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全明星(襄樊之战 :三国全明星之战,武圣关羽巅峰陨落)
2024-05-21 14:49 来源:爱美欣 浏览量:次
#头条创作挑战赛##二十四史名家精讲##在头条看见彼此#
【导读】
公元219年,东汉末年建安二十四年,离三家归晋还有61年;
这年发生的一场【襄樊之战】,却是三国时期的重要转折点,
历史在江河漫天,兵争轰烈中徐徐转弯
本文将梳理襄樊之战的前因后果、战局演进、重大影响,
看何人从“威震华夏”的巅峰,又迅速陨落
看何人阳奉阴违,导演出军事史上的著名背刺
看何人否极泰来,终成最大赢家
【襄阳军事地理简析】
襄阳,位于湖北西北部,汉江中游,为南北通衢、水路枢要之地,是连接江汉平原和中原南阳盆地的交通要道。
从荆州要地江陵(湖北荆州市)到襄阳的陆路,自古称作“荆襄道”’,自襄阳跨过汉水过樊城,可到南阳盆地,再可通往华北平原、洛阳平原、关中平原等地;
而且襄阳城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与北岸的樊城遥相呼应,山环水绕,易守难攻;
襄阳是南方军队北进中原的主要门户,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之称;
后世南宋岳飞于此大败南下金国,宋末于此抗击蒙古铁骑六年;
宋代李焘在《清献集》中提到“三国时,天下之大势在襄阳,蜀为天下足,吴为天下首,襄阳者,天下之脊也”
在三国中前期,由于襄阳、樊城周围是魏蜀吴三国军事边境线,发生过多次激烈的军事行动;
著名历史学者宋杰在《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统计道,自208年襄阳归属曹魏起到三家归晋,襄阳发生过重要战役8次;
而本次所述“襄樊之战”,是魏蜀吴三国都参与、兵力投入最多、影响最大的一场;
《曹魏方面:多线作战,疲于奔命
“先帝(曹操)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贼来辄颇于三城之下,地有所必争也。”
曹操把襄阳、合肥、祁山视为东中西线三个军事重镇;
219年,在襄樊之战发生前,曹魏两线作战;先是在汉中与蜀汉拉锯战失利,痛失汉中,曹操引恨而归,退居长安;而曹魏的东线在江淮一带与孙吴隔江对峙;
曹魏据有襄阳、樊城等荆西北要地;征南大将军曹仁镇守荆州,兵屯樊城;偏将吕常驻守襄阳;
《蜀汉方面:疆域最广,武功最盛
219年的刘备,据益州,夺汉中,称汉中王,算是蜀汉版图最广、实力最强盛的一年,已经实现隆中对“跨有荆益”的战略目标;
由于刘备为尽快收取益州,在214年把协同关羽治理荆州的文武肱骨: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万人马调入益州,所以在214年到219年关羽独镇荆州达5年,这也后来的痛失荆州埋下了伏笔;
其时关羽“董督荆州事”,在219年襄樊之战前,“拜前将军、假节钺”;
关羽不仅个人武义高强,万军之中取“颜良首级”,领兵打仗也毫不逊色;
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提到但凡刘备要分兵,关羽必领一军,说明其有独当一面的实力;
易中天更是把关羽评为三国第一武将;
关羽赤壁之战前后到镇荆州期间,训练起了一支无比强悍精锐的水路两栖特种部队,“水军精甲数万”,其水师的战斗力丝毫输据有江东的孙吴;
虽然关羽称不上兵神,但后世都称其为武圣,还赞其为“水神”、“龙王转世”,就是其水军的骁勇精良的缘故;
荆州局势另外一个被人忽视的细节是,早在212年关羽就于青泥(湖北潜江)击败了曹魏驻守襄阳的大将乐进,夺取扬水入沔之口,也就是说汉江上下数百里航道均为关羽所掌控;
