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猪(猪居然是龙的原型?被驯化9000年的家猪,放到野外1年就变野猪?)
2024-05-13 05:49 来源:爱美欣 浏览量:次
家猪白白胖胖性格温顺,野猪暴躁易怒战斗力极强,可一直都有种说法,家猪放生到野外,不到一年就能长出獠牙,变成野猪。
这就要先从如何由野猪变家猪,如今家猪与野猪有了哪些差异讨论。
猪的历史
猪是一种集五花八门菜品于一身的动物。自古以来,家猪不是在圈里,就是在碗里,最后到了人肚子里。
古人将这样的家猪称之为“豕(shǐ)”,也称“彘(zhì)”或“豚”。那些在野外逃过被吃命运的野猪,则称之为“封豨(xī)”。
现在说人是猪,那是贬低人的意思,在古代猪可是一种尊贵的象征。
汉武帝刘彻就有个乳名叫做刘彘。农家儿女取个贱名是为了好养活,可当时的刘彻贵为皇家子弟,取了个刘小猪的名字,当然不会是为了作贱自己,只因当时的猪有着龙的象征。
在许多古代的遗迹中,猪与龙的形象很早就绑定在一起。我国在红山等地发现的玉猪龙,头部就有明显猪的象征,被认为是最早龙的雏形。
关于野猪的记载不多,“封豨”是上古神兽,出自《楚辞·天问》:“封豨是射。”,后经著名学者闻一多考证,“封豨”指的是古代的野猪。
如今说的猪是猪科动物的简称,包括了家猪与野猪。家猪是野猪被人类驯化所形成的亚种,二者之间并无生殖隔离,家猪在形态、行为、生理等许多方面都与野猪有些相近。
在偏远的山区饲养的母猪生下来的小猪,与野仔猪外观习性十分相似。野猪与家猪虽然一个在野外一个在圈里,生活环境天差地别,但地理分布是相似的,说明它们生活的气候环境相同。
所以家猪和野猪原本是同一物种,它们之间分道扬镳,要在遥远的9000多年前说起。
当时一群野猪发现了在人类的生活区域有很多的生活垃圾,这些垃圾中有很多能够作为食物。野猪们看中了这种自助餐,经常往人类的营地跑,一来二去与人类混了个脸熟。
人类经常与这些野猪打交道,慢慢积累了关于野猪的知识。当时食物匮乏,打猎又有风险,这些送上门的猎物如果能加以利用,就不用每日冒着风险上山打猎。
于是人类在这些野猪中挑选了性格比较温顺的几只,将其捕捉以后关起来饲养,有意识地控制它们的繁殖,一代代繁衍下来,就变成了如今看到的家猪模样。
人类什么时候开始驯养野猪,从什么地方开始还没有准确的定论,目前已知的是人类最晚在9000年前就开始驯养野猪。
我国境内最早的家猪骨骼出土于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以及河北的徐水南庄头遗址。距今已有9000年以上历史,两处的猪骨骼都是被驯化的猪。
对于猪骨骼是野猪还是被驯养的家猪,科学的鉴别方法是从死亡年龄来判断。从猪骨的判断猪的死亡年龄是一岁,那说明是被人类驯养的猪。野猪的年龄大多都超过了一岁。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具有家猪形态的猪下颌骨,根据测年结果为距今8600年左右。在河北磁山遗址、跨湖桥遗址、甘肃大地湾遗址等前仰韶时期的遗址中也发现了家猪骨骼。
多地家猪骨的发现,说明猪的驯养很可能是多中心起源。
在许多墓穴遗迹中,常常出现用作陪葬品的猪下颌骨,这是因为猪的下颌骨被视为财富的象征。
新石器时期,开始出现了以猪为形象的艺术品。
出土于上海市青浦区崧泽遗址,长8.1厘米,宽4.6厘米,高4.9厘米的陶猪,是距今约7000-6000年的马家浜文化所塑造的工艺品。
陶猪身体肥胖,有着四条小短腿,完全没了野猪的模样,原本身上应该有少许朱红色,只是年代久远颜色已经脱落。
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的猪纹陶钵,产生于距今约700-5300年的河姆渡文化中。陶钵两侧都刻有一猪,是今天研究猪驯养历史的一个重要物证。
家猪与野猪
虽说家猪是野猪驯化而来的一个亚种,但经过漫长的驯化历史,如今的家猪与野猪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首先在体色上,刚出生的小野猪颜色偏淡,并且身上有许多条纹,这是一种有利于隐藏在灌木丛中的保护色。
刚出生的小家猪颜色粉嫩,不能具备保护色的功能,若是在野外很容易被捕食者看到。
成年的野猪全身为黑褐色的毛发,这种毛发同样是一种保护色,利于野猪在以暗色为主的森林中隐蔽。
而家猪的毛发大多为白色,还能看见粉嫩的皮肤。这种毛发的差异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在野外,这种基因突变只会被自然淘汰,在人类的圈养下,这种突变反而被很好的保存下来。
其二是牙齿上的差异,野猪都有着尖锐的獠牙,母野猪的较小,不会展露在嘴巴外面,公野猪的则十分霸气地露出嘴巴,獠牙既是它们刨土的工具,也是对抗敌人,保护异性的武器。
家猪不需要刨土寻找食物,也无需武器来面对复杂的环境和保护异性,因此也不需要獠牙。
不需要不代表没有,家猪的獠牙并没有因为自身进化而消失,而是在人类的干预下长不出来。
