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英政府(港英临别秋风也留下玫瑰园,如今特区难道不敢想有一个“大香港”)
2024-05-21 11:50 来源:爱美欣 浏览量:次
文|刘澜昌
回归26年了,每每遇到特首要发表施政报告,笔者就想一个问题,港英政府能给香港留下玫瑰园,难道我们当家做主的香港人,就不能有一个大一点的梦想,一个“大香港”的梦想?
稍微尊重历史的港人,都会承认港英政府临撤退前建设的玫瑰园十项工程,对回归后的香港特区不但保持繁荣稳定而且继续成长发挥重要作用。不过,笔者也有后怕,那就是如果没有新机场,我们如今是否还在启德出行?坦率说,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回归以来基建的小脚女人是香港特区汗颜于深圳。那么,我们会改吗,我们会做回一个大男人,我们敢想一个“大香港”吗?
什么叫“大香港”,当然是真正意义的“国际大都会”,而不能满足于才七百多万人,才1000多平方公里...笔者相信,只有香港的顶层设计有“大香港”的概念,说是此那时快,细节蓝图就会有,而不会像林郑月娥用一年时间讨论土地房屋。
重要的是,香港特区发展为“大香港”,也是中共二十大提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二十大要求,2035年中国就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可是,我们现在的“北部都会区”和“交椅洲填海”计划,到那时才初见眉目,恐怕还是小脚女人啊!
香港发展的顶层设计,当然是由特首的施政报告描绘。于是,特首必须要有政治家的眼光,高屋建瓴,行云如水。同时,这一任特首也必须明确,再不能像前几任那样,以为还有第二任,要把难题放在第二任才去做。
事实上,大家都知道,香港特区发展也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头。特首李家超上任一年多来带领特区由乱到治,由治及兴,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然而,前进道路依然充满挑战:1、百年大变局加速演变,国际大气候不确定性大,波诡云谲,尤其美国取消对港特殊地位待遇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持续。2、内地经济复常遇到困难比预料的多,而本港而内生动力不足。故此,宏观决策尤其重要,需抓住关键点,四两拨千斤。
国家领导人有两句治港名言值得格外重视,尤其是在撰写新一份施政报告中要给予高度的体现。第一:全面准确践行一国两制不变形不走样。第二,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国家领导人在香港回归25周年发表了重要讲话,指明了一国两制事业是长期不变的,并提出了具体要求。笔者以上两点尤为重要,如果在新一份施政报告能够充分体现,那这一份施政纲领必然是一份有政治家高度的政纲,而不是拉拉杂杂的事务性铺陈。由于,回归以来的施政报告难免跳出“中药铺”窠臼,新一份施政报告更应有“高屋建瓴”的视野,去统领具体落实的举措。
由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因此对行政长官赋予更多独立决策的权力。有权力必然有要求,中央对特首的要求当高于内地的诸侯。香港特首的政治家特质,更着重体现在顶层设计。
事实上,目前香港的“治”与“兴”,香港各界更看重“兴”,看重经济发展,治是为了兴,治也是由兴来体现。于是,经济第一,抓大放小,顺理成章。
经济第一,是对于政治而言。习惯上,“政治正确”,是政治挂帅,政治压倒一切,这是思维上的问题。在具体操作上,开论坛,作报告,搞互访,迎送宴会等等场面上的礼仪式的事务热热闹闹,大面子似乎有所交代,然而往往事后一风吹,完了就完,过眼烟云,钱花了不少留下的只是年终总结上的一笔。事实上,这种陋习内地早就进行纠正。“政治正确”,是体现在对经济发展的方向的统领,而不是要与经济抢时间和空间,“左”的时期的七分政治三分经济早就被扫到历史垃圾箱。“政治正确”的积效,最终要在经济发展上体现。
香港目前的经济难点,是有目共睹。外贸进出口持续下滑,严重拖累GDP提升;股市不仅是反弹乏力,更重要的是资金流出多流入少,尤其今年到香港上市在历史低位;消费市场,也受到大环境的挑战,往内地消费多于来港游。
香港市民反应,当下特区政府对发展经济是上心的,而且也有说做就做的手势和力度。例如,活跃夜市经济,可谓雷厉风行。不过,应该说,这是“放小”的层面。功夫要放在“抓大”上。有学者提到,香港回归以来最大的短板是没有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而这是“难得,不容易的”,遗憾的是,决策层往往避重就轻。也有人说,香港目前着力发展创新科技,这是对的,如果回归之初就搞了芯片业,如今香港就是另一番景象。