这也是关羽敢于发动襄樊之战、前期取胜,以及孙吴忌惮关羽的重要原因;
至于关羽为何要北伐襄樊,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在《三国史话》中提到,为稳固刚从魏国手中夺下的汉中局势,刘备令关羽攻打襄樊,牵制曹魏在汉中的兵力,后来徐晃就是从关中南下支援樊城曹仁的;
《孙吴方面:阳奉阴违,背刺取利
虽然吴蜀联盟,且瓜分荆州,吴国得江夏、长沙、桂阳三郡,但孙权及东吴其实是不甘心刘备蜀汉势力在荆州的扩张,一直心想吞并蜀汉的荆州地界;
笔者的文章中多次提到,赤壁之战后,荆州成为了吴蜀争夺的核心矛盾所在,所以不管是襄樊之战的背刺还是后来夷陵之战,都是这个矛盾的延续;
吕蒙作为东吴影视学院的优秀毕业生,是本次背刺关羽、袭取荆州的总导演和“大功臣”;
自替代亲蜀的鲁肃后,吕蒙驻陆口,“与关羽分土接境,知羽骁雄,有兼并心,且居国上流,其势难久”;
一直让孙权趁早拿下荆州,“且羽君臣,矜其诈力,所在反覆。。。今不与强壮时图之,一旦僵扑,,欲复陈力,其可得邪”、“不如取(关)羽,全据长江,形势益张”
但孙权一方面忌惮于镇守荆州的“万人敌”关羽,以及蜀汉(诸葛亮)对荆州经济恢复发展的良好治理;
“羽素勇猛,既难为敌,且已据荆州,恩行大信,兼始有功,胆势益盛,未易图也”
另一方面江淮一线曹魏重兵布置,对东吴形成极大压力;虽然后来刘备率主力西进益州及汉中,独留关羽镇荆州,孙吴依然不敢轻举妄动,在等待一个时机;
【威震华夏】
219年夏秋之际,关羽率军攻打樊城,曹操派出大将于禁,率领七军援救襄樊。
“秋天,大霖雨,汉水泛滥”
天助关羽,汉水暴涨,水位高达11米,完全淹没堤坝;关羽借助天时,又因为水军强盛,水淹七军和樊城;
于禁七军约三万人马被俘,被关押在大后方江陵;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都投降关羽,曹仁孤军退守樊城;
《三国志》记载“关羽攻樊,时汉水暴溢,于禁等七军皆没,禁降羽;曹仁人马数千守城,城不没者数板;羽乘船临城,围数重;外内断绝,粮食欲尽,救兵不治”
从中看出喜读《左传》的关羽并非有勇无谋,而是智勇双全,在瞬息万变的战局中充分利用天时地利,化为己用,大破敌军;
要知道于禁所率领的七军,是曹魏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中军】的精锐机动部队,可谓精英中的精英,飞机中战斗机;
关羽一战就俘获大七军三万多人,歼灭了曹魏第一波的有生力量;
而曹仁坚守樊城,而不去襄阳也是明智之举;因为襄阳位于汉水之南,守襄阳的话就犯了“背水而战”的兵家大忌。樊城位于汉水之北岸,离曹魏中原腹地更近,便于救援;
那么此刻襄阳守城的吕常,怎么不渡江来救援樊城呢,襄樊二城可是曹魏荆州两座互为犄角、南北互保的重镇;
前文提到,关羽训练出来的精锐水军早就控制了汉江全航段,获得了制江权的优势;
加上曹魏本就不善战,所以不管南渡还是北渡,都会被关羽歼灭;
于禁三万七军,加上伤亡人数以及曹仁、吕常守城的数千人马,大概可知道曹魏一方的兵力是四五万左右;
兵法说“十则围之”
关羽的兵力虽然没有曹军的十倍,起码多于魏军一方,大概在六七万左右;
除了在襄樊的节节胜利,曹魏的大后方南阳、宛城在关羽的军威之下,接连反叛。
“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关)羽之印号,为之党羽”
早在襄樊之战前,宛城太守侯音就联合过关羽,反叛曹魏,虽然后被平定,但侯音余部以及不服曹魏过度征兵、运粮的势力仍在山间作乱,而且关羽还帮助过这些势力;
“陆浑民孙狼等作乱,杀县主簿,南附关羽,羽授狼印,给兵,还为寇贼,自许(许昌)以南,往往遥应羽”
从中看出了什么细节?
