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抗战(历史回响与精神启示:纪念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92周年)

2024-03-20 17:59 来源:爱美欣 浏览量:

1932年1月28日午夜,日本海军陆战队分三路突袭上海,驻守上海的第十九路军奋起反击,这是十四年抗战中中国军队第一次与日军全面对抗和较量,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显示了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气概。在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92周年之际,“历史回响与精神启示:纪念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92周年学术座谈会”于2024年1月26日下午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举行,来自复旦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学者与会,畅谈“一·二八”的历史研究与精神遗产。会议由上海市宝山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会主办,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承办,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现代史研究室协办。

“历史回响与精神启示:纪念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92周年学术座谈会”现场

开幕式由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馆长孔祥俊主持,上海市宝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黄铁红致欢迎词。上海抗战研究会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作主旨发言。他表示,作为“一·二八”和“八·一三”两次淞沪抗战的主要战场,在上海的抗战圣地宝山召开这一会议有特别的意义。他从四个方面谈“一·二八”淞沪抗战的历史回响与精神启示:一是向中国军人致敬。中国军人的激战挫败了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的野心,为后来日本全面侵华以后中国各地的抵抗树立了典范。第二,“一·二八”淞沪抗战也是中国军民合作抵抗外来侵略的典范,上海市民、各界团体和人士都积极行动支持前线军人。在中国的十四年抗战历程中,大量抗战名曲诞生于上海,大量的捐款出自上海。第三,面对侵略,只有抵抗才有出路,这是几千万军民的牺牲换来的真理。第四,建树上海的抗战精神,这是这座城市的荣耀。至于如何进一步推动“一二八”淞沪抗战的研究?中国军队的战略战术,日本军队在上海的部署战况细节等等,均有研究的空间。此外,作为上海抗战研究会的新任会长,苏智良教授介绍了研究会接下来的系列计划,包括在2025年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推出《淞沪抗战全史》《上海抗日战争志》等一系列抗战研究相关的精品出版物。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淞沪战役主题展陈列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馆藏“上海各界纪念一二八抗战十五周年大会”签名轴。陈佛新(陈铭枢之女)捐赠。1947年1月28日,上海各界约三千人在陈铭枢等人的发起下,于八仙桥青年会(现西藏南路123号)举行了“上海市各界纪念一二八抗战十五周年大会”。此系大会上所使用的签名轴,上面有许广平、董必武、史良、沈钧儒、翦伯赞、陈铭枢、章伯钧、周建人、马寅初等数百名各界人士签名。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馆藏《淞沪抗日阵亡将士追悼大会会刊》,陈大昕捐赠。

随后,上海抗战研究会副会长、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马军向与会学者介绍新书《上海所见的抗日战争》,并向上海抗战研究会会员单位代表以及个人会员代表赠送书籍。上海抗战研究会名誉会长、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张云主持了接下来的讨论环节,来自高校、博物馆以及相关研究机构的十位学者围绕“一·二八”淞沪抗战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

上海抗战研究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皇甫秋实的报告《美国军事情报视野下的淞沪抗战》尝试在国际视角下推进研究,指出美方对淞沪抗战的观察影响了美国军政决策层对中国抗战的认知,在长远的意义上推动了援华制日政策的酝酿。上海抗战研究会副会长、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科员曹典的报告《刘少奇与沪西反日大罢工》以沪西日商纱厂的工人反日大罢工为例,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战争局势中的应对。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李志茗的报告《从一·二八淞沪抗战中被毁的精武黄钟讲起》从霍元甲创办的精武体育会谈起,在近代中国人争取进入公园权利的背景之下,讨论精武体育会通过创办精武体育公园,以及铸造精武黄钟的意义。浙江省历史学会抗日战争史研究分会会长王选提到,在四行仓库之战中被俘虏的中国士兵,有部分被送往巴布亚新几内亚充当劳工,这些人的处境与后世的境遇,值得关注。随后她作了关于《日军细菌战历史研究学术史问题之二三》的发言。上海社科院历史所副研究员江文君的报告《战争阴影下的生活图景:抗战时期上海市民社会生活状况》通过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工业社会处的统计资料,以量化的方式呈现了战时沦陷区的日常生活水平。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副研究馆员顾良辉的报告《以文化人以文铸魂——左翼文化界关于一·二八淞沪抗战的作品》梳理了左翼文化界关于“一·二八”的文学、电影、戏剧、诗歌、新闻纪录片、漫画、歌曲等文艺作品,探讨了文化视角之下的淞沪抗战。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研究生靳胜昔的论文《汪伪时期的上海防空与民众生活日常:以1941-1945年防空物品广告为例》从防空史的角度切入,以防空物品广告为史料展开,谈论战时沦陷区的民众生活日常。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展览研究部研究人员蔡沁以《“淞沪抗战”记忆的国际关注》为题,梳理了英文报纸、杂志、期刊及学术界关于“一·二八”的书写。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宋伟志的报告《辅车相依:一二八事变与在沪韩人的援中反日斗争》着眼于“一·二八”淞沪抗战期间流亡中国的韩国侨民及其援中反日斗争,指出这是近代中韩联合的新起点,对韩国国内的民族独立运动亦有深远的影响。衡阳师范学院历史系讲师蒋欣凯的报告《战后中国文物的损失调查》则关注索还日劫文物的历程,尤其是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有关机构对文物调查、清理与申报的具体环节。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会议的最后,由上海抗战研究会副会长、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马军作大会总结。他从纪念性与研究性、宏观与微观、专题性与相关性、国际性与本位性等方面总结和点评了本次会议的学术报告,表示学术界应拓宽学术交流的范围与视野,加强国际交流、民间交流。他指出,本次会议拉开了迎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的序幕,期待未来有更多新的学术成果涌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