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玉康-铁人王进喜:曾被毛主席邀请参加国宴,后葬八宝山,其后代如何?

2024-01-13 10:36 来源:爱美欣 浏览量:

图 | 铁人王进喜

前言:

1974年,国内上映了一部风靡一时的热门电影《创业》,其主人公原型正是曾被誉为“铁人”的王进喜。电影上映后,王进喜的故事被更多的人熟知,他的名字也随之家喻户晓。当时全国兴起了一种全民崇拜的精神——铁人精神。

或许提起来王进喜,你只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在中学课本上有这样一幅图,王进喜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毅然跳进了泥浆,把生命置之度外的时刻,他的事迹被改编到课本上后,他也被大众熟知。其实王进喜的故事还有很多,1964年他还被邀请到了北京,参加了毛主席的小型生日宴会。

如今,距离王进喜的时代已然过去了60年,王进喜的故事也慢慢被人遗忘,难道当初的“铁人”精神真的被人忘了吗?跟随着历史的痕迹,我们来看看王进喜的后人现在究竟如何。

王进喜如何被誉为“铁人”

王进喜是一名大庆油田的工人,在黑龙江萨尔图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大庆油田,或者说,说起来大庆油田,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王进喜。

1960年,37岁的王进喜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大庆员工,实际上,在1938年,也就是他15岁的时候,王进喜就进入了石油公司。新中国成立后,他被任命为玉门石油管理局钻井队长。也正是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在这场艰苦的“创业”生涯中,他的右腿不慎被砸伤,但是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工作,一直坚持着。

第二口井发生井喷时,王进喜不顾自己的安危,带头跳入了水泥浆中,用身体来制服井喷。也就是我们在中学课本中看到的故事。这种情况,几乎没有人敢这样做,正是王进喜这样不怕牺牲,没日没夜地干活,王进喜就常常被工人称为“铁人”王队长。

后来,余秋里部长听到工人都叫王进喜是铁人,便对这个名号记忆犹新,在一次会议上,他号召大家:“学铁人,做铁人,为会战立功,高速度、高水平,拿下大油田!”从此以后,王进喜是铁人这个称号便家喻户晓了。

可以想象,王进喜的“铁人”并不是仅仅靠着一种不怕牺牲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对时代楷模的一种寄托,王进喜也是人,在他内心,他并没有工人们说的那么铁,他对自己的前半生实际上充满了诸多艰辛。

1923年10月8日,王进喜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市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叫王金堂,在父亲40岁的时候,王进喜出生,可以说老来得子。由于当地有一个生下来孩子要称斤的说法,所以王进喜也被“称斤”,巧合的是,王进喜正好十斤,所以村里人都叫他是“十斤娃”。听起来,这个名字赋予了王进喜高大雄壮的样子,但是王进喜身材瘦小,干活都没有力气。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男孩子没有力气哪里行啊,所以父亲就安排王进喜先去读书,等学到了一点知识后就回到家里干活。好在王进喜的父亲非常开明,还让王进喜去读书,当时可以走进学校完全是一种奢侈。但好运不长,1929年,还没有10岁的王进喜亲眼目睹了玉门百年不遇的饥荒。在王进喜的印象中,家里有点钱的人都连夜逃走一路向东,但是父亲双目失明,想要去逃荒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最后,6岁的王进喜拿着一根木棍带领着父亲沿街讨饭吃。

1932年,王进喜10岁,为了给父亲看病,他和几个穷孩子找到地主,用通过给地主放牛的方法赚钱。就这样,王进喜在一次次的打击下度过了满目疮痍的童年。1938年,他进入了玉门油矿,成为了一名矿工,他也是千万工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但是他不想丢掉这份工作,不会就学,如果受不了就大声反抗。也就是这样,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他练就了一身刚毅坚韧的品质,为他以后成为铁人奠定了基础。

1949年9月25日,玉门解放,他如愿以偿,通过考试成为了正儿八经的一名标准的钻井工人。凭借着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他很快便受到了领导的注意。他勤快,能吃苦,别人干不了的活他干,别人做不了的事情他做,就这样,出于一种对事业的深度钻研,他被提拔为大队长。升官了,自然压力更大,责任更重。

1956年,王进喜喜欢上了读书,他读过书,对书十分喜爱,出于平时工作的忙碌他终于可以闲下来读一读毛主席的书了,那段时间,他带领工人学习毛主席《实践论》和《矛盾论》。不仅如此,他还申请了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份申请很快也被同意了,这也成为了他人生路上一个更重要的里程碑。入党后,王进喜担任大队长,他首次提出来了“月上千,年上万,祁连山上立标杆”的口号,创出了月进尺5009.3米的全国钻井最高纪录,余秋里部长、康世恩副部长把一面“钻井卫星”红旗颁发给他。贝乌5队被命名为“钢铁钻井队”,王进喜被誉为“钻井闯将”。也就是在这时,王进喜的故事已经是家喻户晓,他“铁人”的称号也越来越响亮。

