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葆贞(1961年,刘少奇探望大姐,进屋看见一口棺材,才知大姐有多苦)

2024-05-21 14:50 来源:爱美欣 浏览量:

谨以此文缅怀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同志。

刘少奇

重回故乡,县委书记没认出来刘少奇

1961年5月1日,宁乡县委得到湖南省委通知——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将于次日携夫人王光美到宁乡县考察调研。

宁乡是刘少奇的故乡,自1920年投身革命起,刘少奇已有40年未回故乡。宁乡县委得到通知,第二天上午便组织班子到县委大院,翘首以待。

临近中午,只见两辆吉普车驶进院内,车子停下,下来几个人。

那个时候没有手机,县委书记、副书记也不知道刘少奇几点到,见来了几个人,以为是主席到了,再一看只有几个人,不像,便站在台阶上张望了两眼,没有过去迎接。

刘少奇穿着一身蓝布衣服,一双青布鞋走在最前面,迎面走过来,居然没人理他,便和对方打了一个照面,错过身去继续往里走,王光美跟在后面也不说破。

忽然,有一名干部觉得刚过去的王光美眼熟,赶忙转过身来问:“这不是王光美同志吗?”

王光美笑了笑,默认了。

“刘主席呢?”县委书记听到对话,大感意外。

“喏,这不是!”王光美笑着指了指刚过去的刘少奇。

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他们以为国家主席来视察,肯定会有一个大排场,谁想到刘少奇这么低调,双方错身而过,居然没人注意!

当天下午,刘少奇听取了宁乡县委的汇报。第二天调研了一天后,宁乡县委安排刘少奇和王光美住在县里,刘少奇不愿意,想回老家花明楼乡炭子冲看一看,住在老屋里。

刘少奇与王光美

1898年11月,刘少奇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乡炭子冲。

刘少奇长大后,先在炭子冲附近读私塾,15岁时进入宁乡县第一高等小学读书。1920年,22岁的少奇只身离开家乡,投身革命,从此再也没有回过故乡。

如今的刘少奇已经是国家主席,按照古人的说法“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大富大贵后必须要衣锦还乡,光耀门楣一番。

可刘少奇不讲这一套,晚饭后他和王光美一身布衣,兴致勃勃地去了花明楼炭子冲。

夜宿故宅,住在母亲住过的房间

到了炭子冲,刘少奇才发现自家的老屋被布置成了“刘少奇同志旧居纪念馆”,这是当地政府搞的,事先没经过刘少奇同意,刘少奇皱了皱眉,显然不太高兴。

王光美初到刘少奇长大的旧宅,倒是很兴奋,但进了屋子一看,却有些失望。

进门第一间是堂屋,空荡荡什么也没有,第二间屋子里面居然是一副挽联,内容是“你是我幼年时期学习和活动的第一个帮助者”。

王光美好奇地询问刘少奇,才知道原来这间屋子是刘少奇的哥哥刘云庭住的。刘云庭年轻时带着刘少奇劳动,支持刘少奇学习,可谓兄弟情深,1949年他去世时,刘少奇给哥哥写了这幅挽联,后来被放在这间屋子里。

刘少奇和王光美又看了其他一些房间,房间陈设都非常简单,床上撑着白色的蚊帐,因为没有电灯,桌子上放了一些白蜡烛,让人感觉有些怪怪的,很不讲究。

刘少奇故居的房间陈设

转了一圈之后,刘少奇选择了自己和母亲住的那个房间。

刘少奇9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和母亲住在一个房间,感情很深。母亲住过的这个房间很小,除了床以外,只有一个小桌子,但刘少奇说自己想念母亲,就愿意住在这里。

这之后的一个星期,刘少奇一直和王光美挤在这个小房间,拒绝到县里住招待所。

对于刘少奇的故乡,王光美充满了兴趣。两人一起生活这么长时间,刘少奇事务繁忙,很少跟王光美讲起自己的故乡,讲自己青少年时期的故事,但这一次时隔40年回到故乡,勾起了刘少奇对往事的记忆,给王光美讲起了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刘少奇有3个哥哥,2个姐姐,下面还有2个弟弟,但他们生下不久就夭折了,刘少奇成了家里最小的孩子,排行第六,按堂兄弟排行,他排行第九,也是最小。

因为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刘少奇的幼年生活算得上无忧无虑,上私塾之前,他每天帮家里放牛、割草、砍柴,上学以后只是在假期里帮家里放牛。

刘少奇小时候身体不好,得过胃病、肺病,为了锻炼身体还练过武术。当时在旧居里,还有一根木棍,据说是刘少奇当年练武时用过的,王光美笑着问:“是不是真的?”

