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山(邹城“岗山”“钢山”名称之辨析)
2024-03-20 17:45 来源:爱美欣 浏览量:次
在邹城,城区北面屏障是两座山,南北排列,南山名为“铁山”,无可争议;后山名字,却是“岗山”和“钢山”并存。在邹城史志类书籍、官方典籍中一般写为“岗山”,城区也有岗山路、岗山派出所、岗山铺村、岗山居委会等等。而人们口头表述,则以“钢山”居多,以“钢山”命名的有钢山酒厂、钢山剧院、钢三路(太平路)、钢四路(平阳路)、铁五路(峄山路),新世纪又诞生了钢山街道。那到底是哪个名字准确?
应该以“岗山”较为正宗。查阅旧志,明嘉靖四年(1525)戴光修、谢秉秀纂《邹县地理志》记载:“岗山,去城北五里,在坊廓社阳下村,横卧县治址,如坐几然,南北岗。南岗之上有石坪,辟数处,有巨人迹及大字数十行,或以为古释文。北岗之上有石卓立如碑,亦有数大字,或传夫子所书,其久剥蚀多不可解。两岗之间泉水出焉。下流石间淙然有声,俗称响闸,昔人有临流凿石建亭名‘看花楼’者,今废,惟石间柱窟尚存。其后因名‘池亭晚照’,为十景之一,见诗文。”戴志将两山分为南、北岗。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胡继先纂修《邹志》记载:“南二十里是为峄山,之尾曰岗山,去城三里,南北两岗。”胡志将两山分为南、北岗,没有提及铁山。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娄一均纂修《邹县志》记载:“岗山,县北,距城二里,南北两岗,此即县之坐山也。南岗……北岗……”娄志将两山分为南、北岗,没有提及铁山。177年后的清光绪十八年(1892),吴若灏纂修《邹县续志》,该志记载:“铁山,在城北四里,冈山之前”。此处用了“冈”字,却无岗山之记载。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胡炜纂修《乡土志》记载:“岗山,县北,距城五里,南北两岗,即县之镇山也。”还记载:“铁山,在岗山前,距城四里。”胡炜志延续了200年前的记述,将两山分为南、北岗,却又记载了铁山。按该志记载,变成了南岗、北岗和铁山,显然不对。但表明,铁山名字已经出现在史志当中。20年后,清末庠生、筹资兴建“两圣碑”、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邹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和山东省文史馆馆员的张丕矩先生,于民国6年(1917)编纂了《邹县地理志》,该志记载:“绎山之北为牙山、小丘山……又北为前、后岗山,邹城在岗山之阳。前岗山刻有佛经……后岗山峰巅有北齐摩崖二十四处。”100多年前的张先生用了“邹城”表述,记载两山也是“前、后岗”,亦无铁山记载。 邹县最早县志为明成化年间刘浚修纂《邹县志》,早已失传,无从探究岗山之命名;明嘉靖戴志载有岗山。由此判定,“岗山”命名肯定早于明朝。而“钢山”在旧志中没有记载,铁山见于旧志在清光绪年间,而“铁山”命名源于“铁拐李的脚窝”,也源于“糠山变岗山、岗山变为钢、铁山”的传说,但旧志没有记载这些传说。由此判断,岗山一直就是叫“岗山”,且是前、后,或者说是南、北两山;而“钢山”“铁山”名称源于传说,铁山于光绪年间入志,而钢山没有入志。市人大李朝恩老主任1964年编过《邹县志》,没有付梓。1987年3月印行的《邹县简志》,在《山脉》一节中,没有提及钢山,在《文物古迹》一节中,也只是记载了“岗山摩崖石刻”和“铁山摩崖石刻”,没有“钢山”名称之说;在一轻工业基层单位邹县酒厂简介中,才第一次出现“钢山老窖”“钢山特区”字样,“钢山”2字进入史志。1992年《邹城市志》出版,“钢山”2字则较多出现在史志上。但在介绍山脉的章节中,仍然延续“岗山”“铁山”的名称,没有“钢山”山脉之说。(乔景芳)
- 2024-05-27[新闻热点]成都人社局(2023,这份答卷请查收)
- 2024-05-26[新闻热点]微信拉黑名单(微信怎么加入黑名单?微信黑名单怎么恢复好友)
- 2024-05-26[新闻热点]打差(租借还是越界?游戏租号平台争议背后)
- 2024-05-26[新闻热点]菜鸟(取快递变麻烦了菜鸟回应)
- 2024-05-26[新闻热点]武汉小区(武汉最新小区物业排名,前十后十是这些)
- 2024-05-26[新闻热点]爱的阳光(郭峰关晓彤携手百位明星 录制助残公益主题歌曲“爱的阳光”)
- 2024-05-26[新闻热点]户口本复印件图片(男方给不出40万彩礼,女方家长扣下了户口簿民政部给出办法)
- 2024-05-26[新闻热点]石倚洁(男高音石倚洁和钢琴家陈萨联袂向世界献上《我爱这土地》等中国经典艺术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