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演艺学院-“北电”老师周里京:全班30名学生没从事表演,他们哭我也哭

2024-04-18 16:29 来源:爱美欣 浏览量:

点击关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动您!

周里京

周里京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最红的男演员之一,是实力与偶像的综合体,很多观众将他当“男神”。他主演的《年轻的朋友》《人生》《高山下的花环》《新星》等经典影视剧,影响了几代人。

从北电毕业后,周里京留校任教。他感性、憨厚,还有些内向,不擅长交际,不会迎来送往。周里京最钟情的两件事,一是拍戏,二是教书。

对学生,周里京既有兄长的关爱,又有慈父的柔情。他从不批评学生,从不在学生面前发脾气。即便问题再多的学生,周里京也能从他们身上找出优点来,并加以表扬。

青年周里京

对于一些长相一般,天赋并不出众的学生,周里京会给予更多的关爱和鼓励。因此,他当选为北京电影学院最受欢迎的老师。

2007年,周里京被学校安排担任07级高职表演班的班主任,全班有30名学生,都是从全国各地挑出来的表演特长生。

由于跟本科班有区别,周里京对学生要求格外严格,希望他们打牢基础,将来能有戏拍。因此每天早晨6点,周里京就起床了,带领学生们练功。他与学生一起创作、排练小品,带他们去剧组实习。

周里京剧照

而且周里京以身作则,每天去学校上课,头发一丝不苟,穿着风衣,戴着墨镜,又帅又酷。他的言行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们都很努力,专业和文化成绩都很优秀,也非常注意形象。

2009年夏天,学生们即将毕业,师生依依不舍,彼此心里都很难受。毕业演出那天,学生的家长都来了,周里京本不想参加,以免心里难过。

但两位助教硬拉着他参加。当节目表演完毕,大幕闭上时,30名学生都哭了。周里京眼里也涌满泪水。

周里京

然而更让周里京纠结的是,30名学生毕业后,都没有找到对口工作。为了生存,有的改行当推销员,有的在公司打工,有的卖保险,从事与表演不相关的工作。

有的学生与表演沾边,也是在剧组当场工。所谓的场工,其实就是打杂。

2011年,周里京去横店拍戏。得知有个学生在剧组,周里京主动给他打电话,可连拨两天也没打通。

周里京让其他学生联系他,最终见到了那位学生。他生气地问:“你为什么不接电话。”对方眼眶红了:“我在剧组当场工,没面子与老师联系。”

周里京与前妻傅春英

周里京这才知道,原来学生每天的工作,就是给剧组挖坑埋旗杆,用锯子锯木头。剧组收工后,他还要负责清理垃圾,其实就是勤杂工,每月工资只有1000元。这位学生根本养不活自己,还要靠家里接济。

学生哭了,周里京眼里也涌出了泪水。

学生们对周里京很有感情,经常给他打电话。周里京问他们的工作情况,30个学生基本上都没有从事表演工作,学生们在电话那端哭,周里京在电话这边流泪。

这时周里京就责怪自己:为什么没有大本事,替这些孩子安排专业对口的工作!

周里京

而今,周里京教的07届高职班学生,已步入中年。几乎没有人演出来,连从事表演工作的人都很少,大部分都改行了,在为生计奔波忙碌。

但他们从周里京老师身上学到了认真、执着、敬业、隐忍,这也是一生的财富。

“细品名人”感言:明星是一个光鲜的职业,片酬高,生活体面,引得大家往这条路上挤。不少综合性大学出于盈利的需要,纷纷开始表演班,导致演艺人才严重饱和过剩。

据相关部门统计,艺术类院校毕业生就业率最低,对口的就业成功率基本上是200比1。很多新人即便在演艺圈发展,也是边缘人物,生活非常艰辛。只有千里挑一的优秀人才,才能演出来。

周里京近照

其实,大家看到的演艺圈的风光,也只是金字塔尖上的那小撮人,大部分演员都默默无闻,生活条件一般。而且很多演员到了中年后,基本处于待业状态。

因此演艺这条路看似光鲜,实则布满荆棘。周里京和学生们都应放平心态,即便不从事演艺工作,也很正常,也要踏踏实实地工作和生活。

在这里,“细品名人”还要奉劝广大家长和学生,不要被演艺圈炫目的假象所迷惑,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个人条件来选择未来的职业,切莫都往演艺这座独木桥上挤!

-END-

原创不易,敬请点赞关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