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冬的假期-侯孝贤《冬冬的假期》:早期「侯氏风格」中的童趣
2024-01-16 20:05 来源:爱美欣 浏览量:次
星期五言:侯孝贤在1984年推出这部《冬冬的假期》时,尚未建立起他本人那专有的“侯氏风格”,就像费里尼在拍《大路》时还没有建立起“费里尼式风格一样”。因此,这部电影并没有那么晦涩。相反,抛开导演风格的概念,作为一部故事片,这部《冬冬的假期》看后着实让人感动,甚至有点感伤,原因很简单,它能勾起你无限的童年回忆。而那些勾起你回忆的情节,不是什么大情怀,也不是什么苦情戏,那是一个个琐碎的生活细节。
本文就来跟着这部电影一起叙叙那些让我们梦回牵绕的“童年往事”吧!谨以此文,在6月2号这个迟来的儿童节,献给那些童心未泯的大人吧。
一、“开门迎客式”的开场:用足半小时酝酿”童年之旅“
顾名思义,《冬冬的假期》讲的是冬冬一个暑假在外公外婆家的经历。从城市坐火车到郊外山区,又从山区依依不舍地离开回城市,电影开门迎客、关门送客式地用一个半小时将我们带进了冬冬的那个难忘的暑假。而就在这开门关门之间,我们的“童年之旅”也开始了。
说到此本人回忆起了自己童年时去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家的情形——
我的爷爷奶奶住在同城,每逢周末,爸爸妈妈便会骑着自行车带着我,一家三口穿过都市的大小马路去到他们家,那一路,从人到景,没一样不稀奇的;至于姥姥姥爷家,他们在百公里外的另一个城市,需要乘坐长途大巴(准确的说那时算长途小巴),那感觉,尤其是从城市出来进到陌生的郊外,两旁都是青山、绿水、农田的景致时,其刺激性毫不亚于冬冬从台北坐火车去外婆家!
那么,到达目的地后的假期,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跟着冬冬的视角接着看——
二、纪录片式的拍摄:那时的小孩子都是散养的,到哪都能交到新朋友
在那个时代(指的是上个世纪),不知是外面的车辆、坏蛋更少一点,还是人们之间的信任度更高一些,总之,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小孩子们都是“散养”的,你到哪都能看到一群群小孩子扎着堆儿在那玩儿,再不就是一窝蜂地满大街跑。
孩子们任凭自己的天性玩耍,没有太多大人的干扰,更别说那些手机、电视、电脑的束缚啦。
(可别小看那时孩子的开创性,随便一个什么道具都能发明出新玩法)
至于他们有没有玩伴,那就更不用担心了,只要你能放他们出门!就拿冬冬来说,一下火车,立马跟周围的孩子打成一片,非但打成一片,他还能入乡随俗,城乡结合,玩儿出新花样!
本人小时候家住的那一区域,方圆几里地,不是本人吹牛皮,哪栋楼住着谁家的小朋友,绝对了如指掌。要知道,那可不是家长介绍的,纯粹是自己业务跑出来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太多儿时的玩伴都在记忆里消失了,若不是电影里冬冬那强悍的社交能力,本人哪还能回忆起儿时那一张张鲜活的脸!
接下来我们就具体看看那时的小孩子都怎么玩的吧,本人从冬冬身上找到的全是共鸣!
三、细节的共鸣:从侧腿儿跑到满山串,哪个细节不是共鸣?
前文提到冬冬一下火车立马就和当地小朋友打成一片了,不用留电话号码,不用加微信,这不,刚进家门不久,那群小伙伴儿就来喊他玩儿了!
注意细节:那时小孩儿找人可都是直接楼外喊人!冬冬外公家是平房还好一点,本人从小就住的楼房,在三楼,外楼小朋友来找我玩记不住家门时通常都是直接在楼下喊本人名字(那是需要点肺活量和耐心的),本人听到后阳台一瞅,立马下楼。
就这样,一个喊一个,两个喊一个,三个喊一个,喊着喊着就成一群了!一群人聚一起了,那玩儿的才过瘾。
再注意一个细节:小孩子可不是正八经走,都是侧腿蹦着走,大人这么蹦能让人当成神经病,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么走法真挺过瘾的,不信你试试!
