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六(路易十六之死:你眼中的王冠,不过是命运手中的一枚棋子)

2024-05-12 22:24 来源:爱美欣 浏览量:

今天我们接着聊路易十六与法国大革命。

话说1789年大革命爆发后,路易十六没有立即下台,在当时的法国国内,真正想要推翻君主制的人并不多,主流舆论还是拥护国王的。老百姓无非是希望自己的诉求能得到满足,特权能受到一定的约束。

路易十六也做出了妥协,迫于压力,他同意实行君主立宪。自此,国民议会得以分享权力。双方表面上达成一致,一切似乎恢复了平静。

但事实上,这仅仅是新一轮风暴的开始,仅仅过了四年,路易十六就被赶下台了,不仅丢了王位,连脑袋也一起丢了。这四年究竟发生了什么?路易十六又是怎么的死呢?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把视野抬高,从当时的国内局势与国际关系这两个维度来看待这件事。

1/6 革命之后

让我们先回到1789年,这一年的8月,举世闻名的《人权宣言》发表,这份文件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它除了宣扬自由平等、三权分立等主张外,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对政府权力的来源进行了重新界定。

《人权宣言》称,政府的权力来自国家,而非国王,所以,政府必须对国家负责。从这个意义上,国王不再是国家的“主子”,而是为国家服务的一员。所以,国王应该被称作“国家第一公务员”。

你可别小看了这个称呼,这意味着国王的权力较过去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既然是“公务员”,你就不再高人一等,至少在法律上和所有公民是一样的。国家主权的代表是民众,而不再是国王。国家大事由议会说了算,国王得靠边站。

当然,这也不意味着路易十六被彻底剥夺了权力。比如,他还可以任命军事长官和大使,决定对外政策,还可要求地方官员停职,以及对立法决议实行否定权。

所以,此时的路易十六还远远没有退出政治舞台。确切地说,他和国民议会之间处于“共治”的关系。当然,后者的权力显然要大一点,路易十六只能做个配角。

但也正是这种不上不下的关系,为日后的一系列冲突埋下了隐患。

首先,路易十六的职责并不明确,既然已经同意了君主立宪,行政大权也交给了议会,按理说,你国王啥也不管就是了。

但事实并非如此,路易十六依然保留了不少权力,有些权力还挺大的,比如一些人事任免与否决权,虽然这些权力不会对议会造成太大的威胁,但足以增添不少麻烦。

不仅如此,有些权力还自相矛盾。比如,国王有权下令地方官停职,而议会又有权让地方官复职。那国王的这个否决权有啥意义呢?岂不是让两种权力互相打架吗?

所以,国王的地位就比较尴尬了,表面看他被宪法和制度给约束着,但又存在着很多漏洞。这就好比把一个人五花大绑,却留了不少活结给他。然而,这些活结还不能让人完全挣脱,只会频繁地给你添麻烦,不得不一再回去把结给打好。

大革命遗留下来的另一个问题,是行政效率低下。专制统治瓦解了,权力高度分散,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急剧下降。

不仅如此,人们原以为实行平等赋税之后,国家财政将有所改善。但事实恰恰相反,经历暴动之后,很多平民有了武器,他们开始拖欠税款,有的干脆拒绝交税,而议会又缺乏相应的强硬手段,只能对逃税现象听之任之。

这些问题尽管很严重,但短期内还不致命。可谁也没想到,居然是国王率先捅了娄子。1791年6月,路易十六从巴黎逃跑了。

2/6 国际社会的态度

路易十六跑了!举国哗然。虽然国王一行人很快被军队拦住。但国王此举,却引发了民众的强烈不满,国内第一次出现了要求罢黜国王的声音。

为什么路易十六会逃跑?原因众说纷纭。很多人猜测,这是由于国王依然迷恋权力,他试图勾结外国对国民议会实施反扑。

一时间全国警戒,议会紧急抽调部队前往边境,防止可能的军事入侵。

那么,国外对法国大革命的反应如何呢?

