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alk(C-TALK圆桌讨论:未来出行30,变革与挑战)

2024-03-07 17:42 来源:爱美欣 浏览量:

4月18日,2019年第十一届全球汽车产业峰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召开。本次论坛以“破局 重构”为主题。期间,C-TALK圆桌讨论的详细内容如下:

主持人:现在有请圆桌讨论的嘉宾,第一位是上海重塑科技研发中心副总裁孙北先生,第二位是北京首汽智行科技有限公司CMO秦岭先生,第三位是苏州思必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雷雄国先生,第四位和第五位是地平线副总裁张玉峰先生和上海艾拉比总裁芮亚楠先生。这是今天最后一个环节,可以先从孙总开始,给大家介绍一下公司的简介,刚才有演讲,但是对个人的经历讲的不多。

孙北:上海重塑的业务发展从2015年开始,目前主体公司在上海。我本人是在公司成立的时候就在这里,属于公司最早的初创团队。目前,在公司担任系统各级核心产品的设计和研发,很高兴和大家坐在一起。

芮亚楠:大家好,我来自上海艾拉比,我们是一家软件工程公司,2018年交付了差不多8个主机厂整车升级服务项目。在上海车展,也有很多车辆搭载了我们的服务能力。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公司也在拓展自己的新业务,2018年完成了研发,今年是智能与诊断,通过和OTA的有效整合,搭建了帮助主机厂发现问题,排查问题,定义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完整体系平台。我们也期待专业化的投入,能够让各个主机厂网联战略得到有力的支撑。

张玉峰:之前专攻芯片方面,包括产品研发等业务拓展领域,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聚在这里。

雷雄国:我研究生做的是信号处理,基本上也是做语音出身。从毕业到现在,一直在做自己当年学的专业,所以还是比较庆幸的。在思必驰从底层技术研发以及车联网后装做起,再到今天汽车前装的业务,一路走来也是抱着创业、学习的心态,今天这么多行业大咖的指导让思必驰包括我个人在汽车前装这块给客户、合作伙伴在语音这块的深入积累以及未来体验带来了提升。

秦岭:大家好,我是GoFun出行的秦岭。刚才谭总对公司的情况也做了介绍,今天在这里对我们很有意义,因为在这三年里公司规模扩张得特别迅速,从最初的几千台车,到去年的3万台车,今年的规模目标是10万台。从城市覆盖率来说,今年会突破150个城市,城市覆盖率的提升,会让更多的消费者享受到共享出行运营商的服务。

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跟各位有很多紧密的结合,尤其在车辆的运营和为消费者带来方便方面。我们在成都已经有相关项目在做,所以会有更多的交流,谢谢。

主持人(鲍君威):最后我简单的说一下我个人和我们公司。我们图达通是开发和生产世界上第一款性能最好的激光雷达,可以测到200米,我是公司的创始人。在这之前负责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的车载计算和传感器团队。看今天的来宾,有做氢能源的,有软硬件的,还有做语音的,有云端技术的,非常广,所以下面的环节是问每一位嘉宾问题,如果可能的话,留给现场观众一两个问题。从孙总开始,氢能源发展有一段时间了,能认为该技术在商用车和乘用车上,什么时候会达到真正比较大规模的应用?

孙北:谢谢主持人,其实这个问题一直以来也是我们公司在思考的,定位产品所面向的市场在哪里。从整体的量来讲,其实都不大,不管是乘用车、商用车都不大。我们看到了一个现象,在商用车领域,全球范围内领先的OEM也在做这样的一些调整,这个是全球的事。

国内的事,我们自己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现实,我们的技术现在还没那么过硬,最早从1994年就开始了,到现在为止,相对来讲技术积累和国外的差距还是有的。在这样的技术现状下,我们想去打开这样的行业奠定基础,更要选择对的市场和领域。在商用车领域,技术门槛偏低,比如说像驾驶性方面的体验,还有像体积空间上的要求,噪音方面的要求,相比来讲比乘用车低一些。在这样的平台下,我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技术现状,做这个事才有可能。

