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永远燃烧(写作,让我激情永远燃烧)

2024-03-20 15:05 来源:爱美欣 浏览量:

老詹小注:

前些天,清理旧稿,

翻出一篇答记者问。

时间距今已有六年,

内容倒还有点意思。

自己从头看了一遍,

竟然看得津津有味。

现在重新发表出来,

有兴趣者不妨看看。


写作,让我激情永远燃烧

《中国记者》杂志 付莎莎

詹老师,您有丰富的传统媒体从业和领导经验,多年来笔耕不辍,给新闻界树立了良好的行业标杆,《中国记者》希望能在您方便时做一深度采访,与业界、学界同仁共享您的真知灼见。

1、您的新书《感官消费》被艾丰老师评价为“一本有意思的书”,您是如何将“有意思”融入到几十年的新闻实践中来的?

我写这本书,用了十八年!当然,不是十八年中,天天都写,而是从构思到出版,用时整整十八年!可见我对此书用心之苦,用情之深。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呢?在我几十年从事经济报道中,有一突出感受,我们中国的经济学家,这理论那理论,追根朔源,往往都是从西方经济理论学习借鉴而来的,或多或少,有所发挥而已。于是我想,可不可以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发现一些别人从未发现的规律,从而提炼出中国自己独创的理论呢?

《感官消费》一书,提出了“感官消费”这样一个经济学的全新概念,将人类消费划分为“触觉、味觉、嗅觉、听觉、视觉”等五种消费,由此衍生开来,阐述了感官消费的若干规律并用以指导实践。所以,此书出版以后,广受读者好评。一些地方还邀请我去用感官消费理论对当地消费行业作指导。

这本书从构思到写作全过程,始终围绕“有意思”这一主线进行。正因此,我的老领导、经济日报原总编辑艾丰看后欣然作序,评价为“一本有意思的书”。

2、四年前,您做了一场题为《互联网不能颠覆什么?》的演讲,四年后,人工智能成了新的热点,您怎么看人工智能对新闻业的影响?

四年前,互联网正如火如荼之时,我来了个逆向思维,在大会堂一次互联网论坛作了《互联网不能颠覆什么?》的演讲,因为角度新颖,从未有人说过,所以大受欢迎。

人工智能是互联网的进步与延伸,当然比四年前的互联网更加厉害,甚至可以替代人工做很多事情,比如,智能翻译,几乎可以取代现场同声传译了!至于新闻行业,有些突发新闻,设计好各新闻要素后,确实可以用人工智发布简讯。互联网不能颠覆的东西,到了人工智阶段,确实可能颠覆。比如,对于实物生产,有了人工智能,一些机械重复的动作,就可以用人工智能取代工人操作。

但我以为,新闻是一个特殊行业,它需要的是个人的独创而不是机械重复。一篇文章,从构思、角度、选材到结构、行文,以及文章的风格乃至语言,都不是人工智能所能替代的。不可想象,长春长生疫苗事件出来以后,用人工智能去写一篇评论。当然,也可以写,但用僵死的词语组织起来的文字,有生命力吗?会有人看吗?

3、“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媒体记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特别是当下网络数据库包罗万千,您怎么看媒体记忆这件事?

媒体记忆这个词儿,乍一听很新潮,其实不过就是新闻作品的集纳保存而已,顶多还能作一些分类。当然,若干年后,将若干年前的各类新闻来一个集纳归类,看看当时媒体从业者是如何报道,如何评价的,这倒也非常有趣。

我们或许会发现,当年的媒体是如何幼稚、如何错误,如何不讲起码的规矩而闹出种种笑话。但同时这也会警示我们,下笔之前,一定要得起媒体人这个历史记录者的称谓,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人民和自己的良心。

我以为,倘若在新闻学院开设“媒体记忆”这样一堂课,肯定会受到学生欢迎。

4、网络传播中,情绪传播影响力往往超过事实传播,像之前的“江歌案”“红黄蓝”等事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媒体公信力,在大众心理留下阴影,您怎么看这样的状态?

网络时代,众声嘈杂,人们可以从多种渠道获知即时新闻。这应该是一个进步,一件好事。但是,太多选择,等于没有选择。某一热点事件发生以后,千千万万渠道尤其是微信和自媒体都会抢先发声,吸引受众。

然而,事实真相究竟如何?由于大家做的都是“消息的搬运工”,对于于搬运来的东西到底是否事实真相,这就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而人们在获知新闻时,往往又带有强烈的主观情绪,凡是有利于情绪发酵,有利于推动新闻往更加耸人听闻、更加令人激动的方向走的所谓“事实”,都会得到人们的主观选择而进行多次传播,这就往往出现新闻变形。

怎么办呢?首先,作为受众,你得冷静,最好静观其变,切勿偏听偏信;其次,作为传播者,尤其是主流权威媒体,此时正是大显神威、一锤定音的大好时机,在众声喧哗中登高一呼,在惊涛骇浪中起到“压舱石”的作用,媒体的公信力就会大大提升,人们就会对你多一分信任。

然而比较遗憾,由于种种内部外部原因,我们的传统主流媒体这一点做得并不好,远远不够。

5、近日,许多部门呼吁对其进行舆论监督,此前有媒体人发文称“很多地方开始尝到舆论监督凋零的恶果”,关于舆论监督,您怎么看?

