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晴-解放军307医院刘晓晴:要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健康中国”

2024-01-13 13:38 来源:爱美欣 浏览量:

中国经济周刊微信号:ChinaEconomicWeekly

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经济网 www.ceweekly.cn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记者 徐豪) 3月15日,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举办“科技创新助力健康中国”两会主题圆桌会。二十多位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医疗领域知名专家和企业家等出席圆桌会,围绕科技创新与国民健康这一话题深入交流。解放军307医院肺部肿瘤科主任医师、全军肿瘤中心主任刘晓晴在会上进行了发言。

刘晓晴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健康中国”概念,随后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党的十九大也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统筹推进。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医疗价格、药品流通、医保支付、重大疾病防治攻关等。

刘晓晴表示,要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健康中国,“一是健康理念,二是健康产业,三是医疗服务和政策,而科技创新贯穿于这三个方面。”

“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最终要落实到每一个个体身上,因此,重视健康理念特别重要。随着这些年经济水平的提高,大众主动追求健康的意识有了,包括对健康的认识、吃穿住行的认识,等等。如果没有健康理念,产品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办法进一步发展。”刘晓晴说。

她举例说,比如睡眠问题,很多医生、媒体人、作家以及科技企业从业人员,压力太大、用脑过度,可能就会失眠,这是影响健康的重要问题。虽然不是得了什么严重的病,但是睡眠问题不解决,就会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影响方方面面。

“健康中国离不开健康产业。当然,不仅仅是医疗健康产业,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其他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产业,可能都会围绕健康理念去做。这需要更多的企业家来参与,健康产业发展好才能助力健康理念。”刘晓晴表示。

“在医疗服务和政策方面,国家也出台了很多政策,包括机构改革、医保政策等。以前大家说有病求治,没有太多条件接受一些高质量医疗服务。随着科技创新,很多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逐渐越来越多,改变了一些高品质药依靠进口的情况。”刘晓晴说。

刘晓晴介绍,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水平的进步,病人的求医、治病等过程可以减少很多痛苦,经济负担也会减轻很多。以前依靠进口的高品质药,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很难负担得起,如今这种情况有了改观。比如贝达药业,其董事长丁列明是海外博士回国创业,发明了第一款分子靶向药物,对晚期微小细胞肺癌患者长期生存起到重要的提高。仅仅几年时间,药物就推向市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我觉得这种创新,对大批回国创业、创新型企业,起到非常非常大的引领作用。现在很多靶向药物、免疫治疗方式被创造出来。未来医疗领域,尤其自主知识产权创新,在药物医疗这块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保障,让我们用得起高品质的药物。”刘晓晴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