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车-城墙为城防建筑体系,巢车与望楼用于侦察城墙~ 中华兵器篇

2024-01-16 19:59 来源:爱美欣 浏览量:

古代战争中,城池之间的攻防战是异常重要的,往往会决定势力之间的胜负,因此在这方面也发展出了多种多样的攻守器械。这些器械的出现是建立在城墙体系的基础上,所以这篇先从城墙体系的发展以及如何侦察城墙来说。

城防建筑体系

古时的防御建筑体系,主要指城墙、壕沟及防御地道等,在建筑外围会安置多种设施来阻止敌人靠近,如果兵临城下则有多种防守器械来阻止敌人攻城或攀爬。我们以筑城的材料是否用砖来分别讲述,大约在隋唐时期才用砖来建筑城墙。

一、隋唐前

早期城墙的具体信息是很难了解得那么详尽,仅从现有考古的情况可以知道山西夏县跟河南登封都有夏代的夯土城墙遗迹,不过只能判断城基较宽,但原形状跟尺寸就无法得知。《世本》一书有说“鲧作城”,鲧是夏禹的父亲,这跟考古发现还是相近的。商周的时候,诸侯国可以按照等级建相应规模的城。商代的城墙遗址在河南、湖北等地都有发现,河南安阳的商代宫墙外还有壕沟围绕,说明城防体系不断在加强。

到战国时,群雄并起,已经不受原有等级限制,各地广筑城市,其中以都城建筑最为讲究,一般都有三重城墙跟三道壕沟,所谓“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大体上从春秋到明清一直都维持着这种城郭之制。战国时的城墙遗址很多,这些城市大多成方形,面积在0.25到1平方公里之间,周围是夯土的城墙。

因为战国时战争频繁,所以各诸侯国会各筑长城来互相防范,秦大一统后,把北部长城连成一体,西起甘肃,东到辽东,就有我们熟知的万里长城。汉武帝时修复秦时长城并修建外长城,秦汉筑长城所用的材料大多是就地取材,大部分地方是夯土所筑,没土的地方垒石而筑,一些复杂的地主会用木石混筑。《汉书》有记载汉长城沿线都设有戌所跟烽火台。

西汉规模最大的城市就是首都长安了,城周有22.5公里,以黄土筑成的墙基最厚之处大约有16米,每面城墙都有三座城门,每个城门又有三个门洞,每个洞宽8米,可以容纳四辆车通过,城门上还有城楼。

二、隋唐后

砖瓦出现得蛮早的,大概在战国时期就有了,不过只用于房屋建造。从隋唐时期,才用砖筑城墙 ,南方一些古城就较早用砖修建,不过墙外用砖包住,但里面还是夯土。砖墙不仅更坚固,而且形状跟尺寸也会更加精准多样。唐《太白阴经》中有:“夫城下阔与高倍,上阔与下倍。城高五丈,阔二丈五尺,上周一丈二尺五寸,高下阔狭以此为准。”并说;壕沟“壕面阔二丈,深一丈,底阔一丈。"很明显砖墙的建筑趋于规格化。

宋《武经总要》对墙城的描述更详细,城门外侧有瓮城来加强防守,城墙上每隔一段都有突出墙外的矩形墩台,叫马面,可以让守城人在侧面射击敌人。唐时的城墙就有弩台,可以在弩台上面射弩、砲等。除此之外,城墙上还会有城垛(女墙)及城楼、战棚等。《武经总要》记女墙的高是五尺,还有记城墙跟护城壕的距离是15米左右,并且壕内侧还有“羊马城”的高墙,有8尺到一丈高,增加强渡壕沟的难度。

《武经总要》的瓮城在城门外侧成半圆形,而瓮城的城门跟正面的城门是错开的,可以避免敌方长驱直入。不过实际的情况不是就这一种,有更多变化,还可以是矩形,也可以在内侧 ,甚至可以有数道。现存南京明初的中华门,就与众不同,其在南京城的正南,原本叫聚宝门,是当时南京城十三城门中最大最雄伟的一个。中华门内侧筑有三道瓮城,总共有四道卷门,每道门上都设有千斤闸。瓮城的中下层还有27个藏兵洞,用于设伏兵跟储存物资。

现存的长城是明代重修的,西自甘肃嘉峪关,东到河北山海关,总长超4000公里。部分用夯土构筑,部分外包以砖石。沿途广设关城,如诸多名气较高的嘉峪关、山海关、雁门关、平型关、居庸关等。万里长城为不朽的防御工程,是中华文明的象征。

侦察器械

历代兵家对侦察敌情是很看重的,《孙子兵法》就有大量篇幅来强调侦察工作的重要性,除了人所共知的“知己知彼”,还有“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其中《地形》篇中还强调不仅要知道自己与敌人的情况,还要了解地形;《形篇》中说军事上要测量地形、计量资源、估算兵员、比较实力。该兵法把侦察敌情称为“相敌”,并列出32种情况跟所反映的问题,如“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等。兵书还提出借助间谍或侦察器械来了解敌情的方法。其它兵书如《吴子》、《六韬》、《黄石公三略》都有强调侦察的重要性。