王进喜出席毛主席的生日宴和国宴,并出国考察

1964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的71岁生日,出席这次生日的人不多,王进喜是其中最特殊的一个。因为他是唯一的工人代表,可以出席毛主席的生日宴,简直三生有幸。实际上,毛主席早就听说了王进喜的事情,早在报纸还没有刊登王进喜之前,毛主席就对这个小伙子赞赏有加。

下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王进喜出席了这次会议。实际上,王进喜是周总理特意安排的,会议结束后,周总理特意让王进喜和董加耕几个人留下来,把他们带到了另外一个新的房间。

来到这间屋子后,王进喜惊呆了,这里的人都是国家领导人,都是在报纸上才可以看到的人啊,陈毅、贺龙、董必武等,王进喜流下了辛酸的泪水。不一会儿,周总理专门把王进喜安排在靠近毛主席的座位上,大家一起等待着毛主席的到来。等到毛主席来了后,按着和大家握手,王进喜回忆,第一看看到毛主席那种亲切感太奇妙了。毛主席笑着说:“今天既不是做生日,也不是祝寿,而是实行三同。我用我的稿费请大家吃饭。我的孩子不让来,他们没有资格。这里,工人、农民、解放军、领导在一起,不光吃饭,还要谈谈话嘛!”

图|周总理接见王进喜

毛主席一句话,在座的几个代表都泪眼婆娑,毛主席的这次生日,居然没有一个亲人,而是群众,这种史无前例的事情以及毛主席身上的大无私精神,王进喜一辈子也忘不了。除此之外,和毛主席近距离地谈话,这也是王进喜生平第一次,他虽然有点紧张,但是还是慢慢平静下来。周总理也笑着安慰王进喜,成名了,还这么紧张。

后来,周总理还在毛主席的嘱咐下两次邀请王进喜参加并出席国庆招待会,也就是国宴,这种规格极大的会议邀请王进喜,足以看出这位“铁人”在毛主席和周总理心中的形象。换言之,王进喜的表现和精神不仅仅是代表了石油工人,甚至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和形象。

故之,王进喜有幸成为了出国考察的代表之一。1966年5月3日,周总理亲自来到大庆王进喜所在的大庆油田考察。根据当时石油工业部的书记康世恩回忆:

“当总理到1202、1205钻井队时,听说两个队当年都要打井5万米,总理非常高兴地对我们说:‘他们两个队,如果每个队打井上5万米,国务院要鼓励他们。’随后总理又登上正在打井的钻台,钻井大队长铁人王进喜同志亲自手扶刹把,给总理表演起钻、下钻和接钻杆的操作。总理高兴地边看边问:能打多少米?铁人(王进喜)说,今年保证上5万米。总理高兴地举起双手,连声说了三个好。临离开钻井队时,总理又握着铁人王进喜的手,一再嘱咐说,‘你们这两个队,今年如果都打上5万米,要告诉我。’”

周总理走后不久,王进喜给总理报告捷报,说1202和1205钻井队钻井进尺达7万米,年底打出了10万米。周总理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通知王进喜,在国庆前前来北京,邀请他去天安门城楼谈话。9月29日,王进喜有幸登上了天安门城楼,见到了周总理。

原来,周总理已经安排了,让王进喜作为代表,出国访问阿尔巴尼亚。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陈毅早在5月9日就用笔在王进喜的名字上做了圈阅,次日,周恩来总理签批:“同意”。由此可见,是周恩来总理提议并亲自批准王进喜作为中国石油代表团成员出访阿尔巴尼亚的。王进喜有点受宠若惊,周总理则说道,这次出国不光是荣耀,而且是带着任务的,一方面要完成了出国考察任务,一方面要对外国介绍和展示大庆油田的建设经验。

根据和铁人王进喜一道访阿的大庆家属代表陶冰华回忆,他说周总理和王进喜的感情很深,每次出席什么宴会,周总理总会喊着:来来,大庆人,王铁人,坐在我这里。随后,在席间,周总理和王进喜多次亲切交谈,说了很多话。周总理说:“王铁人是大庆油田的模范代表,他对大庆有功。”实际上,在周总理的眼中,王进喜的功劳绝对不仅是对大庆的,重要的是对国家的,他是一位真正的“铁人”。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铁人,这病痛面前,自己还是无奈倒下了。

47岁去世,死后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实际上,早在他去了北京后,就因为身体不适被查出了癌症。大概原因就是因为高强度的工作和长期不规律的生活,但是王进喜硬是没有告诉任何一个人,甚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硬是没有露出一点生病的痕迹。或许,这就是铁人吧!

