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碟(联合国下“通牒”,中美等8国立即批准禁核条约,勿做170国拦路虎)
2024-05-21 13:55 来源:爱美欣 浏览量:次
自从核武器诞生的那天起,核爆以及核武器扩散风险犹如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直悬挂在全人类的头上。而伴随着核武器的诞生,国际禁核运动也逐渐兴起。2009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决定将每年的8月29日设为国际“禁止核试验国际日”,以纪念1991年8月29日,苏联设置在哈萨克斯坦的塞米巴拉金斯克核武器试验场关闭。
当地时间8月29日,在全球第11个“禁止核试验国际日”来临之际,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表重要讲话,呼吁至今没有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中美等8个特定国家,无条件批准该条约,勿再充当“拦路虎”。
自2017年1月担任联合国秘书长以来,古特雷斯一直在推进全球无核化运动,其最终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彻底销毁核武器。2019年9月,古特雷斯就曾呼吁相关国家尽快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其在声明中表示,在过去的70多年时间里,人类已经进行了大大小小2000多场核试验。
这不仅加剧了核扩散的风险,而且对全球的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社会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古特雷斯表示,进入21世纪,全球总体保持和平稳定,核试验活动是不可接受的,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也是无法接受的。相关国家必须履行核裁军义务,让该条约全面生效。
据悉,《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于1996年9月10日在联合国大会获得通过,条约规定所有缔约国禁止以任何理由在任何地方开展核试验,并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削减核武器数量,最终消除核武器威胁。作为一项有效防止核武器扩散,推动全球核裁军进程以及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军控条约,《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欢迎。
截止目前,全球已经有185个国家签署了该条约,获得了170个国家的批准。但是美国、中国、朝鲜、埃及、印度、伊朗、以色列和巴基斯坦8个拥核国家至今没有批准该条约,导致其无法全面生效,联合国此次下达“通牒”就是表达了不满。
中美两国于1996年9月24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了该条约,但是至今尚未批准。其中美国计划在1999年批准该条约,但是由于当时共和党的反对,白宫提交的批准该条约的申请未能在国会参议院获得通过。
共和党人士表示,禁止核武试验,会削弱美国的战略核威慑能力,对美国以及盟友国家的安全不利,所以坚决反对批准该条约。之后奥巴马上台,期间也曾试图批准该条约,但是由于种种不可控因素,他的目标最终未能实现。近年来,美国开始扩充核武库规模,对该条约的批准已经鲜有提及。
至于朝鲜、埃及、印度、伊朗、以色列和巴基斯坦6国拒绝批准该条约,原因大致相同,即外部面临着极大的威胁,需要通过核武器捍卫国家安全。例如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因为克什米尔领土争端,堪称一对死敌。自上世纪50年以来,两国已经发生了多次军事冲突,其间还爆发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
上世纪90年代,两国相继成功进行了核试验,成为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近年来,印度在核武器的技术突飞猛进,推出了射程超过5000公里的“烈火-5”中远程洲际弹道导弹,而巴基斯坦也开发出了射程3000公里的中程弹道导弹。在此背景下,印巴两国不可能全面停止核试验。
至于中国,虽然至今尚未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但是早在1996年7月29日,中方就宣布从当年7月30日起,暂停一切核试验活动。中方在声明中表示,从1964年10月16日第一次成功进行核试验开始,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已经建成了一支可以有效维护国家安全,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核力量。中方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承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均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国发展核力量,不会对第三方国家构成威胁。
目前全球地缘政治局势不稳,不安全因素越来越多,全面禁止核试验,彻底消除核武器,其实并不现实。核武器虽然存在极大的威胁,但是在促进全球战略态势平衡方面,也存在积极的一面。所以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必须从实际出发,理应以不损害国家利益为先决条件。
- 2024-05-27[头条资讯]新疆美食介绍(新疆特色美食有哪些)
- 2024-05-26[头条资讯]社区服务活动(【活动】便民服务、戏曲交流、法律咨询……下周社区活动抢先看→)
- 2024-05-26[头条资讯]寒假还有多少天(最新放假通知不调休、不免费)
- 2024-05-26[头条资讯]roae(招商银行2024年能否维持住15%的ROAE)
- 2024-05-26[头条资讯]国家林业局(周建元代表:关于将国家林业局恢复为林业部的建议)
- 2024-05-26[头条资讯]天今(注意上海最高温骤降5℃,今起5天都有雨?五一假期前后天气大转折)
- 2024-05-26[头条资讯]足石(如何科学正确使用磨脚石?这6个建议不容错过,快来看看吧)
- 2024-05-26[头条资讯]扳开(为什么蚊香要两片盘在一起?根本就不用掰开?看完长知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