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的观点-美女的福利,一个亵渎美女的观点被大诗人罗隐批得体无完肤

2023-09-24 20:35 来源:爱美欣 浏览量: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往往把一些乱政亡国的责任推到女子身上。桀宠妺喜,夏亡于商;纣宠妲己,商亡于周;幽王迷于褒姒,西周换代;夫差醉于西施,吴国覆亡;赵飞燕淫惑汉成帝,皇室衰微;杨玉环受宠唐玄宗,大唐没落……凡此事例,不一而足。于是几千年来,历史上这些美女饱受垢议,“红颜祸水”好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果真如此乎?当然不是。试想在女子地位非常低下的时代,一个朝代的更替,一个国家的衰亡,又岂能是一个女子决定得了的?既使她们在其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也是因为这个政权已经到了覆亡的边缘,她们只不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已。

妺喜

虽说在过去,“红颜祸水”几乎成为定论,难道就没有一个明白人来否定这一观点?当然有,只不过他们的声音太微弱,人们听不到罢了。但是,也并非全部如此,唐末诗人罗隐就认为这简直是对女性的亵渎,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他发出了振聋发聩的驳斥声,这声音不但能够让人听到,而且回响不绝,一直流响到今天。

西施

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西施

这首诗意思是:国家兴亡衰败自有其时运,吴人又何苦埋怨是西施使他们国家灭亡的呢?如果西施知道怎样颠覆吴国,那么后来让越国灭亡的又是谁呢?

历来咏西施的诗篇多把亡吴的根由归结于“红颜祸水”论,客观上为封建统治者开脱罪责。罗隐这首小诗大唱反调,彻底反对这种传统观念,破除了“女人是祸水”的论调,闪现出崭新睿智的思想光辉。

褒姒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开篇两句,诗人便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驳斥了前人的论调,反对将亡国的责任强加在西施身上。这里的“时”,指的是促成家国兴亡成败的各种复杂因素。“自有时”表示吴国灭亡自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应归咎于西施个人,这是一种唯物的、客观的、正确的看法,有着划时代的进步意义。“何苦”,用的是劝解的口吻,但却满含嘲讽意味:你们自己误了国家大事,却想归罪一个弱女子,这是何苦呢! 

妲己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后面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一个事理上的推论:如果说,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王并未宠幸西施,也未宠幸其他女色,但是,越国后来也灭亡了,越国的灭亡又能怪罪于谁呢?这里其实是诗人尖锐的批驳,但是却通过委婉的发问语气表述出来,因而并不显得剑拔弩张,但是由于事实充分,理由充足,逻辑严谨,论证有力,所以读来依然能感到锋芒逼人,对于“红颜祸水”论给予了有力的驳斥和嘲讽。

杨玉环

不但如此,罗隐反对这一观点是不遗余力的,态度是坚决一贯的。唐僖宗广明年间,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步唐玄宗后尘,唐僖宗也仓皇出逃四川,至光启元年才返回长安。针对人们历来把“安史之乱”的罪责归咎到杨玉环身上这一“红颜祸水”论,诗人又写了一首诗给予驳斥嘲讽:

帝幸蜀

马嵬山色翠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

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

赵飞燕

这首诗的主题非常明显,当初“安史之乱”,你们把责任推到杨贵妃身上,说是“红颜乱国”,现在黄巢作乱,你们又能把责任推给谁呢?诗中的“阿蛮”即“阿瞒”,唐玄宗的小名。百年前玄宗避安史之乱入蜀,君臣为堵塞天下人之口,将杨贵妃缢杀于马嵬坡。百年后僖宗再次酿乱出逃,可是再也找不到新的替罪羊了。诗人特意让九泉之下的玄宗出来现身说法,告诫后人不要再推搪塞责,诿过于人,如此讽刺真可谓大胆辛辣。

西施

这两首诗,一为咏史,一为感时,虽题材不同,但其主题统一,都是对“红颜祸水”论调的有力驳斥。一个生活于一千多年前的诗人,接受的是正统的封建思想教育,却能提出有悖封建统治者的观点,并且给予大声疾呼,其胆识和魄力,绝非一般人可比。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不慎触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