刘少奇笑了笑说:“我自己都记不得了。”

刘少奇故居

坚决逃婚,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跟同龄的孩子相比,刘少奇从小就喜欢读书、观察和思考。不干活的时候,刘少奇喜欢读书,以至废寝忘食,由于书看得多,知识丰富,人们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刘九书柜”

在刘少奇的兄弟姐妹中,对他影响比较大的是二哥刘云庭。

刘云庭年轻时在湖南新军当过兵,武昌起义爆发后,他所在的部队往湖北支援革命,结果在半路被解散,刘云庭因此回到家乡,还带回来一本叫《辛亥革命始末记》的书。

这本书算是刘少奇的革命启蒙,他认真读完了整本书,由此萌发了革命思想,坚决要求剪掉自己头上的辫子,这个举动得到了二哥的支持,所以刘少奇才说“你(刘云庭)是我幼年时期学习和活动的第一个帮助者”。

随着进入学校读书,刘少奇的知识面更广了,西方的数理化和科学思想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让他对一些传统落后的封建习俗更加反感,这其中就包括包办婚姻。

1919年,21岁的刘少奇考入长沙育才中学。在此期间,母亲和兄长为他做主定下一桩亲事,让他与邻村一位周姓姑娘结婚。刘少奇认为婚姻应当自由,坚决不同意和对方结婚,家人便以母亲生病为借口,把他从学校骗回家,逼着他结婚。

在当时,一旦结了婚就再不可能去上学了,刘少奇坚决拒绝,被家里关在屋里。当晚,刘少奇一夜没睡,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挣扎,他趁着夜深人静,凌晨逃出了家门。

刘少奇在故居前与干部群众合影

在当时那个风起云涌的革命时代,很多仁人志士都有类似逃婚或离家出走的经历。他们不是不爱自己的家人,但面对封建礼教的束缚,他们果断选择了挣脱,大胆奔向新时代。

后来,刘少奇一直惦记着周氏,他托表兄转告周氏,要和她断绝婚姻关系。周氏是一个传统农村妇女,认为这意味着被夫家休掉,十分丢人,所以坚持不回娘家,并向刘少奇恳求允许她继续住在刘家,希望刘少奇以后给她一个儿子养老。

刘少奇很苦恼,但他很理解周氏的想法,毕竟周氏也是封建婚姻制度的受害者,不该被苛责。后来,刘少奇默许了周氏的做法,他还把自己在老家的30亩地全部给了周氏,并托人将自己和何葆贞烈士生育的大儿子刘允斌送周氏抚养。

“五四运动”爆发后,年轻的刘少奇立即赶到北京参加了游行示威,不久后考上了北京大学等好几所高等学府,但因为学费和生活费太贵上不起,刘少奇不得不动了赴法国勤工俭学的想法,后来又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不得不返回长沙。

1920年,刘少奇决定赴上海参加革命,进一步去俄国学习。母亲舍不得这个最小的儿子,怕以后再也见不着,不让他走。

刘少奇轻柔却坚定地对母亲说:“我离开祖国远行,离开母亲,是为了祖国,是为了母亲啊!”

舍小家顾大家,这就是青年刘少奇的境界和格局。只是这一走,就再也没回来过。

刘少奇在湖南调研

祭扫母墓,刘少奇指示“不要修”

听着刘少奇讲完青少年时期的故事,王光美深深感受到了刘少奇追求革命的决心。不过,有一点让她感到奇怪的是,刘少奇对母亲感情这么深,回到炭子冲以后应该主动去祭扫父母的坟墓才对,但刘少奇并没有,王光美也没有过问。