但是现在在做这个事,最主要的一点不是去做概念,不是去做宣传,而是真正的把这些东西带到市场里面来,保证产品的可靠。

所以,综合来看,给您的答案是,在国内一定是商用车先行。至于说乘用车什么时候来临?我觉得已经慢慢来了,不是说来的时候只要介入就能搞得定,而要在前期做很多的铺垫,包括跟真正的OEM讨论他们的需求。在传统的商用车里面,把商品做成平台化的东西,可以卖给很多的车企,但是在乘用车领域你会发现,对于自己本身的电池发动机定制化程度非常高,也是经历了一百年的历史才形成了平台化,电池依然逃不过这个阶段,现在要做的是跟OEM去沟通,包括乘用车电池的要求,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去解决的核心问题,相信在智能驾驶领域里有很多的技术门槛,不管在哪个应用领域都跑不掉。

包括我们自己也在做基于乘用车行业的铺垫,从全球的发展程度,以及国内自身的情况来看,真正的乘用车市场会在2025年打开,不会太早。包括像长城也是在2022年才推出自己的第一款产品,我相信也是做了很多充分的准备之后,整体的市场会在2025年左右打开,但是要从现在开始动手。

主持人:下一个问一下芮亚楠芮总,考虑到嘉宾相关的行业,您觉得在共享出行这个条件下,对于您这两个问题有什么样的影响?

芮亚楠:其实最近也在跟共享出行的公司沟通,过去主要的客户是主机厂,品牌对于自己的车辆质量是有要求,首先要看一下,共享出行的平台风险是什么。因为我们曾经也跟很多共享单车合作,包括外面的共享充电宝,都是我们重视的客户。他们为什么选择OTA?对于他们最大的风险是什么?共享领域的带病设备将导致整个平台体验的崩塌,作为一个消费者,不管是共享单车还是充电宝,用了两台坏的设备之后不会再去想试第三台,甚至是APP。这样的体验,对于OTA来说,大的方面来讲是未来体系平台的前提基础条件。具体到两个平台有不一样的作用,诊断平台共享出行的厂商的需求是,能够通过一些实时监控的手段,快速发现问题,对于一些疑难杂症,通过实时交互手段,交互式诊断的能力,去做及时的排查,或者是让车厂去做及时的排查。对于排查定位的问题,硬件的问题能自动化、智能化的匹配出一些维修方法,带着工具、背架去指定地方去修好。这是对于诊断的平台业务的诉求。

对于OTA的业务诉求,跟车厂一样,希望未来OTA深入到尽可能多的ECU的能力以及参数的改变上。对于共享出行的厂商,有机会通过OTA的方式改变自己的营业模式,先不说共享汽车未来的前景,过去的共享单车,扫一下码开一个锁很简单的事情,发现某一天多了一玖彩铃,过圣诞节就是圣诞歌的,突然发现今天开始支持线内线外的报警,停车资源也是很宝贵的,这个是运营分析的体验。共享出行领域另外一个关键词词:个性化。很多共享出行公司有很多用户的大数据,如果升级能力能够覆盖到尽可能多的ECO,未来也会有机会帮助共享出行的车主,帮你把参数调整到你所希望的模式,这个是未来可以做的。

主持人:OTA从云端做诊断的话,对于共享出行来说比个人消费者更好切入一些?运营商操作起来是不是很容易?

芮亚楠:并不是完全如此,这个可能跟未来产权有关系的。过去谁是OTA的供应商?应该是品牌的所有商,当共享出行的厂商进来之后可能会发生改变,运营商和品牌上可能会共同运营。毕竟这个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还是车厂的专家,怎么修也是车场。修的动作以及效率的保障,是跟运营公司息息相关。

主持人:下一个问一下张总,地平线是国内AI芯片的领军人物,把整个业界的信心建立起来了。AI行业变化非常快,半年、一年榜单就刷一次,算法也经常改变。如果再做一些小动作,改一次就需要六个月,地平线怎么平衡这方面的问题?作为比较长的周期,怎么平衡这两个矛盾呢?

