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螯螯虾(红螯螯虾的特征特性,与其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2024-05-26 17:36 来源:爱美欣 浏览量:

前言

红螯螯虾俗称澳淡水龙虾,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长尾亚目拟河虾科光壳虾属。具有食性杂、生长快、个体大、适应性强等特点。

它原产于澳大利亚北部热带水域,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淡水经济虾之一。

红螯螯虾的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秉承绿色、健康、可持续的先进生产理念,对推动红螯螯虾养殖规模扩大、产品优质化、养殖模式绿色化具有重要意义。

这种生态养殖方法不仅能提高养殖产量和经济收益,同时也将积极推动红螯螯虾产业的发展。

科学指导红螯螯虾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有助于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红螯螯虾的特征特性

1.形态特征

红螯螯虾在形态上与克氏原螯虾相似,但它的个体较大,身体略呈扁平状,外被坚硬的壳

通常它的体色为褐绿或蓝色,这种颜色会随着栖息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红螯螯虾雌雄异体,属于体外受精的生殖方式,拥有5对胸足,其中第一对胸足是强大的螯,而雄性的螯相较雌性更为发达。

雄性在性成熟时,其螯外延上会显示出醒目的红色或橘黄色斑纹。

2.生活及繁殖习性

红螯螯虾是底栖抱食性虾类,适宜生长的水温范围为18~34℃,最适生长水温为24~32℃。在低于18℃的水温下,红螯螯虾的摄食能力受到影响,而在10℃以下则可能完全停止摄食,甚至导致死亡。

这种虾类通常在6个月以上达到性成熟,孵化适宜温度为22~32℃,孵化期为30~31天,有趣的是红螯螯虾每年可进行3次以上的产卵。

3.食物偏好与摄食习性

红螯螯虾以底栖生活方式为基础,主要以抓食为主,喜欢在水底寻找底栖生物、有机碎屑和水草等作为食物来源。

其强大的螯使其能够迅速捕捉猎物,展现了较高的捕食效率。

4.适应性与栖息地环境

红螯螯虾的适应性特别强,它们能够适应多种水质条件和栖息环境的变化。

在自然环境中,其体色的变化可作为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使它们更好地融入周围环境,避免天敌的侦测。

二、红螯螯虾的生态养殖技术

1. 池塘准备

为了实现红螯螯虾的健康繁殖和良好生长,需要选择合适的养殖池塘。

养殖的池塘应位于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环境安静的地方,通常呈长方形,面积约为0.13~0.33 hm2,水深为0.8~1.5 m。

池塘底部设计应平整且硬实,最理想的是沙质底,淤泥层应保持在低于10 cm。为提供足够的避难场所,池内宜设置大量的隐蔽物,如废旧轮胎、竹筒和人工巢穴等。

为防止螯虾逃逸,池外四周的塘埂应建有塑料网布防逃墙,下部埋入土中15 cm以上,上部高出塘埂50 cm以上。每隔1.5~2.0 m使用木桩或竹竿支撑固定,以有效防范外来敌害,同时阻止虾类攀爬逃离。

为严格控制池塘的生态环境,水口应封闭60目的网片,以过滤杂鱼和其他敌害卵的进入,并防止虾苗的溢出。

红螯螯虾作为热带淡水虾,对养殖水体的水质要求极高。养殖水体的pH值应保持在6.5~9.0之间,孵化期间不低于7。溶解氧量应维持在6 mg/L以上,而总硬度应在50~100 mg/L之间。

为保持水体的“肥”“活”“嫩”“爽”,在养殖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微生态制剂和有机肥。透明度一般控制在30~40 cm之间,确保水体的清澈度。

为了营造适宜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在池塘内进行水草种植。池底至少应种植1/5的沉水植物,并沿水边向池内延伸50 cm宽度的区域应该进行挺水植物的种植。由于红螯螯虾偏爱豆科植物,这类植物也是其主要食物来源。

由于该虾类主要通过撕碎大型植物和收集浮游生物的方式摄食

因此水草的种植不仅有助于净化水质和补充饵料,还能够增加养殖产量并提高商品虾的肉质,这使得水草种植成为池塘生态养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2. 虾苗投放

在进行虾苗放养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可以先使用2,250~4,500 kg/hm2的生灰石清理池塘,以清除可能存在的敌害和病原体。

经过7天的消毒后,灌水至养殖水深要求。随后使用发酵的粪肥(半干半湿)1,500 kg/hm2进行全池泼洒。经过3~5天的时间,池塘即可为虾苗的放养做好准备。池塘水质的良好程度不仅直接影响虾苗放养后的存活率,还关系到其前期的生长速度。

最佳的虾苗投放时机是在晴天,在进行虾苗的投放前,需使用筛网或筛篓对虾苗进行筛选。放入同一池塘的虾苗要求规格在1.5~3.5 cm之间,整齐有序、体格完整、活力旺盛,投放密度应保持在3.0万~7.5万尾/hm2之间。

在水温不低于12℃的条件下,虾苗规格越大,成活率越高。为了确保放苗的成功,将虾苗连同充氧包装袋一起放入池塘,一段时间后再打开袋子进行放苗。这有助于避免运输水温与池内水温之间的过大差异,从而影响虾苗放入塘后的存活率,通常水温差异不应超过2℃。

为了充分利用水体空间,提高养殖效益,可以在虾苗放养后适度投放活螺蛳,以净化和调节水质。同时在虾苗放入塘后的一个月内,按照常规方法分阶段放养鲢、鳙、草鱼、夏花鱼等鱼类。

