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食无肉(苏轼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但又创造了东坡肉,这不矛盾吗?)

2024-03-07 19:38 来源:爱美欣 浏览量:

苏东坡喜欢竹子,说没有竹子就让人粗俗不堪,而要是没有肉,顶多让人瘦下来,相比瘦,俗是完全不能接受的。追求雅致的生活,才是苏东坡的选择,这既是苏东坡的选择,也是包括苏东坡在内的有宋一代文人的普遍追求。比如,苏东坡的弟子兼兄弟黄庭坚就是一个追求雅的人,他的态度甚至比苏东坡更为激进,他说:“余尝为少年言,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把俗看成是无药可救的疾病!——宋代是把一切都雅化的时代。

一个社会的审美态度,与时代有关。宋朝在开国之初,就定下了文人立国的政策,一大批士大夫走上了国家政治的前台,深刻影响着宋朝的政治经济社会,更加影响着全社会的审美态度。

如果我们将唐朝社会的审美观念与宋朝做一个对比的话,唐朝人豪放大气,像一个横刀跃马的大将军,而宋朝则要婉约的多,宋朝人崇尚婉约雅致,崇尚一种波澜不兴的文雅的生活。所以,宋朝的形象更像是一个白衣秀士,或者说一个眼波妩媚轻柔的女子。这一点,我们从宋词逐渐雅化的过程,就能看得很清楚。

词在隋唐时代就已经发端,到西蜀的时候,词主要是描写歌儿舞女的生活,非常红粉非常暧昧,但到了南唐时候,尤其是在李煜手里,词逐渐变成文人士大夫抒写性情的工具,进入宋朝之后,在欧阳修、晏殊等人的努力下,词进一步高雅起来。与词的雅化过程一样,整个宋朝社会的生活方式,都在向着雅化审美发展。

这一点,在宋朝的园林、书画和文人的生活方式中,有非常明确的体现。我们甚至可以说,宋朝是除了东晋之外,最崇山雅致的精神生活的时代,宋代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峰期,被欧美学者称为“东方的文艺复兴”。在社会人文艺术的影响下,宋代士大夫普遍追求雅致隐逸的生活。宋人吴自牧在其笔记《梦粱录》记载:“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点出了宋代文人雅致生活的“四事”或“四艺”。此四艺者,透过嗅觉、味觉、触觉与视觉品味日常生活,将日常生活提升至艺术境界。

所以,追求雅致的生活,是苏东坡与有宋一代文人的心灵选择。

而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就是雅的象征。因为竹子是直的,代表着纯粹的直爽的心灵,竹子有节,代表着文人的气节,竹子中间是虚的,代表着文人的虚怀若谷,这几点特征,决定了竹子普遍为文人所喜爱。

据《晋书·王徽之传》记载,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为人高雅,生性喜竹。有一次,他寄居在一座空宅中,便马上令人种竹。有人问其原故,他不予正面解释,“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这“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便是借此典而颂于潜僧。因为典故中有着那样一位风采卓异的形象,诗入又用了“可”、“不可”这样的选择而肯定的语气,一位超然不俗的高僧形象便立刻跃然纸上。

现在,我们可以去看看,苏东坡这首诗。苏东坡这首诗是写给自己的一个僧人朋友的,称赞他的高风亮节和雅致的情趣。

《於潜僧绿筠轩》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意思是:宁可没有肉吃,也不能让居处没有竹子。没有肉吃不过人会瘦掉,但没有竹子就会让人变庸俗。原因是人瘦还可变肥,人俗就难以医治了。旁人如果对此不解,笑问此言:“似高还似痴?” 那么请问,如果面对此竹,仍然大嚼,既要想得清高之名,又要想获甘味之乐,世上又哪来“扬州鹤”这等鱼和熊掌兼得的美事呢?

苏东坡这首充满幽默和哲理的诗,其实说的是我们如何处理好身心的问题,或者说是如何处理好精神与物质的关系的问题。就像庄子所说的那样,人的出生就是一个悲剧,因为人的身体永远无法摆脱物质的束缚,身体是永远无法实现“物物而不物于物”的逍遥的境界。人必须依靠物质而活着,但是人不能成为物质的奴隶,不能为物质所异化,唯有精神可以达到逍遥。苏东坡所说的肉和竹子,其实就是物质与精神,身体与心灵之间的关系。

苏东坡认为,在自由高雅的精神面前,人的物质欲望只能排在第二位。而在现实面前,填饱肚子也是生存的需要,所以苏东坡一方面是个饕餮客,他不仅发明了东坡肉、东坡鱼,还有种类各异的好酒,但另一方面,苏东坡在生活中,饮茶拼酒红袖添香,他给自己的茅草屋取名叫雪堂,他半夜睡不着觉跑到承天寺和朋友看月光,他在江边想象自己小舟从此逝,江海度余生的生活,这就是精神上的自由,精神上的逍遥,虽然他的现实生活中离不开肉!

一面是开心的生活,另一面是在高雅的精神世界诗意地栖居,这就是苏东坡的人生态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