张玉峰:确实深度学习算法演进是非常快的,而且经过这么多次,各种各样不同的算法出来,对于芯片架构设计的调整确实是很大。首先地平线有一帮研究和积累非常深厚的算法专家和芯片设计专家。AI的芯片更多是从本身算法角度去设计适合深度学习加速的架构。

刚才也提到有CPU等不同的芯片,一开始行业用CPU,它的使用占有率是最高的。汽车行业CPU生态确实不错,用了很多年,本身作为游戏或者是图象渲染上,实际可用的算力上是不能满足像汽车行业对于能耗的要求和对成本要求非常高的科技行业,所以才有了更专业的芯片要求。

地平线架构偏向于通用型的,本身我们是通过底层的比较灵活的加速引擎,加上在同步并行调度上非常不错的算法,来完成当前的算法,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算法。不能说支撑5年以后的算法,但是确实是有一定前瞻性。

主持人:下一个问题问一下雷总,刚才听了你的演讲,我觉得你把我事先准备好的问题已经回答了,我本来想问的是,你们下一步要做的技术方向是什么?同时你们产品做的非常好,下一步做什么?还有现在做的产品包括技术,有哪些是在车端,哪些是在云端?怎么平衡?5G对您公司的业务有什么影响?

雷雄国:确实是非常好的问题,我们现在在做整个云技术,甚至是包括语音交互这件事情,在车场景下去落地,有三个点很重要。第一个点是刚才您说的端上,不管今天4G多么的普及,包括5G的到来,车这个场景是移动的,所以总会面临着信号不好这么一个场景。怎么去解这个问题呢?我们最近两年花了很多的力气,把云端的东西,尽量的高频次使用的东西尽量往本地拉,如果可能的话,再往芯片去拉,这样的话,使得应用场景变得越来越丰富。

举一个例子,大家觉得导航的数据非常大,要识别所有数据,难度也是非常的高。所以,这个点我们把云端的超大模型的这些运算数据做到精细化,落到本地的交互上,会解决很多在网络不好的情况下的一些语音交互问题。

另外,在芯片化方面,因为地平线在这块是比较专业的,在做一些AI芯片,很重要的一个应用是把声纹芯片化,我的声音可以开车,你的声音就开不了这个车。在端上做一些工作,我觉得未来在整个行业里,大家都在往这个方向去发力。

另外一个是云端,事实上今天能够看到的是,需要去对接越来越多第三方的内容服务,同时能让消费者去实现消费闭环,这件事情很重要。

针对以上两点,第一个点如果每一家都去对,工作量超级大,而且国内有好多家语音公司,比如说我是美团网,每一家公司都来我来找,每一家公司都有一个工作量,怎么样把接口标准化,以及数据标准化?其实还是很关键的。因为今天语音出来的东西,并不像传统的网页可能就是内容的堆积,所需要的是精准化的内容,所以很多的工作要去跟内容提供方深度沟通后才能打造。

还有一点是支付。我们看到在移动互联网生态里面,基本上是基于扫二维码,那么每个商家背后,都隐藏着BAT巨大的帐号体系。在未来的语音支付这件事情上,今年看到有实现人脸支付了,语音支付能不能成为一个落地的点?实际上现在做的是基于声纹的ID,不需要输手机号码、二维码,所有的ID存在云端,这个人走到哪里带到哪里,这个是在端跟云上做的一些我认为还是比较前沿的工作。

主持人:下一位想问一下秦总,谭总的演讲非常清楚,讲了很多技术亮点,尤其是跟自动驾驶相关的。谭总的演示还是在事先约定好采集数据的停车场,想问一下您的规划里,共享汽车能不能随意地开到我家门口?再一个,什么时候共享汽车的量,大家觉得得到一定的临界点才能影响人们的生活,需要什么条件能达到这个临界点?