就是关羽出色的的间谍情报工作以及策反工作;
关羽分兵给魏境叛将,再到兵围襄樊,使得群盗“遥受印号”,令远在曹魏大后方的反叛势力一呼百应;
没有出色的情报工作以及安插在敌人后方的间谍,这些响应的反叛势力怎会如此快速和顺利;
再次可以看到关羽的智勇双全;
水淹七军,俘获于禁,斩杀庞德,兵围襄樊,地区长官投降,曹魏腹地叛乱,关羽兵势之强盛,史书中用五个字形容
“羽威震华夏”
这个句话算是三国志对武将的最高评价了;
曹操看着精锐部队都被关羽给俘获了,加上后院起火,吓得想要迁都来避其锋芒;
“战无常胜,守无常势”
战局在波诡云谲中再次发生转机。
【魏吴联合】
《曹操对孙权的诱使】
前文提到,襄阳是南方部队北进中原的重要门户,如果襄阳失守,蜀汉的北伐则一马平川;
曹操不想被蜀汉攻打腹地,东吴的孙权也不会坐实关羽及蜀汉再荆州的独大;
曹操的智囊团司马懿早就看到吴蜀的貌合神离,
“孙权,刘备,外亲内梳,(关)羽之得,(孙)权所不愿也,可喻权所,令犄其后,则樊围自解”
在关羽围困樊城后,司马懿和蒋济立马向曹操献策,联合孙吴抗蜀;
曹操派遣使者让孙权派兵偷袭荆州,以解襄樊之围,曹操为了表示诚心及诚意,一方面“许割江南以封(孙)权”,一方面召回驻扎在东线居巢(今安徽巢湖)的张辽去樊城支援曹仁,甚至在江淮前线重镇合肥都不再派驻军队守卫;
董昭甚至还向曹操建议道将孙权奇袭荆州的书信传给关羽,以迷惑关羽,
“且羽为人强梁,自恃二城(公安、南郡)守固,必不速退”;
后来曹魏依董昭之计,“驿传权书,使徐晃以弩射示关羽”,分别将孙权书信射到关羽屯营和曹仁樊城中,可谓一石二鸟;
关羽方面,一时不能判断孙吴偷袭荆州之真假,在大军压境樊城和分兵保护后方之间犹豫了一阵子,给曹魏的援军和孙吴偷袭的军队进发荆州赢取了时间;
而被困的曹仁一方,则士气大振,虽然孤绝,依旧坚守樊城;
曹仁守城是出了名的厉害,此战就好比当年湘军对付太平军的安庆之围,可惜关羽不是曾国荃,而曹仁远比陈玉成厉害;
向孙吴求和以及江淮撤兵、全力保襄樊,是曹操在困局中不得不走的一步棋,能看得出其雄才大略、谋断果决的大心脏;
早有袭取荆州的孙吴则吃了一颗定心丸,没有了后顾之忧,果断开始调兵遣将,实施奇袭荆州的计划;
之前驻扎于荆州陆口(今湖北嘉鱼)的吕蒙,为让关羽放下戒心,假意称病,调回建业(江苏南京);
孙权又派当时还没名气的陆逊,接替吕蒙驻扎陆口,陆逊给关羽写信,信的原文就不说了,内容就是对关羽一顿吹捧,这也是看准了关羽“矜而自傲”的性格特点,使其放松警惕;
“羽矜其骁气,陵轹於人。始有大功,意骄志逸”
“然(关羽)性颇自负,好凌人”
“羽览逊书,有谦下自托之意,意大安,无复所嫌”
要说东吴这帮人,无兴复汉室或者统一中原之气概,玩心理战和阴谋间谍战可谓都是个中高手;阳奉阴违,想要使人摔得很惨,就先将他捧得高高的;
孙吴为了进一步打消关羽的防备之心,还派兵佯攻合肥,但来救援的曹魏扬州刺史温恢,早就看清形式,对兖州刺史裴潜曰“此间(江淮一线的东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今水生而子孝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於是有樊城之事。”
后果不出所料,孙吴虚晃一枪后,曹操立即又调温恢、裴潜远赴荆州,助樊城困战;
于是关羽不再顾虑后方江陵的局势,调江陵之兵以赴樊城,导致南郡大本营江陵防务空虚,给了孙吴偷袭的可趁之机;
曹魏借刀杀人,
孙吴杀人诛心。
【战局扭转】
本来战局的优势在关羽这边,但自魏吴私下联合,襄樊之战就从关羽代表的蜀汉北伐曹魏,变成了关羽孤军抗衡魏、吴两国的联合夹击;
于是三国中罕见的“全明星阵容”、“诸神之战”,即刻上演;
曹魏一方,因为襄樊战区的极度重视,这一战几乎调动了东中西三线,所有能用的精锐之师赶赴前线:
除了之前的左将军于禁的七军和立义将军庞德,
曹魏接连派遣,平寇将军徐晃、征东将军张辽、扬威将军臧霸、兖州刺史裴潜、豫州刺史吕贡、扬州刺史温恢、伏波将军夏侯惇,领兵救援;
魏王曹操则从洛阳,亲自率军南征关羽;
