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2024-01-14 09:05 来源:爱美欣 浏览量:

1.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2年冬到1953年春,土地改革运动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台湾外,在全国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地获得了七亿亩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土地改革的胜利完成,彻底推翻了长期统治和压迫中国农民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巩固了工农联盟,并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2.抗美援朝胜利

1950年10月上旬,鉴于美帝国主义不顾中国政府的一再警告,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地威胁我国安全,中共中央根据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和祖国安全的需要,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正式签字。至此,历时三年多的朝鲜战争宣告结束。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3.“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到2021年6月,我国共编制执行十四个五年计划、规划。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1954年9月15日-28日,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决定设立国防委员会,毛泽东兼任国防委员会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5.党的八大召开

1956年9月15日-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大会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已取得决定性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上建立。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6.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党创造了一系列适合中国特点的由初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形式,使个体农民、手工业者和私营工商业者循序渐进地改变旧的生产方式。到1956年底,农业合作化基本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也基本完成,全国基本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都已确立。至此,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了。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7.“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同日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指出: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中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8.提出“四个现代化”

1964年12月21日-1965年1月4日,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不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9.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升起。这是中国外交战线的一个重大胜利。从此,中国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组织内为实现联合国宪章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各国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自己不懈的努力。

10.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1年4月,毛泽东同意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这种“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出人意料地促进了中美关系的发展和世界形势的变化。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来我国访问。毛泽东会见了尼克松。周恩来同尼克松就两国关系正常化及双方关心的其他问题进行了讨论。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在对抗了二十多年之后,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

图片来源:新华社 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视觉设计:中一 本报记者王彩娜整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