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俊(从理想型大臣到模范督臣,看一代贤臣王世俊如何在皇权之间生存的)

2024-05-22 13:19 来源:爱美欣 浏览量:

导言:世人都言"康乾盛世",夹在其中的雍正一朝很容易被人忽略,世宗在位虽说只有短短十三年,却整治了康熙晚年的疲软政治,亦对乾隆朝的繁荣有巩固和开拓的重要作用。在世宗"政尚严峻"的策略下,由此塑造了一大批"能吏"和"干吏",而被世宗当为"模范督抚"的王士俊,他的为官之路和所作所为代表了封建官吏在封建皇权统治下为官之道产生的明显转变,也通过他的事例,我们由此可以窥探到雍正朝封建皇权政治的巨大影响,以及皇权对官僚阶层的塑造功能。

儒家范式:初入仕途的"理想型"官员

王士俊,字灼三,出身于贵州平越府的官宦世家,少有才名,康熙五十六年考中举人,六十年考中进士,雍正即位后,王士俊被外放至河南,任许州知州,从此开始了他的官宦生涯。

虽然几经变动,但是儒家思想依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而王士俊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小就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走上科举之路后,对于儒家典籍学说更是要求深知其意。

儒家伦理传承千年的"民本"思想更是每个为政为官者必须践行的法则,因此初次为官的王士俊就选择了儒家教义来治理政事。

从许州到杞县再到豫省首邑祥符县,一个比一个难治理,民生凋敝,黄河堤溃,王士俊始终遵循儒家教义,一直坚持着做官为民的理政方式,这使得他所治理的州县民生都有了很大的改善,百姓深受其惠,也因此受到了上司的赏识,这更让王士俊坚定了成为儒家"理想型"官员的政治追求。

皇权影响:王士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抉择与转变

王士俊的恩师李绂因为弹劾深受世宗信任的田文镜而被革职,这件事发生后,王士俊"为生民请命"的为官理想开始动摇,逐渐地向现实那方发生转变。

王士俊开始效仿田文镜的为官方式,也因此得到了世宗的庇护和信任,尝到甜头之后,他深知,只有完全忠心服从于皇权,才能保证仕途顺畅甚至得到皇帝赏识。

表明了自己会以皇帝为中心的为官原则后,世宗显然对其更为满意和信任,"圣眷正隆"的王士俊为答复世宗的知遇之恩,决心彻底执行和落实世宗的各项政策。

王士俊选中的是还没有引起多少人重视的垦荒政策,作为广东布政使的他因此迅速地做出了成效,再加上他在任时成功地充当了皇帝的耳目,把一种官员的各种情况都向世宗陈述,由此得到了世宗的完全信任。

王士俊也从一开始追求儒家"理想型"的官员转变成了追求田文镜式的官员。

重塑官僚:雍正朝的"封疆干吏"和"模范督臣"

雍正十年,王士俊担任最后一任河东总督,他的上一任便是田文镜,世宗要求他不必任意更张另求他好,墨守成规就好,更不能产生自己可以"恃宠生娇"的想法,王士俊深知其意,立马上书表明立场,世宗看后彻底打消了对他的担心。

王士俊上任后把重点放在了两个地方,一是查吏肃弊,其中最典型的便是河南学政俞鸿图贿卖童生一案,王士俊着手调查后便事无巨细地向世宗汇报,查破此案后,河南本就良好的吏治情况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世宗对此大为褒奖;二是大力督促垦荒,王士俊之前就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力气,因为世宗在奏折中一再催促,使得他拿出了十二分的精力来关注开荒,直接将官员的政绩与开垦成绩挂钩,这一政策让开垦工作在河南省进行地热火朝天,效果也很是喜人。

经过这两件事后,世宗对于王士俊的信任也达到了新的高度,比之田文镜有过之而无不及,才干全面、唯皇命是从的王士俊在世宗眼里,不仅是一位"封疆干吏",更是一位"模范督臣"。

在中国古代传统封建社会,皇权对于官员的影响是巨大的,只要官吏还想继续自己的仕途,那么就会被困在受皇权影响的官僚政治的囚笼里,甚至被官僚政治的模式所重塑。王士俊从儒家"理想型"官员到"封疆干吏""模范督臣"的转变,鲜明地体现了雍正一朝中封建官员这一群体的转变,从而窥探到封建皇权对于官员的禁锢与重塑,皇权的专制使得处在封建统治下的官吏百姓在把这种转变当作一种自然合理的政治形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