舆论监督是媒体的基本职责。现代社会,任何握有权力者,无论个人还是政府,都必须进行监督,否则,权力就会滥用。这是已经被万千实践证明了的真理。

媒体理应是社会正常运转的记录仪和监视仪。此次长春长生疫苗案,就是因为有媒体的监督,事情才得以曝光,引起中央和有关部门重视,犯罪者和渎职者,才会受到惩处。

舆论监督其实是能大大减少社会运转成本的,因而也是一个正常社会所必不可缺的。确实,很多地方开始尝到舆论监督凋零的恶果,所以时下对舆论监督又重新有所重视,对于一些地方对舆论监督的淡漠乃至打压,有所反思。山东就专门出台文件,加强舆论监督,它们带了一个好头,但愿全国都能跟上。

6、版权意识近年来逐渐加强,媒体人创收方式也不断增多,付费观看,付费收听以及打赏点赞等方式出现,对其发展您怎么看?

媒体人创收方式增多,是媒体市场化的必然结果。经济学有一基本原理,价值与需求成正比。越是需求强烈,其价值越高。在传播领域,也是这个道理。

好的内容,人们确实需要的内容,无论视频也好,音频也好,文字也好,都会有人愿意付费。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受不受欢迎,有没有价值?不用第三方或者政府作出评价,市场之手自然就把这事做了。

至于微信公众号的打赏,也是媒体人创收的一种方式,但较之于付费购买,还不是一回事。目前付费收看某一公众号,虽然有,但很少,毕竟一般公号还没有精彩到付费才能看的地步。

咪蒙已经是非常火的了,据说粉丝早已超过千万,但她也不是付费才能观看,而是通过文中带一些软文广告,取得收入。

7、从传统媒体的负责人,转变为新媒体运营者,转变当中最困难的是哪部分?您是如何应对的?

曾经的传统媒体负责人,退下之后,啥也不是,这很正常。

我之所以退下后还开了公众号,而且,基本是原创,更新比较快,是因为写作原本就是我的一大爱好。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让写作成为人生最好的娱乐》,这是我的内心独白。即使当总编辑时,我也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常常在工作之余写杂文、配评论,有机会也参与采访,写消息、通讯。不以为苦,反得其乐。

就我而言,所谓转型,一点也不难,过去有公务,没有时间写,如今开公号,放开写就是。至于平时公众号的运营维护,也挺简单,我在运营中还可以学习配图、装饰、配视频、音乐等各种新鲜玩意,还在不断进步。

我曾开玩笑说,退下来,我还是当的总编辑,而且是一个最自由、最开心的总编辑,总是在编辑自己的东西,随心所欲,自由王国。

说到困难,主要是度的把握,不能全由着性子来,这个关,得你自己把。

8、根据您的经验,一个成功的媒体团队是怎样产生的?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我的经验,与团队无关,因为我就是一个单打独斗,不会与任何人发生关系,也不会产生任何矛盾。

倘若要组团队,我以为,首先三观必须一致,起码大体一致,否则,矛盾太多,内耗太大,很难形成合力。而且,一个成功团队,得有一个人们公认的、大家佩服的,真有本事、有想法、有担当的头,群龙无首,是干不成事的。

9、很多人都说传统媒体是“自上而下”传播,新媒体是“自下而上”的用户思维,这两者之间的差别给媒体人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传统媒体自上而下传播,是其历史地位决定的,在计划经济时代,由媒体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事,应该怎么看,到底怎么办?如今大不一样了。新媒体再像传统媒体那样高高在上,指挥别人要这样不要那样,谁会买你的账?

如果说不同的话,大概过去主要是计划思维,如今则应该是市场思维。所谓市场思维就是,一切得从市场出发,即,从读者的需求出发,满足读者需求,读者就会买账,媒体就有价值;反之,就没有价值,你这媒体存在不存在,都差不多,读者并不需要你。

我看如今有些报纸已经落到这个境地。当然,有财政经费扶持,死是死不了的。但如此活着,又有多大意思?

10、“10万+”似乎是很多新媒体人的关注的焦点,在媒体市场“流量为王”观念下,您认为媒体人的底线在哪?如何坚守?

“10万+”确实是做微信公众号的一个目标,也是公众号做得怎么样的一个“坎”。这个坎不是任何一个公号都可以翻过去的。

要做到“10万+”,大体需要两个条件,一是,你本身的粉丝得达到一定的量。倘然本来粉丝就少,文章阅读要达到“10万+”,非常困难。二是,文章本身,一定要能够非常吸引读者,而且,还要让读者有阅读后继续转发传播的欲望, 这才能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我的几篇超过“10万+”的文章,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比如长春长生疫苗事件,中美贸易战,以及国家统计数字如何提高公信力。离开热点,不可能有“10万+”。

至于底线,当然要有,那就是,客观、公正,正能量,而不能是相反,主观、偏执、负能量。虽然后者或许更能吸引眼球。

11、媒体人常年从事新闻工作,接触各种各样的新闻事件,您是如何保持热忱和新鲜?

保持热情和新鲜,大概是性格使然。我天生就是一个喜欢创新、喜欢激情、喜欢“太阳每天都的新的”的人。而且,搞了一辈子新闻,已经有了感情,对新闻有一种天然的爱好。

当了多年记者编辑,对于新闻的识别、提取与加工,有一种熟能生巧式的偏爱,上手比较快,角度比较巧,写作比较活,写出文章来,读者比较喜欢,这就进而给了自己动力,想继续写,写得更好。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12、新媒体提供更多的媒体就业机会,科班与非科班的差距似乎也在缩小,对有志从事新闻工作的人们,您有什么建议和叮嘱?

8年前,我在离开人民日报海外版时,送给年轻人8个字:不患无位,患所以立。意思是,不要担心今后社会上有没有自己的位置,要担心的是,自己到底凭什么站立在这个社会上?

这也应了那句俗语,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从事新闻工作几十年,我接触过的年轻人很多很多,我的结论是,大凡有本事的人,终究是不会被埋没的。

问题是,你有真本事吗?你为提高自己的能力,真下了功夫吗?

2018.8.1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