“抓大”,就是要有大野心,可以有无限大的想象空间。这个大,就是“大香港”,可以在“交椅洲填海”和“北部都会区”基础上,再往大的方向想。有了大野心,就有大动力!如果连想都不敢想,只是把人往庙街赶,恐怕十年后的香港人更到深圳消费了。
“大香港”大在哪里,除了人口和土地规模,当然在于香港原有的不可替代的不可或缺优势,为国家的崛起在金融层面发挥的作用。但是,不必讳言,目前在这个方面的挑战甚大。百年大变局加速演变,国际形势波诡云谲,不确定性大,俄乌战事处于不明朗状态。尤其值得强调的是,美国取消“对港特殊地位待遇”带来的不利影响还在持续发酵。笔者也在怀疑,当前香港股市低迷,也有政治因素,有“黑手”鬼影在幢幢作祟。因此,如何“留住外资”,是特区政府一篇很重要的大文章。
要留住外资,必须有宽松环境,这其实就是一国两制本身的要义。一国两制实施,保留原来的制度不变,本身就是给予宽松环境;而一国两制实施,也要求环境宽松。邓公说“马照跑舞照跳”,那可不是单纯的娱乐含义。自然,没有一成不变的政策,与时俱进地调整发展是正确的。故此,才有港区国安法的诞生,倚天屠龙剑在手,香港由乱到治。如今,在由治及兴阶段,也是需要适时调整发展。如何既握紧倚天屠龙剑,又不影响香港一国两制宽松的环境,是需要深入思考,精准操作,有些事可以多做少说,甚至只做不说。特区政府及时延续外国记者俱乐部的租约,是非常高明的抉择。当今百年大变局的博弈,是一种更加精细更加技巧的较量,落脚点在于香港获得最大利益。
最后,“大香港”必须有地。偏偏,对此香港特区政府遇到的阻力最大,而且阻力来自建制派内部,来自既得利益阶层。国家领导人“破除利益固化藩篱”要求,正是一针见血。
其实,在香港这个细小的100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没有土地就什么事情都干不了。特首的权力,其实在土地,有地有权,无地无权,任人摆布。在国际层面,港府也是有地才有POWER!即使国际风云变幻,也可稳坐钓鱼船。
可是,香港造地每到关键时刻总有强力反对。香港高球会对粉岭高球场的“司法复核”,实质也还是“管治权之争”,对于如何正确施政而令到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之争!可以想象,如果政府输了粉岭收地,那么,北部都会区和交椅洲填海也可能出现多米诺骨牌坍塌。
笔者认为,交椅洲填海造地远远重于北部都会区发展,因为后者只是土地存量的开发,不会增加香港的可使用土地的面积,而交椅洲填海造地则是增加了大量的土地,增加了可以不断增值的财富。要知道,交椅洲填海可得1,000多公顷土地,再加上第二阶段开发,可达1,700公顷啊。而香港过去百多年来填海也不多是7000公顷地,所以,只要懂算术,都知道交椅洲填海对于香港发展,对于香港追赶国家现代化发展速度,是多么重要。尽管填海需要投入,但是填海的投入比北部收地成本实际还要低,而创造的土地溢利不断增值。而香港的地产集团实际也必须依赖新增土地延续产业发展,政府应该可以说服他们。事实上,地产集团聪明的话,也应该把填海增加土地作为自身发展的需求
还有,香港的郊野公园的发展,也可以重提,过去梁振英提出发展郊野公园边陲地是正确的,起码不会使到公屋“起到冇雷公咁远”。笔者觉得,即使不减少郊野公园面积,也可以考虑市区内的郊野公园与住宅“融合发展”。
总之,土地是“大香港之梦”的基础。除了交椅洲填海,还可以有其他的土地扩充计划。看看邻居深圳,是那样进取。再就是,不要被目前楼市轻微的下降而迷惑,要牢记过去几任特首没有下大力造生地的惨痛教训。也不要为资金不足发愁,如今世界能借钱发展是高手。这一任特首可以有三策,1,保守,重蹈不造地的覆辙;2,平稳,交椅洲填海叹慢板;3,积极进取,为“大香港”谋取大发展是上策,是有魄力有所作为的好男儿。历史,就看你如何下笔!
- 2024-05-26[日常生活]张东亚(福建泉州:加大传统文化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 2024-05-26[日常生活]卷积云(卷积云、碎积云、高积云……今天申城天空的云,属于这些类别)
- 2024-05-26[日常生活]a330(不比不知道 一比吓一跳 空中客车A330竟有这么大)
- 2024-05-26[日常生活]重庆大学团委(重大学子相约剪掉长发,只为这件事……)
- 2024-05-26[日常生活]小规模企业所得税(四部门:2023年底前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
- 2024-05-26[日常生活]自我放逐(西班牙前国王自我放逐海外,去哪儿成谜)
- 2024-05-26[日常生活]兆龙移民(兆龙再获行业嘉奖,肩负使命砥砺前行)
- 2024-05-26[日常生活]世博会是什么(「图解」一分钟了解进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