有一天,两人到山上散步,刘少奇突然说想要找找母亲的坟墓,但母亲逝世的时候,刘少奇不在家,根本不知道母亲葬在哪里,加上中间40年没回家,找了一圈都没找着。

“回去问一问李强同志,他可能知道。”刘少奇对王光美说。

李强时任湖南省公安厅厅长,毛主席1959年回韶山时,就是他陪同祭扫毛主席母亲坟墓的,他了解当地修建坟墓的特点,也能向当地干部群众打听。

在李强的带领下,刘少奇和王光美果然找到了母亲的坟墓。

眼前这个坟墓普通地不能再普通,就在一个山洼里,周围没有苍翠的松柏,甚至没什么树。黄土堆成的坟墓很小,外面用石头砌了一下,一块石头墓碑上刻着“刘鲁氏之墓”,下方的小字是孝子贤孙们的署名。

王光美仔细看了一下,署名的人中有一个“绍选”,这是刘少奇小时候的名字,他的兄弟姐妹按照家族的辈分排列,都是绍字辈,应该是哥哥们立碑的时候代他署上了。

刘少奇在湖南实地调研

站在母亲坟前,刘少奇的表情很严肃,很沉静,什么都没说,仿佛在回忆着往事。

过了片刻,李强折了一把树枝,递给王光美,王光美瞬间明白了这是什么意思,又把树枝交给刘少奇,刘少奇这才发现自己什么东西都没带,便把树枝端端正正放在坟墓上,然后叫着王光美一起,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下躬。

按照当地习俗,给父母扫墓时要磕头的,但共产党员不搞这一套,便以鞠躬替代,当初毛主席回韶山时,面对母亲的坟墓,也只是鞠躬。其实,鞠躬还是磕头,都只是形式,真切表达对亲人的缅怀思念之情,才是最重要的。

不过,跟毛主席回韶山为母亲扫墓时有工作人员陪同,留下照片和大量文字记录相比,刘少奇这次祭扫母亲坟墓的过程显得十分冷清。如果不是有王光美、李强后来的回忆访谈,这个瞬间或许不会被记录下来,从而不被后来的人们所知。

临走时,李强问刘少奇:“是不是把墓修一修?”

刘少奇摇摇头说:“不要修。这里是荒坡,将来搞绿化,在山上种树倒可以。如果今后有什么公共设施要从这里经过,去了也没关系。”

无独有偶,1959年毛主席回韶山扫墓,站在父母破烂不堪的墓前,当地干部问要不要修一下的时候,毛主席也是一样的回答:都不要修。

这就是我们的领袖,他们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刘少奇在湖南与群众座谈

当然,不修墓不表示对母亲没有感情,真正的感情是藏在内心深处,而不是用在做表面功夫上。恰恰相反,刘少奇一直很敬爱他的母亲,因为在他9岁时父亲就病逝了,一家人对排行最小的刘少奇都很疼爱,尤其是母亲对他格外疼爱。

1925年,刘少奇当选中华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曾把母亲接到城里,专门找人给她画了一张像,从此一直带在身边。虽然从那以后他再也没见过母亲,对母亲的爱却一直深埋心中,这次回炭子冲旧居,选择住在母亲的房间,就是真情流露。

探望大姐,进屋看见一口棺材

祭扫完母亲的坟墓,刘少奇又想起了自己的姐姐。

刘少奇有两个姐姐,大姐绍德,二姐绍意,两个姐姐在堂兄弟姊妹中排第六、第七,所以刘少奇称呼六姐、七姐(我们为了行文方便,还是称大姐、二姐)。当时,二姐刘绍意已经随她的子女去了北京,大姐刘绍德还住在乡下。

大姐比刘少奇大9岁,人很老实,是一名普通农家妇女,嫁给了赵家冲一户姓鲁的人家。李强建议派车把大姐接到炭子冲见面,刘少奇没答应,坚持要走着去。

刘少奇与群众亲切握手

在他印象中,大姐家离炭子冲也就10多里,走着去就行,但他却不知道大姐已经搬家了,路也大变样了,一行人走了大半天才走到。

到了赵家冲,很快就找到大姐刘绍德家。

这个时候,门口站着一个老太太,刘少奇一眼就认出这是大姐,赶紧上前握住了大姐的手,亲热地叫“姐姐”,王光美也跟着叫“姐姐”。

出人意料的是,大姐刘绍德的反应很淡漠,仿佛完全不认识他们一样,多亏大姐的女儿鲁新秀很热情,把舅舅、舅妈招呼进屋里。

一进堂屋,刘少奇和王光美都愣住了:堂屋里赫然摆着一口棺材!

