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干图片(40张生产队老照片:生产队时期农民,一天到晚都在干些什么工作)
2024-05-13 02:59 来源:爱美欣 浏览量:次
文/万物知识局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每一段时期都有着专属于自己的时代特征,那说到生产队大家会想到什么呢?
估计大家都会想到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持续到七八十年代的生活状态,这段时间占据了上世纪大多数人们最重要的记忆,在生产队中大家同吃同住,结识了深厚的友谊。
生产队主要成立于新中国初期,由于当时的国家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为了更快加速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得已采取了生产队的方式来共同生产,不仅能够有效组织农民们进行自留地的生产活动,还能够加强农村自给自足的能力。
那么,生产队的生产模式到底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用一组生产队的老照片,来了解那个时期的农民们一天到晚都在干些什么工作。
生产队最为显著的特点便是大家需要一起劳作,在村里的人民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来到地里干农活,并且每日的工作都会被算作工分,违反了规定则会被扣除工分。
这种模式便于现代人的上班非常相似,因此当时的大家为了月末得到更多的工分,每天都兢兢业业在田里劳作。
眼前的年轻人们站成两排,正在听着为首的年长者诉说着干活的要求以及注意事项,每个人手中都拿着农具,眼神中充满了坚毅和认真。
其中许多人土生土长在这片土地上成长,想必这些耳濡目染应该也学会了不少。
生产队的工作任务非常繁重,每个人每天的任务量都不算少,但好在生产队是个大家庭,一个人干这些农活些许会有些辛苦和孤单,但有了大家的陪伴,这些农活也增加了许多趣味,闲暇时互相插科打诨,能够缓解不少疲劳。
眼前这个男人正在奋力的拖着身后的板车,身上似乎还背着很重的包裹, 他的身后还有一个好友正在帮他推着板车,减少一些重量,男人的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似乎在说着,有朋友的陪伴,干活都轻松不少。
在生产队时期,除了打击啊需要共同劳动,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特征便是大家需要一同吃饭,也就是所谓的“大锅饭”。
村中会开设一个专门的食堂,其中会有相应的村民每天负责全村人的伙食,大家可谓是真正的“家人般的陪伴”。
照片中的这个男人则是村中食堂的煮夫,他穿着专门的围裙和帽子,可见大食堂的卫生环境能够得到一定保障。
锅中飘浮的饺子看起来数量非常多,男人则正在用锅铲一个个的舀着,负责一个村人们的伙食可见工作量之大。
在生产队的活动中,由于男性与女性之间计算工分的形式不一样,男性出工一天的工分会多于女性,因此男性们在队中所承担的工作也就会比较繁重。
只见得照片中的男人们每个人肩膀上都担着一根长长的担子,担子的两端挑着两桶水,有的人正在弯腰取水,有的人则往返于田地与水源之间,频繁地挑水只为了给田中的农作物浇水,经常一个人需要往返好几趟。
俗话说“谁说女子不如男”,女性们在生产队的生产活动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干许多农活时,几乎不逊色于男性。
大家都一起每天在天地中穿梭,甚至女性们有时干了一天农活回家,还需要照顾一家老小的生活起居。
只见眼前站着一排的女子们每个人手中都拿着一把锄头,她们穿着朴素的衣服,头上还戴着一块毛巾,不仅能够防晒,还能够擦汗。
刚刚在田地中干完辛苦农活的她们,终于能够休息了,一个个都靠着锄头喘着气,虽然生活非常辛苦,但她们脸上仍然带着明媚的笑容。
经历了一年的劳作,最能够治愈农民们的便是丰收时节,在这时,大家能够清晰的看见自己的劳动成果。
眼前正是生产队秋收的场景,只见得地上散落了许多的粮食,大部分的粮食已经被农民们分袋子装好了。
虽然天气特别炎热,大家不得不戴上了草帽来遮挡太阳,但看着眼前辛苦了一年得来的粮食成果,想到以后的美好生活,大家仍然在卖力的劳作着。
众所周知,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百姓的思想大多还在处于男尊女卑中,男性是一家之主,女性的家庭地位低,没有什么话语权。
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提倡男女平等,女性在家庭地位中的地位得到了尊重,《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了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保障了女性在家庭中的合法地位。
