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银行(五年前曾“遇冷”的食物银行,如今为什么行?)

2024-03-07 23:31 来源:爱美欣 浏览量: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杨柳依

2020-09-24 19:12

食物银行,就是将“多余”的食物收集起来,再分发给有需要的人。5年前,上海出现了全国首个食物银行,经过5年的探索,现在的食物银行怎么样了?能有效地避免“舌尖上的浪费”吗?来看看看新闻Knews记者的调查。

前一晚在超市里过了销售期限下了架的蔬果,冷藏一晚后,第二天一早,会出现在社区里的食物银行网点,等待有需求的人来领取。

上午7点,位于塘桥街道的这个食物银行网点,已经排起了长龙,每人可以免费领取两个蔬果品种。领取食物的既有周边困难居民,也有环卫工人。

“天天来拿,我就在这隔壁扫地。”

“有时候葡萄水果什么都挺好的,外面买也要四五十块呢。”

在超市中过了销售期限的食物,并不意味着就过期了,只是可能没有那么新鲜,或者是临近保质期,通常超市会将它们打折出售,再不行就只能销毁处理。绿洲食物银行创始人李冰曾做过一个调查,初步估计在食物流通环节可能有5~15%不等的浪费。

于是海外先有了“食物银行”的概念,一些企业将临保食品免费赠与公益组织,再分发到社区,减少浪费的同时,也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群。

不过这个概念进入国内的时间不长,2015年,有超市想把临保食品捐赠给有需要的人群,但没找到操办的公益机构,最终是定向捐给了一家敬老院。2016年,上海还出现过"共享冰箱",但也出现过食物没有被确实困难的人群领取的情况,而且好心人的捐赠并不稳定。

正是看到了这种种,从2015年起,李冰开始着手构建国内首个食物银行。不过当时很多企业都有顾虑,要找到合适的固定捐赠方并不容易。

食物银行负责联络企业的王鸣捷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最大的困难就是物资比较少,“我们主动联系企业的话成功概率不高。”

对于企业来说,对于捐赠临保产品存在顾虑,“企业觉得我要把这样的一些临保东西拿出来,会不会遭到别人来批评,说你这个是假公益,或者就是说他会觉得他的品牌形象受到影响。”李冰说。

对此,这些年来食物银行也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全流程追溯系统,对捐赠方的相关生产经营许可,食物的生产日期、保质期,何时入库何时接受捐赠等一一记录,确保流通到居民手里的食物安全,也给捐赠企业吃了定心丸。

“以苦瓜为例,我们在这里只售卖两天,一个苦瓜它的保质期肯定是不止两天的,如果它没有卖掉就会下架,然后留到明天早上给到食物银行。”奥乐齐(中国)运营副总监梁永芳介绍。

凭借这套体系,这家德国超市最终下定决心,和食物银行确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这样的公益伙伴其实也是非常难找的,我们也想选择一个值得信赖的,它专业且有足够正确的流程,能找到合适的受益人。”

绿洲食物银行工作人员葛家眉的电脑上,详细记录着食物流转过程,“比如你捐给我一包包大米,这些大米到哪里去了,我这个平台上面都看得见的。”

而为了确保捐赠的食物,能到达社区有需要人群手中,食物银行也多管齐下。除了在社区内开辟食物银行领取点外,还有像峨海小区的这种共享冰箱,居民扫描身份证后,按下相应按钮,所需食物就会掉出来,但一张身份证一天只能领取一次。

塘桥街道蓝东居民区书记孙红菱介绍:“本来这些老年人就是很节约的,他们对这种行为觉得非常好。”

还有一部分食品则由街道派志愿者,定点派送给辖区里的低保和困难户。随着这几年因为捐赠数量越来越大,受益的群体越来越多。

五年来,节约食物的理念得到了社会认同,食物银行也在不断探索,让整个运作体系不断成熟起来。

绿洲食物银行创始人李冰表示:“怎样通过不同的标识能够让大家意识到,不是这个日期到了,这个食物就不能吃,它可能就是口感上和营养上稍有逊色,类似这样一些更科学的标识的方法,让大家打消对临期食品的顾虑。”

5年来,食物银行的模式在全国各地抢救了708万吨食物,援助72万人次。当然,这一模式还在不断探索完善,相信随着食物的仓储、物流、供需对接等流程逐步打通,会有更多的力量加入进来。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杨柳依 编辑:范燕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