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图片(杜甫:用半生凄苦,成就了绝美诗篇)

2024-05-23 08:42 来源:爱美欣 浏览量:

说起杜甫,人人都唤他“老杜”。


其实,这并不是说他老(杜甫仅仅活到五十九岁便不幸去世)。后世之所以给予这般亲切的称呼,很大程度上缘自他那半生坎壈的凄苦生活。


而他本人,虽然历尽千帆,终于被生活打倒。可是,却用大半生凄苦,成就了那万古流传的绝美诗篇。


仕途如此多娇,惜无数英雄竞折腰!


提起科举,那绝非是三言两语可以概括的。简单来说,在封建社会中,它是一种生活特性。凡是男人,没有不想考取功名的。而在盛唐这个鼎盛的时期,科举更是发展到了新的高度。首先是唐太宗,扩大学舍,多招学员,而武则天,开创了武举和殿试,再到唐玄宗,增设道学科目。人才举荐在这一时期也变成了一种社会风气。


先说李白,李白就是因为“学剑来山东”,伤了人,留有案底。再加上他“目中无人”,金钱散尽以后没法打赏。毫无疑问,李白的科考之路到此终结了。可是,他终究是做过几年官的,虽然是个什么政事都不做的翰林学士。但是因为离皇帝近,他耳听目睹了许多官场的黑暗。终于,一番抑郁不得志后,他选择了抽身退步。而也正是这一年(天宝三载,即744年)他遇见了人生中的一位重要知己——杜甫。

杜甫比李白小十一岁,二人见面后相谈甚欢,还一起登上了王屋山。数月之后,分别在即,李白告诉他说:“你别去长安求仕了,名利抱负不过是大梦一场,到头来什么也留不下。你不如找点自己喜欢的事做去。”


可那时的杜甫,就和刚出蜀的李白一样,年少心热,急于想建功立业,名扬天下。根本听不进这些话。于是,之后的十年,成了他一生最大的荒废。


杜甫在长安十年,最开始经历的就是落榜,而且连续两次。于是,加上二十四岁那年首次参加科考,老杜一生的三次考试,均以失败告终。这样看来,杜甫的仕途是无望了。于是,为了维持生活,他便只能选择大多数读书人都干过的一件事——为掾。“掾”这个字说得过于文雅了,直白讲就是做幕僚,给人家出谋划策。可是,杜甫也没有出过什么大计谋,基本上就只和一群文人在一起寻欢作乐。这样过了十年,唐王朝终于承受不住这种淫乱,爆发了安史之乱。此时,杜甫的机会来了!


人生莫放酒杯干,苦意丛中谁能援?


唐玄宗逃往四川之后,太子李亨在灵武继位,是为唐肃宗。杜甫此时对玄宗早已失望,于是便决定去投奔肃宗。一路上,杜甫看见百姓们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兵役赋税,沉重不堪。于是充满痛心和怜悯地写下了“三吏三别”。这三首诗歌,是杜甫作品中的绝唱,充分地反映了平民百姓的心声。


杜甫一路北上,本以为皇天不负有心人。没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他东躲西藏,过着诚惶诚恐的生活时,不幸被安史叛军俘虏了。这样一俘就是两年。等到至德二年,杜甫终于满面尘灰、衣衫褴褛地逃离了敌营。而陪伴他的,除了对皇室成员的哀痛,还有对家人的无比思念。那首著名的《月夜》就作于此时: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儿女们未必不知道父亲此刻正在流离,过着食不果腹的逃亡生活。可是,杜甫却只能宽慰自己说:他们还小,不会理解的。这是何等悲哀的自我宽慰啊?!可是,心灵上的伤痛,没那么容易抚平。


杜甫历尽千辛万苦后,终于见到了肃宗。皇帝念其忠心,授了他一个“左拾遗”的闲官。这本是一个虚职,杜甫却十分高兴。是啊,他历经坎坷,终于可以为国效力了。因此,还作诗几首,表达他的快意。然而,快乐总归是短暂的,很快,他就因卷入宰相贪污案,被皇帝狠狠地“收拾”了一顿。所幸,最终性命无碍。不过,这也更加提醒了他:官场黑暗,伴君如伴虎!


不久,杜甫得到了回乡省亲的机会。可是,这次归乡,却使他更为难过,这一切均细致地记载在《北征》一诗中。


回到家中,杜甫首先看到的是这样一幕:妻子衣百结,恸哭松声回。至于儿子呢?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再看女儿,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而且最让人难过的是,他最爱的小儿子宗武,因为没有吃的,竟已活生生饿死了……这一切,大大地激发了杜甫对普通民众及国家命运的担忧。从此,他再也不称作杜甫了,而是老杜。

用半生凄苦,成就了绝美诗篇


最后一次见老杜,应是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此时,老杜在潭州,靠摆地摊卖草药为生,日子过得朝不保夕。一天,他遇见了昔日的好友李龟年。两人感慨万千,双双落泪。老杜写道: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此时,他与李龟年,已经整整分别了十五年。岁月流年,弹指一挥,除了在脸上留下皱褶,为青丝抹上白蜡。人生,仿佛什么也不曾有过。真的就如李白所说,“名利抱负不过是大梦一场”。而这一切,终归有散尽的时候。秋天,漂泊多年的杜甫终于倦极思归,欲回故乡巩县。可是,刚到衡阳就一病不起,不久便离开人世。这真映衬了后来范仲淹那句:衡阳雁去无留意!


杜甫的一生虽然短暂,可他的诗名却万古流芳、供人瞻仰。至于诗才,那更是不可敌的。后来,明代的大学者杨慎,在著《词品》时灵犀一闪,冠以杜甫“诗圣”之名。从此,杜甫便成了与诗仙李白并驾齐驱的古今一流诗人。


杜甫的诗,格律工整,字字珠玑,又横生异趣,生活气息甚浓。常常读过数遍,在脑中别有余音,令人爱不释手。所以他在后世的粉丝是不可估量的。


且不提江西诗派,只说最有意思的当属张籍。张籍是韩愈的学生,对杜甫的崇拜可以说到了几尽疯狂的地步。他将杜甫的诗认认真真地抄在宣纸上,烧作黑灰,每天早起拌着蜂蜜吃三勺,希望得到杜诗中的精华。而大作家曹雪芹,也在《红楼梦》中借黛玉之口,将杜诗推为初学者必读的教材。种种这些,杜甫在生前怎会想到呢?


如果说,李白是月亮。那么杜甫就如春日的阳光,给世界带来温馨。他的诗,让每一位学子心生意气,呼风唤雨,出口成章!

作者:黛珂。热爱生命,热爱文学,热爱诗词。一个清纯朴素的文艺青年;一个难以自拔的红迷;一个性空灵的古诗词作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