大革命的爆发,欧洲各国对这场革命的评价却褒贬不一。

英国有一位大思想家名叫埃德蒙·伯克,他就对法国大革命嗤之以鼻,将其视为野蛮人的行径,破坏了上下尊卑,是大逆不道之举。伯克甚至号召英国人对法国发动战争,以结束这场人类历史的”浩劫“。

尽管伯克为反革命摇旗呐喊,但是在英国国内,响应他的人并不多。原因也很简单,英国人是地地道道的实用主义者,法国大革命,只要不涉及到切身利益,管他什么大逆不道,君不君臣不臣的,和我没有一毛钱关系。

不过,也有些国家的统治者对这场革命深恶痛绝,比如俄国的叶卡捷琳娜二世与瑞典的古斯塔夫三世。

他们两人主要是从维护君主专制的角度出发,认为绝不能让法国开此先例,否则欧洲的平民岂不是有样学样?叶卡捷琳娜接待了大量大革命的流亡者,古斯塔夫三世甚至扬言要御驾亲征,给法国人一点颜色瞧瞧。

叶卡捷琳娜二世

还有法国的近邻普鲁士与奥地利。这些国家一方面采取严厉措施,禁止具有改良主义倾向的政策出台。比如普鲁士的威廉二世就下令,删除法律中一切有损国王与贵族权威的条款。奥地利也暂停了很多改良措施。

而另一方面,两国对出兵干预法国革命兴趣不大。尽管路易十六的老婆玛丽·安托瓦内特是奥地利公主,与哈布斯堡王室沾亲带故,还一次次给她的兄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二世写信,希望对方派兵援救,可利奥波德二世始终没有当回事。

玛丽·安托瓦内特

综合来看,欧洲各国对这场革命起初并不害怕,即使那些整天喊打喊杀的国王,也是虚张声势的多,真正想打得少。在他们看来,革命不过是让法国变弱了,一个衰弱的国家有啥好怕的呢?

但即便如此,这些对大革命不友好的声音,却足以让法国人心惶惶。无论想打仗还是爱好和平的人,都认为战争不可避免。

对路易十六而言,战争能为他引来外国的军事援助。对于一些政客和野心家而言,战争能让他们进一步收服人心,扩大权力。而对于理想主义者,战争可以将法国大革命推向全欧洲,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在这个意义上,路易十六的出逃,等于帮了反对国王的人一个大忙,因为这恰恰证明,外国势力正联合起来一道对付法国。眼下,他们有更充分的理由先发制人了。

3/6 国内局势

现在让我们再把目光转回国内,看看路易十六逃跑被抓后,法国还发生了什么。

在得知国王出逃的消息后,议会立即宣布停止国王的一切职务,并取消了他的所有权利。这时候的法国已经完全由议会做主,君主制被推翻了。

如今国王被抓回来了,究竟该如何处置呢?各派意见不一。有人主张惩办路易十六,干脆不要这个国王,直接搞共和制算了。但也有人认为国王是无辜的,他是被人“劫持”逃跑的。

路易十六

最终,议会决定还是保留君主制。7月16日,国王被宣布无罪,但他的权力被进一步限制。9月14日,路易十六重登王位。直到这时候,多数人仍不想推翻国王,他们从国家稳定的大局出发,认为国王还是得保留。

半个月后,新的国民议会成立。这一届议会较以往最大的不同,是人员构成特别年轻。所有议员几乎清一色由年轻人组成,平均年龄只有25岁。

顺便说一句,今天我们熟悉的政治术语“左派”和“右派”,就是从这一届新议会中产生的,当时,激进的革命者坐在左侧,拥护国王的则坐在右侧,久而久之,左派和右派就成了“革命”与“保守”的代名词。

让我们回到正题。为什么新议会的成员都那么年轻呢?这和一个名叫罗伯斯庇尔的人有关。

罗伯斯庇尔

熟悉中学历史的朋友都知道,罗伯斯庇尔在法国大革命史上享有鼎鼎大名,他在政治上是个激进派,上台后杀人无数。不过这是后话。上台之前,罗伯斯庇尔就是个颇有名气的社会活动家,他四处奔走,呼吁法国应开展一场更彻底的革命。

也正是这个罗伯斯庇尔,竟然说服新议会的前身——制宪议会,要求其成员不得参加新议会的选举。

请注意,这个新议会的名字叫做“立法议会”,两者名字虽听起来差不多,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制宪议会总体上是保留君主制的,“制宪”的“宪”无非是君主立宪的意思嘛。但“立法议会”则不同了,其成员的背景很复杂,有相当一部分人主张取消君主制,实行共和制。

理解了这一点,你就明白为何这个“立法议会”的成员会如此年轻了,因为原制宪议会的“老人”都被排除在外,剩下的都是新人,这些人的资历不深,观点却非常激进,这也是年轻人的特点。

罗伯斯庇尔这么做,固然是出于提拔年轻人的考虑。然而,这一届立法议会由于是清一色的年轻人,就把其他人挡在了门外,结果就是,他们在议会之外与政府分庭抗礼,组建了一个个俱乐部,形成新的权力中心,未来,他们将对历史产生决定性影响。