需要注意的是,池内不宜混养底层鱼。适度的套养有助于提高天然饵料和人工饲料的利用率,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同时营造出更为生态化的养殖环境。

3.日常管理

为保持池塘中水质的良好状态,一定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水质管理。在调水的过程中,通常使用微生态制剂,运用微生态学原理,通过益生菌或其促生长物质来维持水体的生态平衡

通常先使用0.3~0.5 mg/kg过硫酸氢钾进行消毒,1~2小时后使用7.5 kg/hm2的甜菜碱,以减轻红螯螯虾的应激反应。然后再泼洒有益菌,如半固EM菌、光合菌或其他有益菌,通常EM菌的用量为0.3 mg/kg。

在此过程中,同时开启增氧机,特别是在使用耗氧型生态制剂后,增氧机的运行尤为重要。全池泼洒有机肥的量为15~30 kg/hm2。微生态制剂的使用遵循生态环境自然循环法则,是未来水产健康生态养殖的发展趋势之一。

由于红螯螯虾目前尚无专用的配合饲料,因此对饵料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在动植物性饵料的搭配投喂中,应坚持全池泼洒的投饵原则。

投饵的频率为上午和下午各一次,投料比例为4∶6。在虾苗阶段,每日投喂量占体重的10%~15%,而成虾阶段则为体重的5%~10%。

饵料需投放至专用的饵料台,该台应平稳放置于池塘底部,以便根据饵料台上的剩余情况判断虾的摄食状况。及时调整投饵量可根据饵料台的剩余情况,进而判断虾的活力和存活情况。

任何多余的残饵和死虾都应及时捞出清除,以避免其对水质的污染,这一日常管理措施有助于保持水体的清洁和虾类的健康成长。

4.病害防御

红螯螯虾可能面临的疾病主要包括纤毛虫病、切头虫病、水霉病等。纤毛虫病在大量寄生于鳃上时,会影响鳃丝的气体交换,导致虾体缺氧窒息死亡。

切头虫是一种体外共生生物,一般通过接触传播,尽管大多数切头虫不会致命,但附着在红螯螯虾上会影响其外观。

水霉病是由腐物寄生性真菌引起的,感染后会使螯虾外壳的角质层发生黑化。此外澳大利亚还发现了一种能感染消化器官的红螯螯虾杆状病毒,其中白斑综合征病毒尤为常见且危害性最大。

为防范疾病,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在红螯螯虾的筛选、倒塘、运输、投放和捕捞等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虾体的损伤,因为大多数真菌性疾病多由伤口感染引起。

及时更换水体,保证水质符合健康养殖标准,因为水质差会导致大量细菌滋生,引发虾类的细菌性疾病。

对于发现患病虾,应立即捕捞隔离,并使用1%~3%盐水对虾体表进行消毒。对于寄生虫的虾群,可使用3~5 mg/kg高锰酸钾浸泡20~30分钟。

根据水质情况,使用氯制剂、生石灰等进行水体消毒。在调水的微生态制剂使用中,要合理选择,如全池泼洒光合菌、EM菌等。

对于耗氧型有益菌的使用,要确保在使用同时开启增氧机,以防虾类缺氧而死亡。在幼虾放养前,要对池塘进行严格的消毒,同时对养殖工具和饵料台进行定期消毒,以确保在养殖期间不发生病毒性疾病。

5.成品虾捕捞

经过5个月以上的精心养殖,当红螯螯虾体重达到每尾100~150克时,即进入了捕捞的最佳时机

在晴天的凌晨,捕捞通常采用地笼法和干塘法。红螯螯虾具有昼伏夜出的特点,因此选择在傍晚进行地笼下放是最为合适的,地笼内需放足够的诱饵,然后平稳地放置在池塘底部。

在地笼周围轻撒一些诱饵,引导虾类进入地笼。第二天的早晨5:00—6:00之间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收笼时间,因为如果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虾类相互踩踏和残杀的现象。

另一种捕捞方式是抽水捕捞法,这时将池塘水位降至5~10厘米,然后进行人工捕捞。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将池塘水位排至干燥,或人工捕捞时间过长,虾类可能因离水太久而出现鳃丝聚团或干燥而缺氧致死。

成品虾的捕捞是整个养殖周期的高潮,需要在适当的时间和方式下进行,以确保虾类的生命安全和产品的质量。

结论

红螯螯虾作为一种新兴特色养殖品种,具备显著的优势和市场竞争力。这种虾类在不同环境下,如稻田、池塘和湖泊等,均能成功养殖,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红螯螯虾的池塘生态养殖模式以其绿色、健康、可持续性的特点,不仅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还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产品市场需求逐渐增加,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将优质水产品实现规模化、生态化和高质量化,成为名特优水产品养殖的基本要求。

大力推动红螯螯虾规模化养殖,不仅有助于填补水产品市场的短板,还能为振兴水产产业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红螯螯虾高位池养殖关键技术. 陈奕彬;李色东.当代水产,2018

[2] 热带地区红螯螯虾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研究. 黄智伟;潘志;顾志峰;石耀华;刘春胜;郑兴;童立豪;任梦格.中国水产,2018

[3] 红螯螯虾主要病害的研究进展. 潘晓艺;沈锦玉;曹铮;尹文林;郝贵杰;姚嘉赟;徐洋.水产科学,2009

[4] 红螯螯虾的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 付佩胜,郑玉珍,王世雄,张延华.齐鲁渔业,2002

[5] 红螯螯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养殖(二). 柳富荣.渔业致富指南,200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