尽管是大白天,但一口棺材摆在屋里,也显得阴森森的。

从鲁新秀的口中,刘少奇和王光美得知了这口棺材的来历,也知道了大姐家这些年尤其是近十年来,竟然遭遇了无比的苦难和凄凉。

鲁家祖上有几十亩地,除了一部分自己耕种,也有一部分租给其他人种,收一些租子,生活过得还可以,但因为代管了一百多亩的家族田产,在50年代初土改的时候被定为富农,土地被划走一大部分,生活就一天不如一天了。

1959年时,远在北京的王光美收到大姐夫寄来的一封信,说是大姐病了没钱治。大姐一家极少跟他们联系,如果不是特别困难,不会给刘少奇写信。当时刘少奇、王光美都主动降了工资,一大家人的生活费捉襟见肘,但王光美还是挤出100块钱,寄给了大姐。

大姐接到这笔钱后,没舍得拿钱看病,而是买了一口棺材。

按照当地习俗,人老了病了,没钱可以不治病,但一定要买棺材,否则不安心,怕死了都没个家,而有了棺材就等于有了归宿,死也不怕了。从那以后,大姐每天起来都要先摸一摸这口棺材,心里才踏实。

后来,三年困难开始了,农村普遍闹饥荒,大姐夫又来信说:家里粮食不够吃,老人孩子都饿得头昏眼花,他们家都是老实人,不能偷不能抢,该怎么办?

刘少奇与家人合影

其实,大姐一家并不知道,刘少奇虽然是国家主席,生活也很困难,他和王光美微薄的工资仅能养家糊口,根本没有多少积蓄。

看着大姐夫的信,刘少奇心情沉重,不说话,王光美挤出60块钱寄给了大姐一家。

大姐夫拿到钱后,跑到集上买了一些肉和点心。没想到,悲剧发生了。由于平时饿得厉害,肚子里没有油水,突然吃了肉和点心后,因为消化不了,居然一下子撑死了。

父亲死了以后,鲁新秀给舅舅写信说父亲病死了,家里没钱安葬,刘少奇又让王光美给大姐寄了50块钱,鲁新秀用这些钱给父亲办了后事,剩下的钱留给母亲治病,而她自己的丈夫得了严重的浮肿病,鲁新秀都没舍得拿出点钱给他治病。

现在看来,刘少奇的大姐应该是得了老年痴呆症,所以才会不认识刘少奇,即便后来女儿介绍说这是她的弟弟,大姐依然一脸懵懂。

刘少奇在湖南农村调研

看到这一幕,再加上鲁新秀说的情况,王光美心里特别难受,刘少奇的面色也极为沉重。

王光美知道,刘少奇的这种沉重情绪中,不仅是对大姐一家苦难的同情,更有对全国百姓生活的忧虑,因为刘少奇很清楚,像大姐这样困难的家庭,在当时的农村里比比皆是,而他作为国家主席,眼睁睁看着老百姓遭遇苦难,心中的愧疚可想而知。

这个时候,刘少奇才发现自己竟是空手而来,没有任何准备。刘少奇不喜迎来送往,请客送礼,压根就没有准备礼物的想法,幸亏当地干部考虑周到,临时准备了一些米面油,还有几斤糖果饼干。事后,刘少奇和王光美坚持把花费结给了对方。

从大姐家出来,刘少奇心情复杂,他叹了一口气,直到傍晚才返回炭子冲。

这一天是1961年5月8日。

刘少奇在湖南农村与干部群众座谈

尾声:国家主席是人民的勤务员

7天后,刘少奇一行离开湖南,返回北京,结束了在湖南为期44天的调研。长达44天的调研中,刘少奇听了很多,看了很多,真正做到了听实话、看实况、摸实情,对基层的情况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掌握,为下一步中央的政策调整奠定了基础。

从那以后,刘少奇再也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乡。

刘少奇走后,湖南省委有关部门把大姐接到长沙治了治病,但效果不大。1968年,大姐刘绍德因病去世,终年78岁。

仅1年后的1969年11月12日,刘少奇在开封溘然长逝,享年71岁。

刘少奇主持召开座谈会

如今,刘少奇离开我们已经五十多年了。

我们越来越发现这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生,就如同他说过的那样:“国家主席是人民的勤务员,革命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任何岗位上都应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参考资料:《王光美访谈录》、《刘少奇在湖南调研的四十四天》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