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瑜(三评“过度娱乐化”)

2024-05-23 09:06 来源:爱美欣 浏览量:

【四海文心】三评“过度娱乐化”之一:

影视创作 怎能一“娱”概之

作者:李蕾

近日,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发现,网络微短剧《老师不要跑》存在剧情低俗,台词、画面、情节涉及严重软色情等违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抖音、快手、微信、B站等平台对该剧的片段等素材进行了查删,播出该剧的微信小程序“欧欧剧场”“奇奇剧场”“平平剧场”等小程序也已下架。

影视创作适当满足人们的精神娱乐需求,本无可厚非。然而,部分影视从业者错误地将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当成创作的重要甚至唯一旨归,作品定位、演员嘉宾形象、宣传营销方式等要素选择,都以引发感官刺激、满足人们的浅表娱乐需求为目的,形成过度娱乐化的不良倾向。新世纪以来,随着影视产业化改革,过度娱乐化倾向在电视节目、电视剧、电影领域出现,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演愈烈。2021年,中宣部等有关部门进行了针对性的综合治理,成效斐然。然而,近年来,短视频、微短剧等迅速崛起,过度娱乐化现象再度出现,且呈现出很多新问题、新特点。

在内容层面,新近兴起的过度娱乐化之风呈现出低俗化的创作趋势。创作者或铺陈重生、复仇、虐恋等狗血剧情以及畸形猎奇的伦理关系,强调个人成功、金钱至上、弱肉强食、以暴制暴等负面价值理念,放大和渲染夫妻矛盾、婆媳矛盾、代际矛盾,满足一些人窥私围观、幸灾乐祸等心理;或讲述悬浮于现实之上的甜宠爱情,一切场景皆为促成男女主角亲密接触,一切困难在男女主角的爱情面前都能迎刃而解,导致剧情不合理,逻辑有漏洞,宣扬不健康和非主流的家庭观、婚恋观、人生观;或将爽感做到极致,通过疾快节奏、高能情节、连环反转,过度刺激受众的观赏欲求,再对其进行简单粗暴的超常满足,让受众获得“酣畅淋漓”的观赏体验。

在审美层面,过度娱乐化之风呈现出肤浅化的创作问题。创作者或一味崇尚颜值,将“盛世美颜”当作作品的“硬条件”,为了保持、烘托、突出颜值而妨碍角色塑造和剧情设置;或以厚重滤镜追求画面的“精致”感,使人物没有皱纹、毛孔,服装场景过于干净整洁,看不到生活的痕迹;或一味堆叠香车、豪宅等富有冲击力的视觉符号,甚至以身着片缕的女性角色、大尺度且无意义的暧昧动作以及暴力血腥的画面吸引眼球。

在形式层面,过度娱乐化之风呈现出同质化的创作倾向。创作者或刻意给故事植入社会话题,从“素材库”里抓取“爆点”“套路”排列组合,使作品“千剧一面”;或给人物贴上“富二代”“霸道总裁”等标签,再按照这些标签生成叙事情节,结果生产出一批性格雷同、形象类似,行为动机缺乏逻辑的扁平形象,令观众“过目就忘”;或把网络段子当“金句”,看似别出心裁,实则空洞乏味;或在相同的地方取景拍摄,故事情境大同小异,甚至直接架空背景,打造虚幻缥缈的文化“飞地”。

过度娱乐化之风再度显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市场对过度娱乐化产品存在一定需求。互联网时代,在消费主义的大潮下,大众文化出现了扁平化、浅薄化、娱乐化、碎片化的倾向。相较于深入思考和有益启迪,一些生活工作压力大的现代人更想获得感官刺激、解压放松,而过度娱乐化的作品正好以极致爽感,营造出充满梦幻色彩的“白日梦”,帮他们暂时逃避或遗忘现实。第二,市场化环境下,竞争日益激烈。从业者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想方设法推出有卖点的作品。尤其是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平台以算法逻辑将“吸睛”内容推送给潜在用户,吸引用户点击、付费。过度娱乐化的创作可以跳过深入体验生活,甚至打磨故事的环节,直接将各种看点卖点、“吸睛”内容“一锅烩”,以较短时间催熟剧本,省时省力。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许多创作者放弃了严肃的社会思考和艺术创新,转而投入到过度娱乐化的大潮。

过度娱乐化之风对产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危害不容忽视。这类创作虽然艺术质量不高,却能凭借粉丝效应、话题炒作、高超的营销手段取得较好的收视成绩。这种艺术质量与市场成绩倒置的现象一再发生,就会使正常创作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一旦“娱乐”变成“愚乐”,受影响的不只是影视产业的健康发展,还有主流文化的构建。因为过度娱乐化的内容屡屡见诸屏幕,表面上看着热闹,实际上没有营养,甚至还“有毒”,不仅使受众的审美体验受到局限,降低他们对多元文化和复杂现实的理解能力,还容易助长戾气、激化矛盾、制造冲突,形成负面的价值理念。

