声、谈笑声交织混杂……一切矛盾与和谐、破败与喧闹在此会合,凸显了这座城市强劲的生命力。
伴随着城市的新旧更替,2010年,十八梯在人们的怅然中启动了拆迁改造工程,直到2021年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建成,这一“断裂”的生活脉络才得以延续。而昔日梯坎上的市井烟火,则化为隽永的集体记忆,被人们恒久地珍藏。
枣子岚垭步道,摄影/霍达。图中的步道位于渝中区。重庆崎岖起伏的地形催生出众多的梯坎,“爬坡上坎”几乎是每一个重庆人的日常,层级向上的梯坎也蕴含着重庆人拼搏进取的精神。
一级级的梯坎也催生了重庆数量庞大的“棒棒”。作为四川盆地曾经最大的货物集散地,重庆的货物运输量极大,但起伏的地形无法借力于车辆,大量货物只能依赖人工搬运。棒棒们肩扛着一根两端系着绳索的竹棒,将川江和嘉陵江上的货物运送至这座山城的各个角落,是川江贸易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如今,成群的棒棒军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在城区依旧能寻见零星在路边等待招揽的棒棒。他们与船夫、纤夫一道,不仅挑起了繁重的商品、货物,也共同“承载”和见证着重庆的变迁。
“8D魔幻”: 重庆人拥有各式各样的翻山越岭之法
日复一日的“爬坡上坎”虽然极具重庆特色,但人们依然期盼着效率更高的交通运输方式出现,于是沿地面轨道运行的缆车率先在重庆登场。1945年,由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梅旸春设计的望龙门缆车轰动重庆城。这条缆车线路全长178米,每次能够搭载100名乘客,且能够爬上高46.9米的山坡,给从沿江码头进入重庆城内的人们带来诸多便利,一时成为大家争相“打卡”之地。新中国成立后,缆车这一独具重庆特色的交通方式存在了较长的时间,往返于菜园坝火车站与两路口的菜园坝缆车,上下于朝天门码头的朝天门缆车,都曾是重庆城繁忙的交通线路。不过,随着交通工具不断革新,老旧的缆车逐渐没落,让位于新式交通工具。
过江索道,摄影/张坤琨。长江索道北起于渝中区新华路 (索道北站 ),南至南岸区上新街 (索道南站 ), 是极具重庆特色的交通工具。乘坐索道也成为许多外地游客打卡重庆的必选项。
在取代缆车的交通工具中,有两种极具重庆特色——电梯与自动扶梯。由于拥有良好的爬坡能力,它们能够极好地适应山城重庆的起伏地形。1986年,连接重庆下半城凯旋路与上半城新华路的凯旋路电梯投入运行,成为我国第一部城市客运电梯。它能够在约1分钟内将乘客提升或降落32.5米,这相当于11层楼的高度。1996年建成运营的皇冠大扶梯取代了菜园坝缆车,成为两路口与菜园坝火车站间的主要交通工具,它全长112米,提升高度可达52.7米,建成后一举成为当时全国第一、亚洲第二的一级提升坡地扶梯。效率更高、载客更多的电梯和自动扶梯已成为极具重庆特色的交通工具。
当“翻山”不再困难,“穿山”自然不在话下。2011年,重庆轨道交通1号线开始运行,这是重庆的第一条地铁线路,与2号线不同的是,它在渝中半岛的大部分车站均位于地下,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地下交通动脉。截至2023年2月,包括单轨、市域(郊)铁路、地铁在内,重庆轨道交通已经拥有12条线路,运营总里程突破500千米,便捷的交通已成为重庆人出行的有力保障。
立体重庆画卷(局部),摄影/熊康。楼宇依山而筑,水陆交通相互交织,立体重庆便在这大山大江之间架起骨骼,向上生长。
能够“穿山”的当然不止地铁。在热闹繁华的解放碑商圈地下,“一环、七射、N联通”的地下环路构建了渝中半岛的地下交通骨架。在起起伏伏的平行岭谷之中,密密麻麻的省道、国道、高速公路、铁路隧道穿梭其间,构成了连接重庆不同城市区域的快速通道。无论是在地上还是在地下,重庆人都拥有各式各样的翻山越岭之法。从梯坎到缆车、扶梯,再到公路、轨道交通,起伏的地形对重庆人而言,已经不再构成挑战。
原文作者/星球研究所
摘编/何也
编辑/张进
导语校对/赵琳
- 2024-10-06[直播主播]快手美女:魅力绽放的网络世界
- 2024-10-06[直播主播]魅力韩国美女:时尚与颜值的双重盛宴
- 2024-10-06[直播主播]美女壁纸:视觉盛宴的艺术瑰宝
- 2024-10-06[直播主播]云端之上的美丽使者:美女空姐的多彩世界
- 2024-10-06[直播主播]美女街:魅力绽放的时尚胜地
- 2024-10-06[直播主播]日本美女:独特魅力绽光彩
- 2024-10-06[直播主播]魅力美女小姐姐:时尚与美丽的代言人
- 2024-10-06[直播主播]美女直播:魅力与挑战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