这是关羽在正面战场所面对的形式。
当然还有阴谋奇袭的东吴在背后捅刀子
孙权令吕蒙任大都督,吕蒙重回陆口后,与之前在关羽面前修书示弱的陆逊会师,多路奇袭;
1、 吕蒙将精兵藏于船中,假扮过路商船,“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袭公安、南郡江陵,镇守公安和江陵的士仁、糜芳投降;
2、 蒋钦,领水军万人溯汉水而上进攻荆州,阻击关羽在襄樊前线的舟师回江陵救援;
3、 陆逊取宜都,蜀汉宜都太守樊友弃城而逃;陆逊屯夷陵,控峡口(今长江三峡西陵峡一带,是重庆出三峡到湖北的要道),防止刘备蜀中军队自长江东下救援,以及襄樊侧翼方上庸孟达刘封的救援;
4、朱然、潘璋扼守关羽退军路线,展开伏击;
【武圣归天】
战局急转直下,关羽成了四面楚歌、孤军作战的一方;
不敌徐晃大军后,关羽果断放弃樊城,退守江陵时又发现被被吕蒙占据,兵卒家人都已经被东吴控制,军心涣散;
关羽只得退守当阳,西保麦城,东吴大将朱然、潘璋于漳乡断关羽退路,最终于临沮擒杀关羽、关平父子;
一代武圣,自此归天。
四百多年前,也有一个名叫“羽”的人,威震华夏
巨鹿之战,破釜沉舟,覆灭暴秦,令诸侯膝行,天下臣服;
同样在四面楚歌的背刺中败亡;
那个人叫项羽。
纵观整个襄樊之战,关羽并没有“大意”失荆州,在上演个人英雄主义巅峰的同时,已经把一个武将该做的做到了极致;
所以关羽的军事谋略以及军事指挥调度能力,在历史上被大大低估了;
在220年的寒冬之中,一代武圣在即将成为神话的那一刻,却陨落于荆楚大地;
同年去世的魏武曹操,是否会想起阵斩颜良、为其解白马之围的“天下义士”;
3年后白帝城托孤的刘备,在弥留之际是否回忆起最早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二弟;
14年后,北伐未竞的诸葛亮,秋风星落五丈原之际,是否会幻想如果云长当年北伐襄樊得胜。
种种的偶然,导致了必然;
历史的演进大势从来不会因为一两个人的成败而停顿;
于个人而言,关羽的败亡是惨烈的,是悲剧,蜀汉及三国失去了一位骁勇的将星,
但华夏文明中自此多了一位忠义千古的关帝;
【战局影响】
在全面复盘了襄樊之战后,可以看到这场重要战役,不单单是魏蜀吴三国全明星的华丽登场,更集中且彻底地体现了三国、体现了乱世中的兵争态势:
有个人英雄主义,威震华夏的战功,
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坚守,
也有尔虞我诈、阴谋诡计、背刺偷袭,
“兵者,诡道也”。
从整个三国格局大势来说,襄樊之战是重要的历史拐点,是南北方势力彻底失衡的一场战局;
曹魏在战前,疲于东西两线作战,局面十分被动,
如诸葛亮所言“先帝(刘备)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曹)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
襄樊之围解除后,曹巍巩固了中原的统治,暂时摆脱两线作战的局面,获得休养生息的机会,从而在经济、军事上对吴蜀形成压倒性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此后魏盛吴蜀衰的历史演变趋势;
孙吴几乎不费一兵一卒拿下荆州,付出的代价最小,短期获得的利益最多;却为自己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蜀汉在痛失大将关羽以及荆州后,隆中对一期战略目标宣告失败,成为三国中最弱小的一方;也基本失去从荆州一方北伐曹魏的坦途,后续无论诸葛亮还是姜维都只能通过更艰难的蜀道北伐。
附:X因素
如果说曹魏的倾尽全力和孙吴的背刺偷袭是襄樊之战的胜负手,那么还有两件事就成为此战的X因素;
一、南郡太守糜芳、公安将军士仁的不战而降;
《吴书》提到“(吕蒙)遂将士仁至南郡,南郡太守糜芳城守,蒙以仁示之。遂降”
至于士仁、糜芳降得如何之快,大底都归咎于关羽的性格问题——“关羽刚而自矜”