一天的劳作结束后,妇女会的女同志们听着新的政策,当听到男女平等等女性的合法权益以后,就像听到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一样开心的笑着,有些女同志看着报纸了解着,国内外的各种事。
新中国成立初期,知识分子的数量很少,大多数农民不认字,不了解新出的政策,因此生产队每天劳作结束以后,带领大家了解新政策,学习毛主席重要讲话,让大家了解国家的发展状态。
照片中的人民围成一圈,正自觉的学着毛主席的重要讲话,大家的精神都抖擞起来了。
小孩们听着长辈讲新中国成立之前的艰苦日子,日本人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讲述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的幸福生活。
在当时的年代科技水平十分有限,耕地机、收割机等农作机器很少见,人民只能靠着最原始的方式耕地,例如用耕牛,或者是铁锹耕地的方式加快耕作的效率,想尽办法在春季结束前耕完地,播完种。
只见又到了生产队的农忙时节,女子们也开始下地牵着耕牛开始了耕地的工作。
女孩们也不怕脏不怕累,捞起裤脚便在田地中推着犁耕,虽然没有大型农机,百姓们依然靠着勤奋的双手和耕牛完成了一亩又一亩的耕作。
粪便当做肥料在当前这个时代很少见,大多数农民都是直接买肥料施肥,但是当时科技水平有限,无法大规模产出大量肥料,无奈百姓只能用粪便当做肥料。
照片中生产队为了今年能有更好的收成,撸起袖子开始在茅房,羊圈掏粪当做肥料用在地里,忍着恶臭把粪便拉倒地里,他们一个个挑着粪便肥料往返在田埂之间,从他们的表情中可以看出虽然辛苦,但为了吃到白面馒头,吃一些苦也值得。
我们都知道在西北地区降水量少,良田不足大多都是荒地,沙尘暴频繁,粮食的产量也很少,因此百姓们只能凭借自己的双手开垦荒地,说干就干,只见生产队组织了一群年轻人拿着铁锹就开始锄地,年轻人们挥着锄头显得格外意气风发。
无论是哪个时代天气一直都是一个不可控制的因素,在新中国初期也不例外,而且当时还没有像现在一样能知道准确的天气预报,提前做好各种防范措施,当时只能寄希望于老天,在丰收前千万别下雨。
图片中的百姓看着刚生长起来的麦子开心的捧在手心,正如上面所说,只要不遇到恶劣天气就能有个好秋收,百姓看着麦子想象中秋收后的样子,想白面馒头,热乎乎的包子,各自讨论着,想想都让人干劲十足,当时的人们就是如此朴实。
在那个年代搬运东西,赶路都靠毛驴,拖拉机可是个稀奇东西,有些偏远地区都没见过拖拉机长什么样,有些人刚看到拖拉机的时候还觉得拖拉机是个怪物,由此可知当时拖拉机是多么的少见。
只见照片中的人们看到拖拉机,就像看到宝贝一般爱不惜手,有人还爬到拖拉机上面抱着它,在技术人员介绍拖拉机的时候,人们一脸懵的听着他讲话,询问着各种稀奇的问题,毕竟有了拖拉机就等于省了好多人力。
相较于男子们每日在田地中犁地等干着一些需要力量的粗活,女子们则大多干着一些做饭、采摘等相对没有那么劳累的活,毕竟女子们干了一天活还需要回家照顾家庭。
照片中的女子们则正在田地中有说有笑的采摘着棉花,只见得地中的棉花长得非常好,大家采摘的棉花都装满了几个大筐子,女孩们看着这一片丰收景象,都不由得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生产队的吃饭采取大锅饭的形式,大家经常在干了一天活后,统一来到一个地方围坐在一起吃饭。
照片中的人们则正围在一个桌子前吃饭,大家吃的大都是馒头之类的食物,虽然味道比较一般,但面食大都比较顶饱,背后的墙上也写满了促进生产的话语,极具时代特色。
生产队的生活已经成为了那一代人的独特记忆,虽然它已经逝去了,但是仍然给人们的生活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在那里大家结识了珍贵的朋友,学会了许多的农业知识,不断丰富了自己的技能,虽然充满了艰辛,但大家却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这一段记忆也深深的烙印在了大家的心中。
- 2024-05-27[头条资讯]新疆美食介绍(新疆特色美食有哪些)
- 2024-05-26[头条资讯]社区服务活动(【活动】便民服务、戏曲交流、法律咨询……下周社区活动抢先看→)
- 2024-05-26[头条资讯]寒假还有多少天(最新放假通知不调休、不免费)
- 2024-05-26[头条资讯]roae(招商银行2024年能否维持住15%的ROAE)
- 2024-05-26[头条资讯]国家林业局(周建元代表:关于将国家林业局恢复为林业部的建议)
- 2024-05-26[头条资讯]天今(注意上海最高温骤降5℃,今起5天都有雨?五一假期前后天气大转折)
- 2024-05-26[头条资讯]足石(如何科学正确使用磨脚石?这6个建议不容错过,快来看看吧)
- 2024-05-26[头条资讯]扳开(为什么蚊香要两片盘在一起?根本就不用掰开?看完长知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