通常,一群小孩子里会出现个跟不上队还想搭伙的,比如说一群男孩子里出现个跑的慢的女孩子,比如说一群爱爬墙爬树的里面出来个胆小不敢爬的,再比如说一群跳皮筋的碰上一个不会跳的……此时,大伙就会孤立那个掉队的,把那个人视成小累赘、跟屁虫...
当然这种孤立跟歧视和个人身份没有任何关系,那些掉队的小朋友仅仅是因为会影响到大伙儿玩儿的尽兴度而已。
要问一群人能干吗,那就丰富啦——从河里游泳,到岸上爬火车道,从屋外遛大街到屋内一本正经给毛熊打针…
总之,走哪玩儿哪,见什么玩儿什么!
四、儿童视角:小孩子怎么看那些“成人的世界”
你说小孩儿眼里没有不稀奇的东西那没错,可说小孩儿眼中没有“坏事”那就扯了!
当冬冬目睹自己小舅跟女友在内间咿咿呀呀做事时,心里在想什么,那就得从我们自己童年回忆里找了;
当孩子们第一次目睹犯罪、流血事件时,内心会产生怎样的波澜,那也得从自己的回忆里找了;
当孩子们看到一个“傻子”,是害怕还是好奇?
而当冬冬面对好坏对错难以界定的时候,又会产生怎样的矛盾……
我想这一切都是每个人童年所经历的事,这些事情或许早在成年人的脑袋里消失了,但往往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成年人的行为乃至思维方式。
当然,有些旁观的“坏事”可能被遗忘了,可发生在一个孩子身边的事,那就不好说了。
五、电影的基调:童年没有悲伤,但愿他日不会找回来!
说到此本人不得不补充点电影剧情:促成冬冬到外公家度暑假的一个事件便是:妈妈要住院动手术。
这是电影全片的一个背景设置。这个设置若是搁到一群成年人身上,那必定会产生一种压抑、担忧、悲观的色彩,而它搁到一个小孩子身上呢,很奇怪,那并没有对童年乐趣的感受以及电影的基调产生太大影响,我想这得归功于导演对“孩子视角”的植入——
显然,一个小孩子并不会预知一个人生病动手术的后果,更不会知道“悲观”这些个词汇,他们的脑子是纯洁的。
纯洁并不代表他们对事物没有思考辩证能力,相反,他们的思维往往比成人更客观直接——他们害怕就是害怕了,他们掉泪便是真伤心了。
可悲的是,这种客观直接的感受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演变成一种精神缺陷甚至是做作的叛逆行为,它会像还债似的再找回来。
好啦,我们还是回到《冬冬的假期》那淳朴轻松略带点伤感的基调上来吧。
六、纵观《冬冬的假期》:散文诗化的电影镜头运用
纵观侯孝贤早期的这部电影,你说他是部非典型性“侯氏电影”没错,但说它没有“侯孝贤电影”的影子那是假的——
首先,导演摒弃了特殊事件,专找那些生活里的“下脚料”来演,因此电影具有了纪录片式的真实感;
其次,电影的镜头运用明显被散文诗化了,你能随处看到人物与景色(空镜头)的交叉剪辑,叙事抒情并进;
再次,故事讲述用的是彻彻底底的“电影语言”,因此,你看不到太多的价值观的引导与偏向。(这也是这部电影能成功运用孩子视角之处)
当然,这部电影的手法也好,导演风格也罢,本人看后只知道一点,它勾起了本人无限的童年回忆!这便是它的价值了!
关注【星期五文艺】,解读经典电影
- 2024-05-27[头条资讯]新疆美食介绍(新疆特色美食有哪些)
- 2024-05-26[头条资讯]社区服务活动(【活动】便民服务、戏曲交流、法律咨询……下周社区活动抢先看→)
- 2024-05-26[头条资讯]寒假还有多少天(最新放假通知不调休、不免费)
- 2024-05-26[头条资讯]roae(招商银行2024年能否维持住15%的ROAE)
- 2024-05-26[头条资讯]国家林业局(周建元代表:关于将国家林业局恢复为林业部的建议)
- 2024-05-26[头条资讯]天今(注意上海最高温骤降5℃,今起5天都有雨?五一假期前后天气大转折)
- 2024-05-26[头条资讯]足石(如何科学正确使用磨脚石?这6个建议不容错过,快来看看吧)
- 2024-05-26[头条资讯]扳开(为什么蚊香要两片盘在一起?根本就不用掰开?看完长知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