秦岭:先说一下刚才听各位技术大咖说的总体感受,以后碰到所有的难点以及希望解决的问题,都可以一块去解决。我觉得,共享汽车确实是有一些问题要去解决,比如说客户的信任和信用问题,如何信任共享出行的方式,处理好信用的问题,这是第一道门槛,只有这个问题解决了,使用过程中发现面临的困难和之前共享单车以及其他的共享汽车品牌所面临的困难才会有一个很好的解决。

那么在使用过程中,当然也有很多的痛点,比如说车辆如何追损;如果使用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何最快地去解决这些问题,能够让客户的体验满意度提升?对此,各位技术解决方案,其实是可以有很好地结合的。

回答刚才的问题,第一,共享汽车对于公众来说,除了那些实验的场景,如何能够更快的运用到大规模?第一个是整体的政策法规,除了自己做好准备,还需要配合各个城市政策法规的应用,不是说简单的车就上路了,不是说一个幽灵车晚上在那里跑,更多的是需要政策法规这边的配合实施,在技术、法规上,问题是逐步能够去解决的。

主持人:是市一级来定的?

秦岭:对,现在跟几个城市的交管部门都有一些合作,希望能够配合他们,因为有很多的探头,在路面、交通标识上都要预铺、预设,从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应用落地的场景。包括刚才各位谈的所有技术的应用和解决方案,其实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急迫需要的。

第二个关于量级的问题,从共享汽车到汽车共享这个阶段。我在过去三年里有几个比较深刻的感受,第一个感受,使用共享汽车的消费者,最早如果画两个维度,一个是收入,一个是对车辆的舒适度的需求,以前一直是挤在左下角,所以用的车是低续航历程的电动车。现在2、3年过去以后,从原来100多家运营商到现在不到20家,5000台车就那么几家,超过20个城市覆盖率的就2、3家。可以发现,这个存量市场慢慢会涌现出一些头部企业,头部企业一定会对消费者有一个分层,逐步的往右上角去走。那么在走的过程中,会不断的去满足不同领域消费者的需求,那么这个时间我相信也会很快,我们自己的目标,今年是10万台,明年会冲击百万台的车队运营规模。从这个角度上讲,我相信会改变人们的出行习惯,一定会实现一个所谓的“共享汽车”到“汽车共享”的阶段。

主持人:很期待那一天,最后还有3、4分钟,我想看看台下的观众有谁有什么问题可以问一下。

观众:我有几个问题想问一下重塑科技的孙总,关于燃料电池的。首先是燃料电池,现在这个行业面临的技术难点,燃料电池现在的价格会比较贵,贵在哪里?像我们之前知道的氢燃料电池,这个会比较贵。还有目前咱们国内燃料电池的技术跟日韩的差距在哪里?续航历程问题?还是成本制造的价格比较高?或者说效率,或者是体积重量方面的问题。还有第三个问题,站在您的角度,您觉得氢燃料电池如果推向市场,如果让大众可以接受,需要达到什么程度?

孙北:先回答您的第一个问题,燃料电池系统相对来说好理解,对标成传统发电机,不同维度、层级上有几种,这里说一个大家好理解的,系统层面的。系统层面因为车用,一定要突破环境的限制,不可能这个车只能在限定的区域里开,这样终端客户是接受不了,所以是环境适应性问题。从目前来看,燃料电池在国内可以成熟稳定运作的低温环境,基本上还是控制在零下15度的范围,零下30度可以通过一些所谓的标准去调节,但是实际的应用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零件层面,传统的发动机,不管是管路、执行器、传感器都非常的成熟,有很多的供应商可以选。燃料电池车的零部件不一定能从从现有的供应商那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需要自己去突破,自己有自己特定的应用场景。比如高压机、循环泵,这都是发动机行业里非常特殊的产品需求。

再往下分的话,就更细了,如何保证它的可靠性。你会发现这个车在传感器失灵的时候还能开,取决于发动机本身,有很多可以做一些相应的估计,这里的点就非常多了。所以系统层级的复杂程度比较高,这个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跟日韩的差距,其实这里有一些天生的。拿日韩来讲,他们的车系有一个非常变态的现象,所有的正车零件都是自己企业培育出来的,对于自己零部件的可控程度非常高。再加上过去长一段时间的积累,整体的基础是非常好的,这个不是国内短短突击几年就能搞定的的,是行业积累的问题,需要慢慢去解决。

