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登春台(《道德经》:而贵食母:没有争夺之心,不以物欲为喜忧)

2024-03-07 21:38 来源:爱美欣 浏览量:

《道德经》:而贵食母:没有争夺之心,不以物欲为喜忧。

《道德经》:而贵食母:没有争夺之心,不以物欲为喜忧

很多人都在生活中追求一种完美,追求人生的十全十美,这是很多人对于人生最美好的一种夙愿,但未必能够真正达到这样一种感觉。

大多数人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一些美好和圆满,如果说追求到了,那么他的欲望会不断的攀升,期望到达更高的高度。如果没有得到,那么就会产生失落以及沮丧甚至是痛苦的感受,这是人生所执念的一些错误。

佛家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生哪得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不必凡事都追求圆满得意,凡事只需要追求一个适可而止就好了,当你心中无所谓得失无所谓成就的时候,你也就少了痛苦和烦恼,这并不是来自于外在的物质给予自己的东西,而是来自于内心。

《道德经》:而贵食母:没有争夺之心,不以物欲为喜忧

在《道德经》而贵食母这一章中,就有这样一句话: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若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忽兮其若晦,寂兮似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这一篇章意思就是说众人都寻欢作乐,好像参加丰盛的晚会,而我独自宁静淡泊,还像婴儿一样发出笑声,众人都富足,我一个人匮乏,我有一个愚笨的心肠呀。我是混沌无知的人,别人都是光耀自炫,而我昏昏沉沉的,众人都是精明审查的,而我却懵懵懂懂,别人都希望有作为,但是我的感受与别人不同。

《道德经》:而贵食母:没有争夺之心,不以物欲为喜忧

在这一章中,其实表达的就是老子所提倡的一种无为而治,不追求盈满的一个道理。在这一篇章中,老子把自己和其他人做了一个对比,别人都沉浸在一个春天一般,享用着大餐的状态之中,而我自己独干独愿寂寞,怀着淡然的心情。

《道德经》中所说这一章的目的,就是说普通人都是借助于外在的美食美景而满足自我内心的一种快乐,但是当外在事物消失的时候,他们的快乐也就不存在了,而真正的得道的圣人,他们是把快乐建造于自己内心淳朴自然,恬静,淡然。

《道德经》:而贵食母:没有争夺之心,不以物欲为喜忧

其他的人都有一些很强烈的占有欲,都是针对于物质,他们利用聪明才智争夺,在获得的时候大有收获,特别满足,必然会大肆的炫耀和不甘寂寞,不断膨胀欲望。可是我呢,却昏昏沉沉的态度,我没有和他人去争抢,无忧无在,无为而 自在,我没有他们假装那么聪明,也没有凡事都斤斤计较。

这个篇章中,正式老子针对于众人的思想以及和自我的思想做出了一个对比,来反映出俗世之人需要靠物质来满足自我内心快乐的一种弱点。而他追求的只是一种纯朴的思想境界,这里所说的就是道德经中所强调的无为而治无欲无求的一种自在。

就好像我们开篇所说的一样,很多人都是不断在人生中追求完美,追求盈满这些所谓的完美的状态。都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了物质的层面之上,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之下,你人生的喜悲都是通过物质来传递的,是非常肤浅以及非常错误的。

《道德经》:而贵食母:没有争夺之心,不以物欲为喜忧

只有把这些快乐的根源交给自己的内心,一生才能够逍遥自在,这才是至高的境界,这也是圣人处世的一种道理和智慧。

本文由国学书舍原创,您对于这一篇《道德经》的智慧怎么理解的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