侦察车可以从高空远望敌情,而侦察车不仅有不同的种类,还有不同的名称,如巢车、望楼、橹、飞楼、云楼、轩车、云车等,主要以巢车跟望楼应用较多。

秦秋末年就已有侦察车了,《孙子兵法》中有:“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这里的“橹”就是侦察车,“轒輼”则是用来掩护士兵挖地道的一种战车。《左传》中有:“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军。”《韻会》中说“巢车即为橹”;《康熙字典》注为“巢车,车上为橹。”;南梁《玉篇》则说橹为“城上的守御望楼”,即可站立的大型盾牌。总之,这些记录说明侦察车的出现较早。

早期的记载并没说明侦察车的形制,到唐代的《通典》才有对巢车结构跟用法的描述:“以八轮车,上树高竿,竿上安辘轳,以绳挽板屋上竿首,以窥城中。板屋方四尺,高五尺,有十二孔,四面别布,车可进退,圜城而行于营中。远视亦称之巢车,如鸟之巢。即今之板屋也。”而《武经总要》跟《武备志》中明确指出侦察车有两种,就是巢车跟望楼,书中对巢车的记载与《通典》几乎一样。

《武经总要》对望楼描述如下:“以坚木为车坐(座〉,并辕长一丈五尺,下施四轮,轮高三尺五寸,上建望竿,长四十五尺,上径八寸,下径一尺二寸。(刻乏长木,亦可接用)上安望楼。竿下施转轴,两旁施叉手木,系麻维三棚,上棚二条,各长七十尺;中棚二条,各长五十尺;下棚二条,各长四十尺,带环铁橛六条,皆下锐。凡立竿如舟上建樯法,钉镢系绳,,面维之令固。余制及侯望法皆约城中望楼也。”《武备志》中记载基本相同。

巢车跟望楼的用途一样,但是结构跟使用上有差别,巢车使用方便,望楼的稳定性好。其就要区别如下图:

历史上侦察车的名称很多,但大体都都属上述两种,不过具体属何种,还是很难区分的。从两种侦察车的特点来分析的话,《孙子》中的“橹”、《墨子》中的“轩”、《六韬》中的“飞楼”应该为巢车;《后汉书》早《三国志》中说的“楼橹”应该为望楼。

侦察车还可以用来指挥军队,《武经总要》中有记通过一种望楼来传达命令,书中说:“板屋中置望子一人手执白旗以候望敌人,无寇则卷,来则开之,旗竿平则寇近,垂则至矣,寇退徐举之,寇去复卷之。军中备预之道也。”可见是通过“望子”展动旗帜来指挥,但这种望楼是固定安装在地上的,不可移动。

虽然古籍中有不少对两种侦察车的绘图跟介绍,但是在研究时还是发现不少问题。

1、巢车

高竿:《武经总要》跟《武备志》中所绘的巢车,两高竿间是有横竿的,所以板屋只能下到横竿,“望子”就从板屋底部出入。但是四库全书的《武经总要》中就没有横竿,而且板屋窗孔较大,所以“望子”就可以等板屋降至车架上,从窗孔出入。

拉升系统:上面图中所示的巢车只能通过人力下拉绳索,但经过研究这是不可能的,而四库全书的《武经总要》的车架上有个辘轳,通过辘轳收卷绳子来升板屋,这个也不可行。这里是从板屋总重跟摩擦系数来算的,板屋是以厚重木板制成,外还要蒙上生牛皮,单从空屋上来说就已经一两百公斤了。再一个板屋要求可容纳两人,鄢陵之战中楚共王就跟太宰伯州犁,就同上巢车观察敌情过,所以算上人总重有二三百公斤,计入摩擦阻力,要1.25-1.5倍的力。所以辘轳承受不了,人力又拉不动,应该是通过绞车来提升的

车轮:因为唐宋以后的城墙基本高五丈,所以巢车总高有六丈左右,要使巢车能环城而行,稳定性就很关键,为了增加稳定性,巢车的车轮就要做小些。不过《武经总要》跟《武备志》两书中所绘的车轮都有点问题,一个是车轮是用木板做成,一个车轮的辐条是弯曲的。无辐条的车轮古称为辁或輲,强度差,不适合负重移动。而弯曲的辐条,不仅制造难,而且易损坏,基本不会用。所以两本书的车轮不宜为依据,可参考《三才图会》上的“车制图”。

2、望楼

高竿:《武经总要》跟《武备志》中都说“如舟上建樯法”,樯就是船的桅杆,具体就是:“竿下施转轴,两旁施叉手木”,就是竿底通过转轴装在叉手木上。工作时,立起高竿并通过六根绳子固定。不过上图中不是以转轴相联,是以短方木联接,这就不能转动了,所以绘图应该有问题,正确就应该有转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