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师傅(“鲍师傅”雇人排队被坐实?真相比你想得更复杂……)

2024-05-22 12:26 来源:爱美欣 浏览量:

调查之后内参君发现,承认雇人排队、官方道歉、又上热搜的“鲍师傅”,并不是在上海一炮而红的那个“鲍师傅”。


◎ 餐饮老板内参 白刘阳

1

承认雇人排队、微博道歉

这到底是不是真的“鲍师傅”?

5月22日上午,长江日报刊登题为《工头带队 暗号接头 买后退钱 “日薪”90元 两家网红店排队者中好多“托”》的调查文章,点名指出汉口江汉路一家挂着“鲍师傅”招牌的糕点店存在雇人排队现象。

5月22日中午12:20分,一家微博名为“鲍师傅总部”,署名为北京易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微博账号发出道歉声明,表示公司对雇人排队一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同时声明:只是这一家店的行为,不代表其他店。

当天14:19分,另一家微博名为“鲍师傅糕点Pastry”,署名为鲍才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微博账号发出声明,指出报道中店面为“充场者(假冒者)”,并表示“如有证据表明正宗鲍师傅有雇人排队现象,公司将全国所有门店送于此人。”

△ 一边是北京易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道歉”,一边是鲍才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声明”

随后,武汉市江汉区工商质监局介入,并派执法人员赶赴现场展开调查。

最终的调查结果是:涉事门店办有工商营业执照,但法定企业名称中并没有“鲍师傅”字样。为了提高店铺知名度,涉事门店采用“代办排队”模式,雇佣排队购买人员,误导消费者购买。

江汉区工商质监局已责令店家停止目前的销售行为模式,并根据《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六条第四款的规定,对其进行立案调查。同时,武汉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局已同时介入调查。

然而,事件至此还没有结束。

5月23日,经武汉晚报、中国日报、人民网、每日经济新闻等多家媒体转发,排队门事件再次发酵,最终“鲍师傅道歉”登上微博热搜榜。

与此同时,多家自媒体和微博账号均开始发布文章,一时间网络上各种声音和舆论纷纷涌现。“打脸了吧,还是排队了吧”、“真假鲍师傅傻傻分不清楚”……

事件的真相是什么?涉事门店到底是不是网红“鲍师傅”?到底是谁在雇人排队?为了摸清真相,内参君进行了调查。

2

鲍才胜独家回应:

被爆排队的不是我们的店!

据内参君了解,目前市场上的“鲍师傅”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种是鲍师傅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门店,为直营店,也就是在北京以肉松小贝起家、去年在上海人民广场走红的“鲍师傅糕点”;一种是北京易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门店,多为加盟店,招牌上也有“鲍师傅”字样;还有一种为零散的山寨个体户。其中,对“真假鲍师傅”的争议主要在前两者对商标的争夺上。

“很难受,我这两天气得都睡不着觉。就像自己的儿子被人抢走了,还被骂我儿子不好!”鲍才胜对内参君说,“网上爆出来(排队)的门店是‘假的’!”

据鲍才胜所说,他所创的鲍师傅糕点,也就是去年在上海一炮而红的“鲍师傅”,在武汉只有两家店,汉口水塔店和俊华广场店。新闻里提到的江汉路“鲍师傅”,是“北京易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放的加盟店。

△ 5月23日,鲍才胜给内参君发来他们武汉店的图片

“我们的鲍师傅是没有加盟店的,都是直营。目前全国正在营业的有27家,还有几家正在装修。”鲍才胜说。

其实,鲍师傅糕点走红以后,“山寨店”就开始在全国各地涌现,甚至出现了“有组织有规模的专业侵权团队”。从2017年年中开始,鲍才胜就开始了打假维权之路。(详情请见:鲍师傅“泣血”打假:300多个体户,集体加盟了另一个鲍师傅!)

这次,他向内参君说:我们肯定会还击的!打假肯定要持续进行下去!但是方式和方法要改变。

近一年的经历,鲍才胜悟出,法律途径肯定要走,但是不能只靠这一个途径。因为法律途径不仅耗费人力和物力,最主要的是时间周期太长。

鲍才胜说,以前对媒体和互联网了解少,自己一直以来都忽视了这方面的工作,连媒体的采访以前也经常忽略。

“以后这方面的工作一定会加强,会不断地向外界去讲事情的真相,只埋头做产品已经不行了。”鲍才胜说。内参君注意到,今年1月29号,他们才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官方微博:@鲍师傅糕点Pastry。

而这次热点事件“躺枪”以后,他也已经赶到了武汉,而且“一直在开会。”

除了互联网和媒体,鲍才胜表示会向相关行政部门求助,最大限度的降低山寨行为对自己品牌的影响。

3

从这件事上

餐饮人可以吸取3个经验

在餐饮业,李逵与李鬼的纷争从来都不鲜见,此前已有无数案例,内参君不再赘述。

进入互联网下半场,品牌已经成为一个企业的核心资产。作为品牌的载体,商标当然是核心中的核心。

从鲍师傅身上,内参君总结了了三个经验:

● 商标注册不仅要早,还要全

这些年,随着产业升级和餐饮从业者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餐饮行业的品牌意识和商标意识已经得到很大增强。

不少老板都明白了“市场未动,商标先行”的道理。但是,内参君今天要提醒的是,除了早,注册时还要“全”。

以鲍师傅为例,虽然鲍才胜也申请了蛋糕类的商标“鲍师傅”,但是另一家公司却注册了“饮料类鲍师傅”,照样可以“扯虎皮,拉大旗”。

与之相反的是,内参君此前接触过的一位“快招公司”内部人士却表示,在注册商标时,他们会将与品牌相关的所有相似商标都进行注册,用不着还可以把商标卖给别人。这样一来,山寨行为就失去了法律基础。没有了商标的保护,很难形成大规模的抄袭和模仿。(延伸阅读:《和一个专开“山寨店”的餐饮老板聊了聊,我不禁肃然起敬》)

不可忽视互联网和自媒体渠道

内参君见过不少餐饮老板,认为“产品好就可以天下无敌”,对自媒体和互联网工具始终持怀疑态度。其实,这些渠道相当于餐饮企业的“喉舌”。

俗话说,“光练不说傻把式”。产品好,更要让消费者了解。仔细观察会发现,凡是做得好的品牌,都非常重视互联网和自媒体渠道。

比如,肯德基的微信公众号阅读量和粉丝活跃度一直在餐饮企业中排名前列;西贝甚至专门设置了“首席内容官”,专门研究互联网品牌传播;海底捞在抖音吃法火爆以后,第一时间就将这个传播方式推广到了各个门店。

● 被山寨也可能是因为你跑得不够快

仍然以鲍师傅为例。内参君搜集资料发现,全国的可查到的名为“鲍师傅”的店面已经多达300多个,是鲍才胜他们直营店数的近十倍!

对餐饮企业来说,店面开到哪里,消费者的认知才会到达哪里。如果消费者吃到的都是假的,天长日久之后,假的也变成了真的,真佛反而会被人误以为是假冒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