另外还有前瞻性,日韩整体已经在做下一代的产品了,可能在2020年发布,我们在前瞻性上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最后是燃料电池发展到什么阶段能够被大家接受。这里涉及到了成本,你刚才提到了一个大家之前比较关注的贵金属的用料,这个远远不是制约燃料电池成本的因素。过去到现在,重金属已经缩短了100倍的概念,对于整体系统和成本的影响并不是那么明显,还是刚才说的,当燃料发动机比传统发动机更健全时才有可比性。

燃料电池到底什么时候走进大众视野里?首先是在商用车上的应用,商用车相比纯动力、混合动力,更能够体现燃料电池优势的领域。大约2025年之后才能够在技术成熟的条件下走入乘用车市场。

主持人:多谢孙总,很好的科普课,还有问题吗?

观众:我来自武汉的大学生,第一是武汉这边有这么多的共享汽车的用户,怎么样去提升他们的体验。第二,有那么多的共享汽车的运营商,怎么能够脱颖而出?

秦岭: 确实,大学生这个群体是共享汽车很重要的一个群体,基本上我们的用户都是大三、大四,有驾照的用户,到研究生出来,一直到33、35岁这样一个阶段,人生的上升期的阶段,有车或者有驾照没车的阶段。每一年考驾照的人大概是3000多万,共享汽车来说的话,应该是做两个存量的市场,第一个是有驾照没车的,第二个,是闲时闲置车辆。在今年这个时点之前做的事情都是B2C这个事情,有驾照没车的。您是我们客户群里很重要的一员,我们也去看到底是什么人在用,天津就是这样,包括武汉,有很多的大学生聚集的城市,用户体验会不好,为什么呢?刚才略微有点谈到。

第一是用户入门槛,共享汽车不是共享单车,毕竟是一台车,人命都在方向盘上把握的,我们的门槛跟其他的运营商相比,还是相对高的,我们的芝麻信用分是700分,不知道你是交定金的还是免压的,免压的确实是蛮厉害的,699是定金嘛,其他的竞品基本上都是650。

第二个,所有的客户在进入的时候,后台要去检验,我们确实不是秒批,其他的运营商可能是秒批,对于客户的资质和要求相对来说没有那么高。

接下来是使用过程,确实有很多这样那样不满意的地方,比如说车辆清洁问题,这些随着技术应用都可以改变,以及线下运维能力的提升,都可以去改变,但确实需要一个过程。

在过去的两年里,我们之所以能不断提高车辆运营规模,跟后台能力有很大的关系。武汉有那么多的竞品,我们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或者是更好?我相信有几个方面可以去做。第一个是,如何把客户的满意度提升上来,客户的满意度有几个维度,第一是使用车辆的舒适度,车辆最本质,回到本质来说,车况驾驶的状况,以及最起码的清洁状况,这个要做的很好。

第二个,如何通过大数据的应用,以及技术解决方案,让车、人、场能够更好地匹配?把车放在应该放的地方,去到需要用的地方去,这需要技术的解决方案和运营,让它无缝的去匹配,我相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通过跟更多技术方面的合作,能够更好地实现、提升你们的满意度和舒适度。

主持人:谢谢,秦总回答的非常好,两个观众提的问题也是非常有深度的,没有想到在最后收尾的阶段,还出来一个问题的高潮。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我们已经超时,虽然谈的意犹未尽。非常感谢各位留到最后,谢谢。

敬请关注盖世汽车“2019年第十一届全球汽车产业峰会”直播专题

提示:本文为现场速记,未经专家审核,请勿转载!

推荐

现代汽车中国区执行董事兼设计总监罗西蒙被调离

新浪汽车

双重夹击:合资车企走在十字路口

21世纪经济报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