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贡贸易(明代朝贡贸易是什么?对玉石东输有何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4-05-21 14:12 来源:爱美欣 浏览量:

欢迎戳右上方加关注!每天上午准时与您分享三篇优质文章~本文共计968字,阅读仅需2分钟~

自古以来,集天地之精英、凝日月之光华的美玉在中国一直享有尊崇的地位,「以宠爱人寰之中,而辉煌廊庙之上」。

明代玉石的开采

清乾隆 御题诗青玉鸡兔纹扳指 高二·三厘米 口径三·四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清 青玉双猫 高五·七厘米 长九·三厘米 宽五·一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古代玉器主要采用以昆仑山出产的优质透闪石软玉—和田玉为原料。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正式开辟了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通道—丝绸之路,和田玉通过丝绸之路更是源源不断地进入内地,为其在以后两千余年的中国玉器发展中居于主流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明代的朝贡体系

清 白玉韘式合符 高一四厘米 宽九·七厘米 厚〇·六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明王朝建立后,由于北方蒙古鞑靼部经常进犯内地,因此,明朝政府未能西顾掌控西域。但明朝初期即在嘉峪关以西至哈密地区先后招抚和封授了各族首领,设置了羁縻卫所。「羁縻制度」是古代封建王朝在多民族国家里对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少数民族地区所采取的一种民族政策。

清乾隆 青玉仿古铜纹出戟斜方觚 高四一·三厘米 口径一八·一╳一〇·二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清 白玉象首觥 高二〇·八厘米 口径六·九╳九·八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玉石东输的通道延续了汉唐兴盛一时的丝绸之路,虽然其时海上丝绸之路有后来居上之势,但西北陆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仍较频繁。明王朝与西域各地方政权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的贸易形式承袭了传统的朝贡贸易,即「进贡」和「回赐」的形式。所谓朝贡贸易,其实质是两国通过互派官方使节,以礼物赠答进行交换的贸易方式。在这种体系影响下,东亚逐渐形成了一个以汉字、儒家、佛教为核心的文化圈。

清乾隆 青玉兽形匜 高一〇·二厘米 口径一三·二×六·六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 青玉兽形匜款识 故宫博物院藏

有明一代,朝廷曾屡屡派出使者,与西域诸藩建立密切的联系,双方交往次数繁多,贡赐规模巨大。虽然这种朝贡贸易对于明王朝来说并非毫无商业利益可图,但对于明王朝来说,应该是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有关西域贡石的文献记载

清 青玉玉兰花插 高二二·八厘米 宽一二·二厘米 厚四·一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清嘉庆 御题青玉太平有象图如意 长四二·九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朝贡贸易中,除了茶马大宗外,玉石是其中又一重要物品。明初以来,西域各地进贡的玉石史不绝书。

清 青玉山水人物图香筒(一对) 高二一·五厘米 口径四·一×四·五厘米 底径四·九×五厘米

清嘉庆 青玉风字形砚 高一·九厘米 长一二·九厘米 宽九·五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官方的朝贡贸易外,民间的贸易和交往也十分兴盛,最为活跃的商贾中就包括那些贩玉者,还有些商贾常常假冒贡使,在甘肃、陕西等地行商,牟取私利。

清 白玉透雕牡丹纹花熏 高一三厘米 口径一二·四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清 青玉三星图圆插屏 通高四六厘米 直径二六·三厘米 厚一·三厘米

西域玉石借助丝绸之路的东输,为明代玉器两百多年的发展和兴盛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充足的玉材令琢玉规模较之前更为扩大,品类缤纷,官作玉器和民作玉器并行不悖,以定陵出土器物为代表的宫廷玉器端庄典雅,以苏州专诸巷产品为代表的民间玉器清新灵巧,还产生了一代琢玉巨匠陆子刚。

清 青玉菊瓣纹炉瓶盒三事 故宫博物院藏

唐宋以来,玉器的民间化、世俗化、社会化进程愈趋深入,用玉范围十分广泛,上自皇家官宦,下至富商士民皆尚玉佩玉。可以说,丝绸之路是明代玉器昌盛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因素之一。


原文作者:张尉(作者系上海博物馆工艺研究部研究馆员)

原文来源:《紫禁城》2018年9月刊《明代玉石开采与朝贡贸易》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

《紫禁城》官方授权,欢迎分享!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

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使用【文藏APP】,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