在政治风雨来临时,他被打得站不起来,可是有谁知道,这位铁人不光身心受到巨大的摧残,就连躯体也受着病痛的折磨呢!他会所:“我是一步一流血地一个一个进场检查……”在长时间的压迫中,他一度教导自己的孩子:“娃,你父亲为国家打井出油,这没错,大会战更没有错。党中央知道哩,毛主席也知道哩……”

后来,周总理知道王进喜被迫害了,他说:“大庆最近很乱,甚至还有人反对王铁人,我很着急,我一提起这件事就很激动,恨不能飞去看一看。”

但铁人终究还是倒下了。

1970年,玉门天降大雪,但是似乎玉门已经不能再容纳铁人了,他必须要告别玉门,去北京看病了。组织上看到王进喜身体不妙,马上为他安排了十多名专家会诊。到了北京才发现吧,王进喜隐瞒病情近十年,现在癌症已经到了十分危急的关头了。临走去北京的时候,大庆的工人都排队来为铁人送行。王进喜则含泪说道:“对不起了同志们呢,咱们大庆见。”与其说王进喜心中有无限的悔恨,不如说有无限的骄傲。

“唉!我们真对不起铁人,可是,感情并不能改变科学,病魔对于任何特殊人才也都毫不怜悯地摧残,他来得太晚了……”

来到北京后,王进喜被紧急送到了301医院进行检查啊,医院也向周总理汇报了王进喜的病情。但是最后是医生却含泪摇头:“来得太晚了。”一句话,直击了铁人的生死。在医院和死神经过殊死搏斗,王进喜还是没有好转,日趋下降的身体状态让他硬是没有流下一滴泪。在最后关头,他说:“盼了多少年了,大油田终于找到了。过去自己常说为了拿下大油田掉几斤肉、流几斤汗,看起来还不够,应当豁出命来干,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对了,今天就下定这个决心了,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或许对于我们来说,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再去喊这些口号已经毫无意义,但对于王进喜来说,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的石油事业,及时在生命的最后一秒,都要想着时刻为祖国。

“妈怎么不来?”

“妈身体不好,暂时不能来”。

“看情况,我可能看不到妈妈了。妈妈这一辈子很苦,我回不去了,你就用这点钱为我尽孝心吧?”

“我去时候,你们不要留在大庆,你去找余秋里,搬到玉门,大庆油田不能待啊……万一我不行了,你们就回玉门吧,不要给组织添麻烦,什么要求都不要提……”

1970年11月15日23时42分,“铁人”王进喜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享年47岁。他临走前,把自己攒下来的工资300元和40斤粮票交给了亲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交代了对母亲的挂念,还有对祖国的挂念。

在包着粮票的纸上,他写了一行字:我不怕困难。

这也成为了他人生的遗言。

王进喜逝世后,周总理接见了王进喜在京的全体家属,并一一询问了年龄、工作和生活情况。接见王进喜爱人王兰英和王进喜的弟弟王进时说:“大庆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树立的红旗,要把这种精神发扬下去。你们要坚强起来,化悲痛为力量,把王进喜同志的精神发扬下去。”为表彰王进喜一生对国家作出的杰出贡献,他逝世之后被葬入八宝山革命公墓。

对于纪念铁人,学习铁人精神,周总理还曾在1971年1月31日大庆革委会政治部给燃化部报送的《关于追悼和学习铁人王进喜同志活动的情况简报》上批示:“铁人是个英雄,值得纪念;铁人精神,值得学习记载。”可见,总理对王进喜的评价之高。

王进喜走后,留下了5个子女。每一个孩子都十分争气,尽管父亲在世后对国家的贡献很大,但是他们没有申请过一分钱的补助。

不仅如此,他的孩子们大部分都继承了他的遗志,把毕生的精力继续奉献给了石油事业,他的孩子王月甫与哥哥都在大庆油田当过工人,王进喜的大女儿同样留在大庆当了一名普通石油工人,她的丈夫是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曾玉康,曾玉康最初在大庆油田1201钻井队当工人,之后到湖北地质学院石油地质专业进行学习,学成后回到了大庆。总体说来,他们一家人几乎都在中国石油的事业上不断地努力着。

王进喜是铁人,但他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惭愧的是,我们的精神也有他那样的强硬坚毅吗?

如今,王进喜的事迹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时代在飞速发展,曾经的铁人似乎渐渐被人遗忘,但他的精神却时刻照亮着后辈。就像《创业》中反映的那样:“人死精神不死。”这不禁又让我们想起周总理的那句话:铁人精神,值得学习记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