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基层是什么意思-下基层需定“下”心、沉“驻”气

2024-01-13 10:29 来源:爱美欣 浏览量:

学习推广“四下基层”,是第二批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当前,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下基层”重要批示精神,深入一线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落实工作,推动主题教育取得一定成效。但基层不可“一下了之”,落实不可“见好就收”,需定“下”心、沉“驻”气,扎实深入、久久为功,切实把主题教育抓出高质量好效果。

现实中,部分干部把“下”看作动词,追求动作到位、数量达标。有的把下基层当作临时安排,身下心不下,在基层“迈迈步子”“走走过场”;有的在基层站不稳脚跟,忙着“时上时下”“东一下西一下”,导致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有的着急看到“下”的成果,贪图“一下而就”,刻意追求“包治百病”。没有“下”的定力,只是“看一下”“点一下”“过一下”,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上面”,本质上还是没有“沉下去”。这种“不上不下”的状态,折射的是党性问题、作风问题,辜负的是群众的信任,损害的是党的形象。

实际上,“下”是一种思想状态。基层是了解民情、厚植为民情怀的大课堂。没有下基层的决心、恒心、耐心,只想走读、跳读、借读,都无法取得“真经”。要在下基层中锤炼党性,把“下”的行动,转化为“下”的意识,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在一线落实决策、解决问题、检验成效,才能推动脚步走进基层、感情贴近群众、工作符合实际。要在下基层中改进作风,不高高在上、不脱离实际,真正俯下身子、迈出步子,向人民学习、向基层取经,实实在在地发现问题、查找答案,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作为、新变化。

“下”更是一种工作方法。第二批主题教育离群众最近,群众期待解决的问题更迫切。“沉”得越深、“下”得越久,越能摒弃随机性、阶段性、波动性因素的影响,全面透视群众问题的“冰山”,把看不见的深层矛盾、思想根源挖出来,实现“下”的质变、“难”的突围。要带着问题下基层,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把脉问诊、解剖麻雀,边下边干、多下多想、常下常新,坚持不懈地在基层一线办实事、解难题。要多交基层朋友,多向群众里的“热心人”“多面手”“带头人”学习取经,与群众建立真感情,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经验,团结带领群众干事创业。

“下”的自觉离不开“驻”的保障,党员干部定心下基层,既靠自我要求,也靠组织引路。如果没有“驻基层”的渠道、资源、激励,干部既不能安心地“下基层”,也不能有效地“助基层”。要强化制度建设,拓展主体覆盖,完善驻村、包联、结对等载体,落实“接诉即办”“民呼我为”机制,搭建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联系服务平台,推动“四下基层”常态化长效化。要树立鲜明导向,在基层一线考察识别干部,让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实的干部“有位子”,引导干部愿下、常下、乐下,推动干部在基层一线建功立业、成长成才。

(来源:北京市通州区玉桥街道 张依依)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