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84(港澳委员看甘肃丨陈文端(香港):请到平凉来,寻找华夏文明的记忆)
2024-04-24 18:22 来源:爱美欣 浏览量:次
来源:【甘肃广电-视听甘肃】
翻开中国浩如烟海的史册,稍作浏览,我们便不难发现,平凉,这个地处西北一隅的偏僻之地,竟然在华夏古国光华四射的文明史上,占据着那么重要的一席之地。轩辕黄帝问道于道源圣地崆峒山,西王母等始祖“祖籍平凉”,境内已发现仰韶、齐家等各个时期的古遗址2000多处。3000多年前,周人的先祖就在泾河流域创造了当时最为先进的农耕文化。秦始皇、汉武帝曾先后登临崆峒山,寻道西巡。隋代大兴国寺供奉的佛舍利金银棺、西周青铜器和南宋用于外贸交流的货币银合子等文物被誉为“中华之最”。以皇甫谧、牛僧孺、吴玠、吴璘、刘锜、赵时春、慕天颜等为代表的历史人物彪炳史册,以金庸武侠小说大量叙述的崆峒武术等为代表的非遗文化珍贵多样,以纸织画、铜嵌画、挂毯地毯、剪纸、马尾荷包等为代表的民间传统工艺多姿多彩,以传统节日、节气农事、民俗祭祀为代表的陇东民俗文化独具特色…
这些留存在平凉大地上的文化记忆和文化遗产资源,色彩斑斓,光彩夺目,正是华夏文明起源和繁荣发展的重要见证和典型标志,成为打开尘封已久的古老华夏文明殿堂的一串金钥匙。
历史折射的是一方区域的人文精神。兼容并蓄的平凉文化,催生了平凉人包容、和谐的心态;经世致用的文化品性,塑造了平凉人的务实性格;生存压力和发奋自强的精神传统,造就了平凉人的进取意识和敏惠品性。
无论是物化的物质遗存,还是“包容、和谐、务实、进取”的人文精神传统,都沉淀为一座城市厚重的文化底蕴;一脉传承的文化基因,依然流淌在平凉人的血脉中,这都成为平凉丰富的文化资源。
听平凉的领导介绍,近几年,平凉市实施崆峒山古建筑群修缮等文保项目54个,一般文物点1849处,馆藏文物45584件,编辑出版了《平凉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等一大批精品文物出版物,全市博物馆实现数据共享,依托博物馆和纪念馆建成旅游点1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个、“平安平凉”建设示范点1个、红色革命教育基地3个,为平凉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化如何落地,创造财富?把文旅融合作为重要增长点,是甘肃发展文化产业的方向之一。
将得天独厚的崆峒美景、田园风光等自然资源与崆峒山道教养生文化、皇甫谧中医针灸文化完美结合,打造出“问道崆峒·养生平凉”城市品牌,让每一位游客得以在“养生平凉”放逐心灵、休养生息……在文旅融合的脚步中,平凉文旅康养产业链逐步成形,“问道崆峒·养生平凉”品牌愈加响亮。
短短几年间,平凉市建成国家A级旅游景区31家。培育形成了祈福纳祥、养生康体、丝路探秘、生态休闲、乡村民俗和红色旅游6大旅游产品体系,策划推出了“千年丝路·养生平凉”等长线精品线路3条,面向西安、兰州、银川3个方向的钻石旅游线路3条,“崆峒养生游学之旅”等主题旅游线路8条,乡村养生旅游线路5条。崆峒文化旅游节、静宁苹果节、皇甫谧文化节、中国健身名山登山赛、“弈决崆峒”世界八大道教名山围棋邀请赛、平凉市文化旅游商品创新创意大赛等品牌节会和赛事的举办将平凉推向世界。
俯瞰平凉大地,一个又一个文旅产业项目风生水起。灵台县皇甫谧中医针灸养生文化产业园、崇信县龙泉寺文化旅游产业园、华亭关山莲花台避暑养生文化旅游产业园、静宁县葫芦河金果养生园等文化产业园,如颗颗宝石串联在平凉文化产业发展的脉络上,涵盖文化旅游、娱乐养生、餐饮服务、民俗文化等诸多领域。产业活力竞相迸发,挖掘内涵、拓展外延,让平凉市的文化更显厚度。
自古钟灵毓秀地,又遇文化活水来。在“文化立市”的号角声中,平凉这块沃土正处处盛开文化和谐之花,浸润着人们的心田。
(作者为甘肃省政协住香港委员,文中采用了有关官方和个人的资料,在此鸣谢)
来源:甘肃政协发布
编辑:赵 倩
责编:许玲芳
主编:张建兵
本文来自【甘肃广电-视听甘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2024-05-27[新闻热点]成都人社局(2023,这份答卷请查收)
- 2024-05-26[新闻热点]微信拉黑名单(微信怎么加入黑名单?微信黑名单怎么恢复好友)
- 2024-05-26[新闻热点]打差(租借还是越界?游戏租号平台争议背后)
- 2024-05-26[新闻热点]菜鸟(取快递变麻烦了菜鸟回应)
- 2024-05-26[新闻热点]武汉小区(武汉最新小区物业排名,前十后十是这些)
- 2024-05-26[新闻热点]爱的阳光(郭峰关晓彤携手百位明星 录制助残公益主题歌曲“爱的阳光”)
- 2024-05-26[新闻热点]户口本复印件图片(男方给不出40万彩礼,女方家长扣下了户口簿民政部给出办法)
- 2024-05-26[新闻热点]石倚洁(男高音石倚洁和钢琴家陈萨联袂向世界献上《我爱这土地》等中国经典艺术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