野猪要长出外露的獠牙至少要一岁以上,而家猪只需几个月就要出栏,还在未成年的时候就上了餐桌,它们本就发育缓慢的獠牙就这样没了现身机会。
除了没能撑到长獠牙的年龄,还有一种原因,为了减少猪的攻击性,养殖户在猪很小的时候就将它们的犬牙拔了。
除了被拔掉犬牙,猪还会被阉割掉睾丸或卵巢,这种叫做劁猪。劁猪的手法在东汉就有。以前的农村时常有敲着铜锣叫喊的劁猪匠路过,如今渐渐少了。
猪不劁不胖。没有被劁的猪,吃的食物都不能转化为膘,而是为繁殖积攒精力和活力。
猪不劁心不静。没有被劁的猪到了发情期,吃饱以后开始思淫欲。但生在圈里的它们,身边只有一群好哥们,人类也不会为它们找对象,这样饱受长久的相思之苦,它们也变得消瘦。
只有那些没有世俗欲望的猪吃了睡,睡了吃,才能养得白白胖胖,卖个好价钱。
家猪与野猪的第三点差异是身体的前后比例,野猪的前段较粗,后段较细。这是因为野猪的攻击性主要集中在头部,它们一般用快速的奔跑来撞击对方。而且每天的觅食也使得它们的奔跑能力非常强。
而家猪不需要那么强的奔跑能力,即便肚子吃得圆圆的也完全没关系。在人的圈养下,它们的脂肪开始大量积累,腰部、臀部都增大,这使得它们后半部分变得更加粗大,身材比例刚好与野猪相反。
家猪与野猪还有一些细节上的差异,家猪的耳朵比野猪大,这是因为家猪身体大,在圈里生活也比较闷热,需要更强的散热能力,所以大耳朵的特征就留了下来。
野猪的嘴比家猪要长,原因是野猪需要用嘴去拱土寻找食物,而家猪的嘴只用来吃,而且宽嘴比长嘴更容易吃到食物,所以嘴也就变短了。
除了身体上的差异,野猪与家猪在性格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当时人类选择驯养猪时,挑选的就是性格温顺的野猪,在与人的长期相处后,家猪的性格也相对的温和。
而野猪常年在野外生活,随时都要面对天敌和竞争者的攻击,因此它们的性格也相对的暴戾。
家猪与野猪生活习性也有差异,野猪属于夜行动物,白天在栖息地睡觉,傍晚时分开始活动。而家猪除了吃饭时间,大多在睡觉。
在生长方面,因为人工饲养的缘故,家猪食物充足加上饲料的作用,它们的生长速度比饥一顿饱一顿的野猪要快一些。
家猪变野猪
家猪由野猪进化而来,那么将家猪放生在野外,它能否变回野猪呢?
如果一头家猪生来就没有人类的干预,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一岁以后就会长出獠牙,这是野外生存的第一个重要武器。
前面说过家猪之所以不见獠牙,是因为年纪不到,辽宁大连一老人曾经将一头猪养到了18岁,这头高龄老猪嘴上的獠牙十分引人注目。
家猪有了獠牙这一武器,拱土就变得方便一些,在面对其它猛兽攻击时,也有了反击的能力。
但即便有了獠牙,家猪的野外生存能力也很弱,因为长期缺乏锻炼,一身肥肉的家猪在速度耐力上都有欠缺,而且体型不适合战斗,既打不过,又跑不过。
能够活下来的家猪,在短时间内会向着野猪的行为、性格方面发展,但它们只能算是野生的家猪,并不能算是野猪。
若是有足够长久的时间,那这些在野外的家猪为了适应野外的生活,会摒弃身体上那些不适应生存的家猪特征,野猪的特征也会慢慢出现,并保留下来。
如此再经历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它们或许会成为今天的野猪模样,或许会进化出一个全新的物种。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当一只躺平的猪到野外时,它要面临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獠牙可以再生,肥肉可以慢慢变成肌肉,但时间是不等猪的。
活下去,子孙后代就不再成为人类桌上美食。活不下去,那将是一个不自量力的笑话。
再强大的物种也有灭绝的可能,再弱小的物种也有翻身的机会,大自然的神奇,能让一代霸主消失,也有能力让一个只能成为食物的物种,慢慢变强大。
只是这个变强的过程,有着上千年的痛苦煎熬。
- 2024-05-27[头条资讯]新疆美食介绍(新疆特色美食有哪些)
- 2024-05-26[头条资讯]社区服务活动(【活动】便民服务、戏曲交流、法律咨询……下周社区活动抢先看→)
- 2024-05-26[头条资讯]寒假还有多少天(最新放假通知不调休、不免费)
- 2024-05-26[头条资讯]roae(招商银行2024年能否维持住15%的ROAE)
- 2024-05-26[头条资讯]国家林业局(周建元代表:关于将国家林业局恢复为林业部的建议)
- 2024-05-26[头条资讯]天今(注意上海最高温骤降5℃,今起5天都有雨?五一假期前后天气大转折)
- 2024-05-26[头条资讯]足石(如何科学正确使用磨脚石?这6个建议不容错过,快来看看吧)
- 2024-05-26[头条资讯]扳开(为什么蚊香要两片盘在一起?根本就不用掰开?看完长知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