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风-以良好考风,重塑教风学风校风

2024-01-15 16:03 来源:爱美欣 浏览量:

【教改透视】

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学生考试作弊俨然就是校园中的“公害”,切实改善考风,以推动高校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迫在眉睫。“以诚为本,以信立人”是一名合格大学生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只有树立良好的考风,才能形成良好的教风、校风和学风;有了良好的考风,才能进一步促进高校三风建设。

“免监考”促进教风

良好的教风是高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而“免监考”正可以促进教师从日常改进教学,以考促教,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示范性和榜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这要求教师在授课的各个环节上自觉、主动地渗透诚信教育的内容,以求实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来教育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消极地接受改变为主动、积极地学习,有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杜绝考试作弊。

良好的教风有利于提高广大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教师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主体和龙头,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力军,他们的一言一行无不在影响和感染着学生。教师不仅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而且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和包括创造力、开发力在内的综合素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高尚的师德风范要求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师德,不断提高学术道德修养,严谨治学,从而以高尚的情操、丰富的学识和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

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领导者,学生是认识的客体,主要是受教师的学识、教师的人格和教学内容的影响。因此,良好的教风建设自然会推动考风改善,良好的考风会倒逼教师发挥主体作用。教风和考风建设不仅仅是教务部门和学工部门的事情,它涉及学校党、政、工、团、学、后勤等所有部门,只有各部门齐心协力,相互配合,多管齐下做好教风、考风的外围工作,才能切实加强教风、考风建设,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免监考”端正学风

考风建设作为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以考风端正学风,势在必行,迫在眉睫。这要求在高校工作过程中坚持考前“严明学习纪律、严肃考试要求,考中严格考试管理、严肃考场纪律,考后严格评分标准,严肃处理违纪”的基本原则,从而有效遏制考试违纪作弊。加强考风考纪教育,加强考试过程管理,规范考试程序,加大违纪处理力度,从而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

自1999年开始,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试行第一次“免监考”以来至今已19年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从2016年开始,学校又在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试行该制度,平均每年200多人参加“免监考”,至今已有4000多人参加过“免监考”并获得诚信档案。无论考试课程的难度还是参与学生的规模,均位于全国前列,既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又收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长年的坚持,使得学校师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这样一点:“免监考”带来了学生精神面貌的改善,逐步形成良好的考风,学风建设也渐见成效。

学风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当前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二十一世纪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高校的学风建设,必须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把学生的专业学习、技能训练、品行培养诸方面纳入学风建设的范畴。而一流的学风,主要体现在学习态度端正、目标明确、成绩良好上。学习态度端正,就是要求学生以学习为中心,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重视在实践中锻炼成才,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学习目的明确,主要体现在青年学生要坚定报国之志,自觉地把实现个人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统一起来,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奋斗终身的远大理想。

“免监考”助推校风

校风不仅是一所高校办学传统和办学经验的沉淀,也是一所高校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的综合体现。校风还包括学校的领导班子建设、干部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教师的师德和敬业精神、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学校的课程体系和办学特色、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明修养,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生活情况等。良好的校风是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它会产生潜在的感染力,制约、规范着每一位师生员工的言行,推动学校的整体奋发向上,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在重庆工商大学,凡参加了“免监考”并且大学四年零作弊的同学,毕业时都可以获得一份诚信档案。由学校学生处盖章后,装入学生本人的人事档案中,跟随其一生。诚信档案主要是将学生的基本情况、考试记录、奖惩情况记录在案,大学毕业时,诚信档案可以向用人单位开放查阅,成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通行证”。学生对这份诚信档案非常珍惜,也是他们大学四年诚信学习、诚实做人的佐证。我们尝试通过诚信档案将学生纳入社会诚信体系,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同时也带动整个社会诚信氛围的形成。

“免监考”制度不仅教育学生掌握真才实学,更锻造高尚诚信的人格。实践证明,“免监考”增强了高校的集体凝聚力,强化了学生的自律意识,培养了他们恪守诚信的优秀品格,带动了更多同学参加“免监考”。这无疑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从而达成立德树人的目标。

(作者:余新,系重庆工商大学教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