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心(【论苑】论“官心”与“民心”的统一)

2024-05-21 12:47 来源:爱美欣 浏览量:

论“官心”与“民心”的统一

王国梁

写在前面的话:

本文于2002年入选由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广东省委宣传部主办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广东的实践学术研讨会并收入论文集,同时被收入中国国情研究会等编辑出版的《新时期共产党人》论文集。近日重新整理,借此悼念敬爱的江泽民同志。

官心则长官的意志,民心则人民大众的意志。党政干部其实是代表人民群众掌权用权的,是人民的公仆。党政干部的意志和人民大众的意志是统一的,并不存在根本性的矛盾。也就是说,我党的领导干部来自于人民群众,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代表,是共呼吸、同命运的。所以“官心”与“民心”是统一的。

人民群众的意志,是大多数人的意志,人民大众的愿望,也就是大多数人的愿望。而作为领导者,如何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到群众想的是什么,他们有什么呼声,哪些主张是真正代表最广大群众利益的,哪些主张是代表少数人利益的,这就要一个深入进去,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过程,然后,还要根据当时当地,国内国际的客观环境,认真思索,广泛论证,作出决策。这个决策就是来自民心民意的“官意”。只要这个过程做得严谨,做得成功,“民心”和“官心”就统一起来了,这时党组织、党的干部就真正代表了人民的意志。

然而,纵观我党执政以来,“官心”与“民心”时有不统一的现象。究其源,主要还是“左”倾主义的危害,而造成党和国家人民利益遭受严重损失。例如,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就是严重违反人民意志、脱离实际的“左”倾运动,一搞二十年,把中国农村的经济推向崩溃的边缘。这主要是当时我们对国内土地改革后的农村形势、人民群众的“民心”了解不深不透,对农村形势错误估计,因而对农村的指导方针的制定脱离了当时中国农村实际。当时的中国农村是刚刚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桎梏解放出来不久的贫穷落后的农村,广大农民刚刚把土地从剥削阶级手中夺回来,刚刚当上土地的主人,而党过高估计了中国农村的形势,提前把中国农村引上“人民公社化”这“社会主义的道路”,严重违反了“民心”,所以得到的教训是惨痛的。

中国改革的成功,中国的巨变是举世瞩目的。改革之所以成功,首先也就是“官心”迎合了“民心”。党中央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即“民心”),一举打倒“四人帮”,彻底结束了“文化大革命”,从政治、经济多方面进行拨乱反正,坚持对外开放,在农村采取已在民间实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官心”“民心”得到统一,化为无穷的力量,全国形势发生根本变化,国力大大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大为改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突飞猛进。但是,改革以来,我国也出现过一些“官意”与“民意”相悖的现象。比如一些党政领导干部喜欢为自己升官晋禄而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为搞排场而这里庆典那里剪彩,为贪图安逸而超标准消费,糟蹋了国家和人民的财力……这些行为损坏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伤害了“民心”,压抑了人民群众发展生产力的积极性。

官心与民心是不可分的,如果官心与民心不一致,这个官心是有严重缺陷的,是违反党的宗旨的。如何做到官心服从于民心,服务于民心,是鉴别一个执政党“官员”是否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标准。而要达到这个标准,笔者认为,必须做到这样几点:

一是必须把“三个代表”装于心中。即是立党为公、甘做人民的公仆,去掉“官瘾”。如果把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权力不是当成为自己升官发财的工具,而是当作为人民群众的义务,那么,他就自然会去掉“官瘾”,把自己的升降置之度外,老老实实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

二是必须不辞艰辛,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去。常常与群众同食、同住、同劳动,体验群众的生活、生产、工作和学习,看他们住的、食的、行的、想的是什么,知道群众的冷暖,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当你有时冒出“贪心”,行动出“轨”时,就知道其实“主人”们还有相当部分还处于生活的底线,你就会有悬崖勒马之念。

三是心中始终想着群众疾苦。当你要搞什么重大决策,尤其是要在“国道”旁搞啥“路边工程”“政绩工程”,或啥子标新立异的事情时,需一动就几百万元几千万元甚至几亿元人民币,或又沾着“重复工程”怪味时,你就会想一想我们的人民大众心里想的什么,他们村子的道路是否通车了,小孩入学是否有学校,喝水问题是否解决了;企业是否景气,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解决得怎么样,等等。这样,你的“风头”就会收敛,“官瘾”也或许会云消雾散。

总之,“三个代表”思想的本质就是执政为民。作为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党政领导干部,要坚持实践“三个代表”,一定要坚持党的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的统一,坚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的利益放在第二位,时时牢记我党的宗旨,坚持“官心”和“民心”的统一。这是我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作者简介

王国梁,广东饶平人,1956年1月生。知名党史专家,红色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巡视员,《广东党史》(《红广角》)杂志原主编,第十届广东省政协特聘委员、文史专员。广东南方红色文化研究院创院院长、高级研究员。主编《中共名人在广东》等著作60余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而后致力党史、军事题材文学创作。出版专著20部500多万字。其中,《茶国探奇》获首届中国山花奖学术著作奖。代表作《沧海英雄——战斗英雄麦贤得》《烽火》被评为广东省庆祝建党100周年10部优秀重点著作。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王国梁

配图:方志四川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