4/6 派系纷争

随着新的立法议会成立,原本相对温和的革命队伍也产生了分裂。比如吉伦特派与雅各宾派,你可能在历史教科书里听说过。两者均主张推翻君主制,区别仅仅是后者比前者更为激进。

吉伦特派据说由一群工商界人士所组成,他们奉行自由主义,但对于是否要保留国王,派别内部意见一。雅各宾派则源于雅各宾俱乐部,它是当时议会之外国内一股庞大的政治势力,经常搞声势浩大的集会游行,罗伯斯庇尔就是通过雅各宾俱乐部成长起来的。

即使在雅各宾内部也是派别林立,其中比较著名的叫做“山岳派”,因为他们在议会中常常坐在较高的凳子上,故由此得名。

“山岳派”和吉伦特派是政治上的死对头,在他们看来,吉伦特派是保守阶级,吉伦特派则视山岳派为狂热的激进分子。

而在所有派别中最极端的,是所谓的“无裤党”,他们由底层的平民和士兵所组成,主张用暴力推翻国王。所谓“无裤党”,指的是他们大多衣衫褴褛,固以“无裤”自居,有点类似咱们中国人说穷人是“赤脚”的一样,但并不代表穷人全都不穿鞋。

吉伦特派对无裤党嗤之以鼻,认为这群人不成气候。山岳派则主张与无裤党结盟,共同对付政治对手,并通过集会、示威甚至暴力手段达成目的。

就这样,此时的法国出现了如下情况,一边是议会,一边是议会之外的党派活动与民间组织,两者分庭抗礼,谁也压制不了谁。议会里的人通过某项决议,议会外的人不赞成,就开始示威游行,四处演讲,向政府施压。

尤其在如何对待国王的问题上,各派意见产生了严重分歧,吉伦特派尽管也想要推翻国王,但仍旧希望通过法律程序。但山岳派与无裤党则主张以更激进的方式。几派相持不下,争吵愈演愈烈,终于在1792年8月引发了一场空前的暴动。

这一年的8月10日,巴黎全城突然发生叛乱,各选区开始集会,无裤党人发表公开演讲,号召大家一起推翻国王。演讲煽动了民众的仇恨情绪,并很快失控。群情激奋的示威队伍开始向国王所在地——杜伊勒里宫进发。

上午九点,一批人已经抵达了杜伊勒里宫,并与国王卫队发生冲突,双方交火,互有伤亡。但士兵在群众的鼓动下也加入了叛乱队伍。没过多久,杜伊勒里宫被攻陷。迫于压力,议会宣布终止国王的职权。路易十六也于两天后被关押起来。

请注意,1792年的巴黎起义,与三年前攻陷巴士底狱在性质上已经不同了。后者是群众示威,虽然手段激进,却仍旧希望通过合法途径改组政府。而这次的起义则直接推翻了国王,而且完全绕过了议会。这就意味着,革命已经越过法律的边界,不再受任何规则的约束。

至此,路易十六才算真正被推翻,接下去的命运,已经完全由不得他了。

5/6 对外战争

讲完了法国的国内形势,我们继续把目光投向国外。要知道,此时推动大革命与国王命运的有两个变量,一个是国内的政治博弈,另一个则是外国对革命的态度。

前面已经说过,各国起初对法国大革命并不在意,即便各国国内不乏支持革命的声音,甚至还有人效仿法国想搞群众运动,但均不能对王权构成实质的威胁。

但听闻路易十六被关起来之后,国王们一下子慌了。正所谓唇亡齿寒,倘若继续对法国放任不管,没准下一个就会轮到自己。

而相比于各国君主,大革命后的法国人对战争更为热衷。主要原因在于,新上台的革命党,尤其是吉伦特派,他们想通过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顺便以军事手段将革命理念推广至国外。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法国于1792年四月向奥地利宣战,理由是大量奥地利接纳了法国革命的流亡者。随即,奥地利联合普鲁士向法国开战。

然而,战争初期的法国军队表现糟糕,部队空有一腔热情,纪律涣散,缺钱、缺武器、缺士兵,战绩惨不忍睹。

普奥联军一看有机可趁,干脆长驱直入,普鲁士军队甚至扬言,如果路易十六少了一根毫毛,他们将立即摧毁巴黎。

然而,面对共同的敌人,法国人民团结了起来。9月20日,法军在瓦尔密战役中战胜了普鲁士军队,这是一场匪夷所思的胜利,因为当时普军的战斗力要高于法军,而交战双方各自也仅有几百人的伤亡。