所以,无论是影视生产方,还是电视台、视频网站等平台,都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防微杜渐,坚决抵制过度娱乐化的渗透侵蚀。我们应在满足受众合理需求的同时,担负起引导受众形成正确价值理念的使命,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底线,切实把好提升人民群众精神文明建设的职责定位,着力在输出高质量、高水平、高品质的影视作品上下功夫,营造更加积极向上、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氛围。

(作者系光明日报影视评论版副主编、高级记者)

【四海文心】三评“过度娱乐化”之二:

影视生产 切忌“利”字当头

作者:武瑶 程逸睿

过度娱乐化是影视生产的痼疾之一。然而,在影视剧生产的诸多目标中,娱乐化从来就不是一个终极目标,“流量为王”才是造成过度娱乐化的罪魁祸首。追寻娱乐化,不过是获得流量的手段。

以早期古装剧题材中娱乐性与严肃性的角力为例,娱乐化面向的“戏说剧”不断挤占着严肃历史正剧的生存空间,这让创作者意识到,观众天然会追逐轻松、不费脑的娱乐,而这种娱乐性来源于对严肃性事物的颠覆与改写。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将娱乐化与高收视率绑定,随后,“流量”成为新的计量单位。

有流量的作品一定是好作品吗?常识告诉我们,并非如此。而遗憾的是,在当下产业端的评估体系中,作品的“好”与商业价值无限趋近,而商业价值则与流量数据直接相关联。这暴露出影视剧生产中对于“好作品”判断标准的单一与判断体系的失序。

目前各家互联网视频平台搭建的剧本评估基本由技术和人力审读两大模块组成。在平台对大数据技术的滥用之下,剧本的情节设计、情感逻辑被完全量化,毫无温度的数据成为评判剧本的主要标准,对创作端造成了相当不良的影响。而平台端通过数据结果来要求前端创作,形成了“按图索骥”的“创作奇观”。这种畸形的逻辑,无疑严重损害了创作生产和行业发展。

在量化技术介入评估体系之前,影视生产相关的经验总结依据的是对人心的判断。创作者们通过洞察观众的需求,总结经验路径、实践印证、再勇敢地进行开拓。在这样的模式下,涌现出了一批既能娱情悦志,又能教化人心的经典作品。但在量化技术介入互联网的评估体系后,互联网平台过度依赖数据反馈,数据成为经验路径总结的重要参照标准,这滋长了创作者们在洞察观众需求上的怠惰思维。同娱乐化相关的经验路径在经过了数据的反复印证之后,就成为影视项目在孵化过程中的“灵丹妙药”,并在无原则的大剂量使用下,最终导致影视作品的过度娱乐化。

如何从根源上遏止过度娱乐化的倾向?其实,这本质上呼吁的是对评估体系的修正。一个良性的评估体系一定能够迎来文艺的“百花齐放”,也能够让制作方明白,娱乐化并非唯一的方法。这种修正首先要让生产中的评估体系脱离“唯数据论”的桎梏。不可否认的是,数据的确在当前的评估体系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去数据论”显然有些倒行逆施,合理运用数据才是评估体系中应当采用的正确方略。目前的数据技术能够灵敏地反映出观众的喜好,却难以精确地预测观众未来的需求,数据只能粗略地提示创作的方向,但不能引领创作。并且,创作者需要小心谨慎地判断互联网平台根据数据所得出的一些结论。举例来谈,一些互联网视频平台方在通过数据进行判断的机制中,往往并不是根据多部剧集播映数据、营销成果数据的反馈进行多维度的综合考量,从而得出某一类型剧在一个时间段的创作方略,而是会针对某一高投入头部剧集在舆情数据这一单维度的反馈,决定这一类型剧将会进入重点关注的制作名单,或是成为平台的“避雷题材”。这种“管窥蠡测”式的制胜逻辑完全无视了艺术创作的规律,使作品陷入一个又一个同质化窠臼之中。

“娱乐化”也应当和商业价值的成功相解绑。当下的许多观众早已不满足于纯粹的“娱乐化”产品。具备深刻精神内蕴、精良的制作水准同时又兼具娱乐性的精品化作品才是观众喜闻乐见的。面对僵化、套路化的娱乐糖精,观众的不断流失是可预见的结局。面对这样的情况,一方面,影视创作者应该创作出更多精品,让观众看到影视作品更多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从美育角度提升观众的影视审美品味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尽管这种方法需要较长的时间的投入,但不失为一种治本之策。因此,在这里也呼吁美育课程更多地走进小学、中学、大学的课堂,让年轻人拥有更高水准的影视审美坐标系,当然,面向社会大众的公共美育课程也非常重要。相信随着观众的审美标准的不断提高,影视创作者也会在相应需求的刺激之下勇攀艺术创作的高峰,从而进一步反哺观众,形成良性循环。

(本文作者武瑶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程逸睿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2022级硕士生)

