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七千人大会刘少奇顶着压力讲出心里话,传达讲话时火爆惊动服务员

2024-01-16 19:59 来源:爱美欣 浏览量:

1962年初,为扭转经济困难形势,邓公等人向毛泽东建议召开一次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统一思想,得到了毛主席的同意。会议共有省市、国家部门、地县以及部队的领导共七千多人参加,故而得名七千人大会。会上,刘少奇代表中央做了报告,还脱稿作了口头讲话,而这个报告和讲话,一个比一个出人意料,一个比一个深入人心,大会前后响起两次令人动容的掌声,一次15分钟,一次10分钟,而这两次掌声的背后,各有什么特殊意义?

第一次是1962年1月27日下午2时,中央工作扩大会议正式开始。

当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林总、邓公等领导人出现在主席台上时,全场7000多名参会代表,齐齐爆发出极其热烈的掌声,时间竟长达15分钟之久!

为什么如此?

  • 因为激动。

这些参会代表除了省级大员,大多数是县、厂矿级的领导,革命几十年了,很多人还是第一次来北京参加毛泽东主持的会议;来北京将近20天了,天天都想亲眼见毛主席一面,这一刻终于圆梦,怎能不激动?

  • 还因为热爱。

大家都是对党忠心耿耿、对领袖无限热爱的中坚力量,尽管经济建设遭遇严重困难,各级之间出现了一些矛盾和冲突,心里或许有这样那样的困惑,但大家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依然充满热情,对未来充满希望,虽然来时乘坐的汽车没有暖气挡不住寒气,穿的棉袄棉裤比不上羽绒服隔冷风,但大家的心里热乎,忘却了寒冷,忘却了忧虑,充满了热爱。

这就是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特点。20多年后,当邓公回想到那一幕时,还感慨不已:“这样的人民,是很好的人民。”

  • 更因为期待。

过去的建党初期、战争年代,革命不是没有遇到过困难,甚至濒临险境、绝境,但毛泽东带领大家一次次转危为安,赢得胜利。毛泽东在人们心中,早已成为明灯、视作灯塔,他们或许不知道社会主义怎么搞,但知道毛主席会像红军反围剿、长征、抗战、解放全国那样,再一次带领大家走出困境、走向胜利。所以,大家用热烈而经久不息的掌声,表达心中的热爱、信赖与期待。

第二次,是刘少奇讲出那句惊天动地的话。

会议开始后,按程序由刘少奇代表中央作报告。主持会议的毛泽东一句没有解释为何开这个会、为何以这种独特的形式,而是直接单刀直入:“同志们,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全体大会,今天开幕。请少奇同志报告。”

毛泽东的开场白,令很多人颇感意外。

刘少奇也没有客套,甩开湖南腔:“我的书面讲话,已经发给大家,就不在会上宣读了,我准备在报告的基础上再讲几个问题。”

这句话令参会者大感意外,因为这打破了一贯的惯例,在这样高规格,特别是人数规模空前的大会上,不用报告,而是口头讲话,在常人来看绝对是不可想象的。

与会者对此毫无思想准备。多年后,一位亲历参会者接受采访时回忆:“刘少奇同志讲话,按照我的经验,准是宣读定了稿的报告,会后一定会下文件,自己做不做记录没关系。但确实没料到那次刘少奇同志没念稿子,而是口头阐明报告的精神实质。他的湖南口音,我一时适应不了,过了一会儿终于适应了,才奋笔疾书起来。”

虽然与会者没有心理准备,手中又没拿到材料,但刘少奇讲的很多都是书面报告以外的,感情真挚,说理清晰,数据事实翔实具体,回答了许多大家关心关切的热点难点敏感点问题,所以人人全神贯注,屏住气聆听记录,生怕漏掉一点内容。

全场一片肃静,七千人的大会场,除了刘少奇的讲话,没有任何杂音,在刘少奇停顿的时候,全场几乎只能听到旁边人的呼吸声。

刘少奇的讲话对全国困难的经济形势并没有掩饰,大胆承认出现了一个后退,大的马鞍形,实实在在给大家透了底。最令人震惊的,是他破天荒地提出困难的原因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刘少奇这样判断,是运足了勇气讲的。对此,薄一波的评价是:具有大无畏的革命勇气。吴冷西的评价是:具有非常的胆略。

《人民日报》农村部17级以上干部传达七千人大会刘少奇讲话,当人们听到“三分天灾,七分人祸”那一句话时,起先,大家一下子仿佛怔住了,接着,便爆出经久不息的响亮的掌声,掌声持续响了有5分钟,也可能是10分钟,连服务员都跑进屋里来了,以为出了什么大事。

由此可见,刘少奇那句话对人们的思想震动有多大,很多人都说:刘主席把人心拨热了!严格意义上讲,这次掌声并不是出现在会场,而是在传达过程中,但笔者还是忍不住将它算作刘少奇讲话效果的直接反应。

刘少奇的讲话,表明了中央不虚伪、不粉饰,敢于正视现实,敢于公开承认困难形势,这种实事求是的作风感动了全场与会代表,他对困难形势的直言不讳,不但没有使大家泄气,反而增强了凝聚力,增强了中央的威信和号召力,增强了万众一心战胜困难的勇气!

若干年后,邓公回忆说:那一次调整国民经济进行得比较顺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党把困难摆到人民面前,对群众讲清道理。

邓公的这句话,得到了历史的检验。刘少奇的实事求是,同样得到了历史的检验。

对于当年那段厚重而深刻的历史,至今还有很多很多细节耐人寻味,也许,这就是历史的魅力所在吧!


参考资料:

1.李海文著,《中共党史拐点中的人物与事件》,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年。

2.白云涛编著,《中共党史珍闻录》,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

#历史# #历史回眸# #历史杂谈#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尽快删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