为什么法军能战胜强大的普鲁士军队,人们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一种是:法国人的革命热情让普鲁士军队胆寒。还有一种解释是:普鲁士军队和奥地利军队配合不当,相互猜疑。总之,法国人取得了胜利,大大提振了国内士气。

而在之后的热马普战役中,法军的表现就堪称神勇了。热马普在比利时境内,此役法国军队冒着敌人的猛烈炮火,突破了奥地利军队的防御工事,并一路追击,最终占领了整个比利时。这场战役让法国人重拾信心,甚至将占领比利时视为革命之火将燃遍欧洲的标志。

此时的法国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到底要不要接着打下去?革命使人们从战争中看到了希望,但各自的诉求却截然不同。

对革命者而言,他们要的是理念传播。对想靠战争发财的人而言,他们看到了无限商机。对于掌权者,战争能进一步树立他们的威信,并借此打压反对派。

但问题是,如果要打,就得一直打下去,让战火不断蔓延,扩散至欧洲乃至全世界。理论上,只有所有国家都推翻君主,实现共和制,法国革命的果实才能彻底保住。但问题是,谁有能力去发动这场战争呢?

当然,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这项任务,后来由一个叫拿破仑的人来实行。但这不是本文要讨论的话题。我们还是把目光转回到巴黎,现在大家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处置国王?

6/6 处决国王

1792年秋天,路易十六沦为了囚徒。当然在某种程度上,自1789年大革命爆发起,他已经是半个囚徒了,国王的一举一动,都处于别人的严密监视之下,他曾试图逃跑,试图求救,但无论他做什么,都不得不迎接新的愤怒,以及更多充满怀疑和恐惧的目光。

区别在于,之前他感受到的是权力被剥夺,而今,他连人身自由也彻底失去了。

国王肯定是当不成了,眼下人们最关心的是:到底要不要留他的命。

事情的导火索可追溯到8月份的那场起义,在攻占杜伊勒里宫之后,人们发现了一个保险柜,里面存放着大量信件,涉及如何推翻共和,复辟君主制、请求外国干涉等内容。

尽管没有证据显示这些信件是路易十六亲自起草的,但这些已足以定他的罪名。况且法国正处于战争状态,人们需要找一个罪魁祸首,要不是因为国王还在,外国军队又怎么会虎视眈眈?国王不死,这场战争就不会结束。

但问题是,路易十六已经没有能力挑起战争,他的确希望普鲁士军队来救他,但以吉伦特为代表的当权者更需要战争,因为只有战争才能巩固他们的权力,只有战争才能把民众的目光,从眼下的乱局转移到别处去。

而法军在前线的胜利,更增强了人们的底气。如果之前人们不敢杀国王,是因为担心遭到外国的报复,而现在,法国不需要害怕任何国家,国王留着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了。

难道国内就没有同情国王的人吗?当然是有的,比如吉伦特派,吉伦特派担心杀掉国王会引起更大的骚乱,而山岳党人则坚决要处决国王,路易十六的命运,取决于这两派的博弈。

吉伦特派的大多数人反对杀掉国王,但他们面临着一个矛盾:战争胜利已经给吉伦特派赢得了民众和军队的支持,只要战争不停,人们就会把矛头指向国王。毕竟,他的存在,正是那些君主国家要扑灭革命的理由。

而另一方面,如果吉伦特派要打压山岳派,就不能不让对方出头,并由山岳派来承担处死国王后的一切后果。吉伦特派的算盘是:一旦发生骚乱,民心就会因同情国王站在自己这一边。

所以,在权衡利弊之后,吉伦特派选择放弃国王。最终经过投票,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据说这场投票持续了24小时之久。赞同处死国王的人以微弱优势胜出。

但事实证明,处死路易十六,不过是点燃了一根新的导火索。国王之死让法国陷入更为惨烈的权力争斗,与此同时,外国势力也被彻底震醒,他们组成反法同盟,开始了更为疯狂的反扑。

如果说1789年之前,路易十六的失败是由一系列决策失误造成的。那他后来的死,则完全是由他作为一枚棋子所决定的。

在变革的时代,小人物的命运,要么是成为棋子,要么是化作尘埃,路易十六之所以被历史记住,不过是因为头上的那顶王冠,为了王冠,他曾经挣扎过,可命运对他的判决是:你的王冠,仅仅是一件历史的道具。

只是路易十六不曾想到,将来会有更多的人步他的后尘。他无意间开启了一扇闸门,闸门的背后,汹涌的洪水将冲走一切试图阻挡历史的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