【四海文心】三评“过度娱乐化”之三:

泛娱乐化 走出恶性循环

作者:张慧瑜 陈昱坤

当前,中国影视市场空前活跃,释放出巨大潜力。随着媒介技术的颠覆性创新和产业生产逻辑的变化,文艺影视作品的创作机制、利润结构、传播途径等都被迅速调整,这也导致了两个必然的问题。

一方面,文艺作品因套路化、模板化和“泛娱乐化”倾向而被质疑“今不如昔”,创作者陷入一种思维定式,他们的主体意识和主观创作思路都不思进取,画地为牢。经过长时间探索后,市场筛选出了投入产出比最高的生产模式,作品“内涵”“思想性”“原创性”等都不是带来利润或票房增长的最核心变量,因此在资源分配上,给予这些要素的资源十分有限。

另一方面,“造势”成为了爆款文艺作品的必修课,它们的宣传铺天盖地,借助大数据算法以及各种智能化媒介技术深度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通过广告机制与更下游的周边商品链接捆绑在一起出售;单纯凭借口碑来获得足够的票房变得越来越困难,营销和造势不仅意味着资方对该部作品的重视,也侧面展现了它背靠的投资实力。总而言之,当今文艺作品从生产到最终呈现在观众眼前,已经越来越难以由观众意志所决定。

实际上,恰恰是因为当今的“泛娱乐化”作品隔靴搔痒、内容浅显、崇尚娱乐,反而使得它们被大量复制和传播。一部文艺作品事前所必须经过的那种呕心沥血的创作沉淀过程被架空,文艺作品实质性地被抽离了它最重要的社会价值。流水线化的文艺娱乐内容生产,只需搭建一个简易的展示平台,将高流量曝光度的人物、消费社会的生活方式、各种文化符号和商品符号堆砌在一起,再凭借资源的天然优势就可以产出批量的内容。这种逻辑发展到极端,文艺作品就完全被剥离了它的社会意义和人文价值,成为承载商品符号、娱乐至死的空壳,赤裸地展示在观众面前,同时也丧失了作为社会主义文艺作品的底线,展现出与消费社会一致的景观。一体两面地看,当文艺作品被观众视为纯粹的文化廉价消耗品,当它变得离人民大众的生活越来越远,也必然会摧毁现在大批文艺从业者最渴望的商品价值。

与此同时,文艺作品的审查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部分人将其简单理解为符合或不符合主流价值观,涉及或不涉及政治现实,暴力色情尺度大或不大,是失之狭隘的。创作的无逻辑、价值观的混乱,只会造成社会主义和现实主义美学的中空。对文艺市场管理的强化,正是国家试图填补这个裂隙所作的努力。文艺创作管理部门要与国家宣传部门形成有效联动,在文艺创作中凸显真正的社会主义美学,尤其是产出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广泛讨论、能够创造和传播社会价值的作品,从战略传播的角度来统筹创作的全流程,使文化审查部门和国家宣传部门深度参与作品的生产和宣发之中。只有将文艺影视作品纳入国家传播工程的系统里面,充分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联系,提出一系列创作的宏观原则、方法,并给予更广阔的传播渠道,文艺作品的生产、审查、发行与传播各环节就有极大可能获得更紧密的连接与更密切的合作。

泛娱乐化本身是一种恶性循环,但从文艺创作的根源来说,文艺影视从业者在今天都内化了一种潜意识自觉,他们知道“什么可以说/不能说”“什么能赚钱/不赚钱”,甚至以自己有这种认知为荣。可是当这种思维成为创作者们思考的前提,迎来的就是文艺创作和资本市场的“双向奔赴”以及创作的去技能化。中国有大量的文艺影视从业者,完全不缺能够创作出高质量高水平作品的人物,近几年爆火的国产网剧已经证明了这一事实。关键是,当他们将艺术院校视为该职业向上爬升的唯一通道,将行业内的潜规则视为生存的唯一法则,将市场和资方、观众对他们的主观审美视为塑造自身创作的唯一标准,那么给予他们的成长空间就会变得越来越狭窄,影视创作、文学与新闻传播、传媒产业等等学科的教条化与内卷化,使得他们的现实生存压力越来越大,成长模式和个人选择也越来越单一。要突破这种困境,除了可以得到社会更多领域岗位适配性的允诺外,也应该主张去精英化、去区隔化、去圈层化的群众文艺实践以及更加丰富的文艺创作形式。

如何逆转文艺不接地气、过度娱乐、缺乏内涵的问题?这固然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工程,但我们可以从微观做起,从教材理论、创作原则与方法、专业对口的容量等方面做起。如果我们真正可以在未来的某一天,不让从业者固定化地将名与利作为他们个人价值的单一实现路径,不再背负沉重的“创作成本”与社会压力,新时代的文艺创作也许能走出一条更加开放、自由且更有思想与传播价值的发展道路。

(作者张慧瑜系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主任,作者陈昱坤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