《三国志》关羽本传中这样提到,糜芳、士仁素嫌羽轻慢自己,而且关羽出军后两人只供给军资,没有派兵增援,关羽说回来要好好惩罚他们。“怀俱不安”,所以在孙吴的威逼利诱下投降;
但要知道糜芳可是刘备的小舅子,和他哥糜竺一起算是跟着刘备最早创业的人物;
投降的原因真的就这么简单么;
《吴录》中记载“初,南郡城中失火,颇焚烧军器。(关)羽以责(糜)芳,芳内畏惧;孙权闻而诱之,芳潜相和。”
糜芳管理不当,让重要物资军器失火,可算是重责,而且有部分研究说道糜芳自恃跟随刘备许久,也素来嚣张跋扈,甚至在军中贪腐,关羽老早想惩治糜芳了;
上文提到219年刘备称王后,给关羽“假节钺”;关羽可代表国家及皇帝行使权力,战时状态就不必左请示、右汇报,可以直接斩杀自己军中触犯军令的将士;再加上关羽“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不会轻饶糜芳;
所以关羽的性格问题而导致与糜芳的个人恩怨,其实还是糜芳投降的表面原因;
糜芳屡违军法,才是根本原因;如果关羽樊城兵败回江陵,糜芳担心他会斩杀自己。才不得已投降;
二、上庸刘封、孟达不出兵
在关羽攻打襄樊时,除了上述公安、南郡的驻兵,令义子刘封为上庸太守(今湖北十堰),与孟达共守上庸、房陵、宜都等荆州西部要道;
关羽围樊城,曾让刘封、孟达发兵援助,两人没有同意;
“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
两人的拒绝的理由是领导的地方还不稳定,不宜出兵;
但事实真的这么简单么;
首先刘备应该对刘璋旧部—孟达不是特别信任的,在孟达攻取房陵时,派刘封名为相助,也是监督,防止其兵变;
鉴于后来孟达叛蜀归魏,又屡次反叛的情况来看,孟达确实不值得托付;
至于义子刘封;
诸葛亮说刘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治制御”,而关羽“刚而自矜”,史书虽然没写,但可以猜测者刘封和关羽各自的性格问题应该是有冲突的;
刘封在十堰和孟达共事期间,两人“忿争不和”,屡有摩擦;
刘封不出兵,“山郡未附”是一部分原因,因为当地的实力派申耽是投降了,实力没有受到削弱。另外因为与孟达的不和,怕孟达有二心,趁乱兵变;
加上其时关羽在襄樊战局出于优势地位,刘封做出了关羽自己能领军大胜的判断;
而上庸不出兵,关羽围襄樊的兵力不足,因此冒险抽大本营江陵用以防备东吴的兵马,造成了后方空虚。
后来关羽在魏吴的夹击下,兵败如山倒,从江陵失守到关羽被擒杀只有短短一个月时间。东吴又暗中派陆逊把守宜都等地,控制了刘封救援关羽的道路;
——主要参考文献———
陈寿:《三国志》(裴松之,注释版)
司马光:《资治通鉴》
李焘:《清献集》
吕思勉:《三国史话》
宋杰:《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三国军事地理与攻防战略》
- 2024-05-27[消费经验]南欧(各国简介(南欧篇)——葡萄牙)
- 2024-05-26[消费经验]可靠性(2022最新可靠性排名:丰田霸榜第一,奔驰让人失望?)
- 2024-05-26[消费经验]我的ps女友(PS大神,能帮我P个女朋友吗?)
- 2024-05-26[消费经验]91年(91年山西狼帮覆灭记:武器装备精良,曾公开举行黑社会“阅兵”)
- 2024-05-26[消费经验]朝阳一高(朝阳市一高中2023年秋季开学军训第一课)
- 2024-05-26[消费经验]三门中学(培养会“思考”的学生三门中学深耕课堂变革)
- 2024-05-26[消费经验]玩爱之徒(蔡依林:有过三段失败恋情,44岁仍未婚,再婚父亲60岁后连生两子)
- 2024-05-26[消费经验]苏轼纪录片(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苏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