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记(新民艺评丨昆剧电影《邯郸记》东京国际电影节圆梦)

2024-05-26 19:59 来源:爱美欣 浏览量:

戏曲电影有多种拍法,有舞台实际演出的完整记录,有搭景以真假景互补的虚实结合的拍摄手法,有在营构的实物环境里进行实景拍摄等等。影片出来的实际效果各有千秋、各有优劣、各有遗憾。昆剧电影《邯郸记》采用的实景拍摄,能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帮助观众更快融入剧情。通过镜头的推拉摇移在近景、中景、远景里自由切换,可以局部特写也可以全貌概括,带给我们不同于舞台演出的观赏体验。

如在《生寤》一场,垂死的卢生抓紧时间跟奉旨前来探病的高力士交待后事,勿忘自己有平定西戎之功、开河之劳,并为孽生的儿子讨职讨封。他故意推了推紧挨过来的妻子崔氏一把。“推”的动作,在舞台上一闪而过,电影却抓住这个关键动作来做文章,给了一个重点特写镜头。镜头语言的强化,让观众秒懂卢生心中的小九九。卢生示意崔氏走一边去,不要妨碍也不要偷听他跟高公公的谈话,尤其是不能让崔氏知道他为庶出的孩子请赏等私密事。这让观众看到电影叙事和舞台叙事的不同。

《邯郸记》的昆剧舞台演出版约2小时15分钟,影片长近2小时。在保留舞台演出精华的同时,电影做了适当删减。如省去开场曲【渔家傲】,压缩崔氏的戏份,利用电影蒙太奇手法进行场景转换把舞台演出的换景时间节约下来,交待性的情节直接用画面展现,八仙出场时的腾云驾雾用镜头拼接和动画完成等等。

镜头语言和剧场语言在表现力上不尽相同,给主创团队带来巨大考验。摄像机机位架设的最佳位置,演员的化妆造型如何在剧场浓墨重彩的呈现和直面镜头前找到平衡,演员表情动作如何在舞台夸张和真实再现中找到最佳力度等等,这些都需要主创团队在拍摄过程中不断进行调适和调整。


片中扮演卢生的计镇华有“当今昆坛第一老生”的美誉,早年曾在电影《风流千古》、电视连续剧《封神榜》《水浒传》中担任重要角色。得益于这些影视剧的拍摄经验,计镇华的镜头感很强,他将戏曲程式化、写意化的表演和真实化、生活化的影视表演结合起来,分寸拿捏十分到位,表演游刃有余,使卢生无论在台上还是在片中都极具魅力。

戏曲与电影经常亲密结合,成就彼此,被称为双向奔赴和双向丰富。戏曲以电影为媒介,突破了剧场演出的限制,可以无限度的传播开来。在传播中传承,在传播中选择,延续戏曲的生命力。

即如上世纪50、60年代,豫剧《花木兰》、黄梅戏《天仙配》、越剧《红楼梦》等戏曲相继成功拍摄成电影,“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这一首首戏曲唱段随着影片的热映火遍大江南北。大家争学争唱这些悦耳动听的曲子,了解剧种,追捧剧中演员,形成一股股前赴后继的全民戏曲热潮。

在汤显祖原著的《邯郸记》中,卢生梦中几多沉浮,大起大落,经生死、历富贵,梦醒后悟道成仙,戏中所蕴含的种种人生况味,借助这部8K全景声实景昆剧电影《邯郸记》的放映传播,卢生完成了他的戏梦分享。期待卢生的电影梦引得更多观众关注昆剧、关注戏曲电影、关注汤翁的原著。(朱锦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