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踏遍青山人未老”看毛主席身处逆境的积极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024-03-20 19:08 来源:爱美欣 浏览量:

毛主席一生曾经经历过多次残酷无情的排挤打击,正如当年毛主席曾经和当时的赣南军区司令员龚楚促膝谈心时说的:“我自参加革命以来,受过3次开除中委和8次严重警告处分……”说到这里,毛主席竟凄然泪下。但毛主席尽管身处逆境,却始终对革命充满坚定信念,始终保持积极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在毛主席经受的排挤打击中,最为严重的要算是1931到1935年遵义会议以前。这一次,是毛主席人生的最低谷时期。

本来毛主席在1929年5月的赣南会议受到打击的第二次复起后,领导红四军在赣南、闽西根据地,连续三次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创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按常理出牌,胜利者是不该受到批判的。可是,在王明“左”倾路线统治时期,他们同毛主席在认识上发生了根本的分歧,毛主席坚持“工农武装割据”,而当时从苏联归来的中央负责人,却完全否定毛主席的意见,甚至无情地讥讽毛主席“山沟里”出不了马克思主义。

因此,毛主席又成了中央批判的对象,不仅受到严重谴责,而且受到“残酷斗争,无情打击”。1931年的赣南会议,撤销了毛主席的中共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和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书记职务。1932年10月的宁都会议,又撤销了毛主席的军事领导职务。从赣南会议后的三年多时间里,毛主席这个中央政治局委员在中央一直没有发言权。

这一次的打击一是时间长,从1931年底到1935年初的遵义会议,历时3年多。二是打击深,几乎所有的职务都被撤销了。三是受苦最大。用毛主席自己的话说:“我们被孤立了,他们把我这个木菩萨浸到粪坑里,再拿出来,搞得臭得很。那时候,不但一个人也不上门,连一个鬼也不上门。我的任务是吃饭、睡觉和拉屎。还好,我的脑袋没有被砍掉。”四是最惊心动魄,过程一波三折,几乎经受了所有的挑战。

此时,博古觉得他碍事,就建议他去上海休养,李德则建议他去莫斯科休养。毛主席非常清楚他们的意思,就说:“我不去,我不离开苏区,不离开中国,我身体还可以,就到粤赣省去休息吧!”就这样,毛主席让他们给被“休养”了。

这一时期,毛主席在党内、军内都已经没有了发言权,但他并不气馁,调整心态,坚持自己的观点。在他自己说的没有发言权的1931年到1934年的日子里,埋头调查研究,读书,向中央提建议。就是在这样的处境下,毛主席写下了著名词作《清平乐·会昌》。让我们先品赏一下这首词的意境,领略毛主席在遭受严厉打击的情况下的那种伟人胸襟。

《清平乐·会昌》

1934年7月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这首词表露了词人一种积极乐观的精神,同时也不难看出词人的忧虑和愤懑。当时,中共中央和红军由博古、周恩来、李德(德国人)“三人团”领导。毛主席被排挤出了领导集团,被“养病”在会昌。

毛主席虽然没有了发言权,但是,他仍然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对革命充满了坚定的信念。“踏遍青山人未老”就是他这种精神的艺术写照。

毛主席登上会昌城西北的高峰会昌山,望着逶迤的山峦,诗兴触发。虽然他的心情苦闷,但并没有丝毫消沉,而是豪迈地宣称“踏破青山人未老”。看到“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一种豁达的心态跃然纸上。“更加郁郁葱葱”,“风景这边独好”的独白,更表达了词人乐观、豁达的情怀,以及对革命前途的坚定信心。身处逆境,心中所想的始终是党的事业,始终对未来充满信心。这就是一位伟人不同于常人的豁达胸襟。

毛主席写完这首词后,很快离开了会昌,接到瑞金来的急信,要他赶回去。也就是在登山的那天,中共中央书记处和中革军委做出重要决定,发布了《给六军团及湘赣军区的训令》派遣任弼时、王震率红六军团向湖南西南方向突围西征。这预示着一场空前绝后、举世瞩目的长征就要开始了。

从这首词,我们可以看出,毛主席正是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中坚持真理,坚持自信,坚信“风景这边独好”。才终于战胜一切对手,扫除一切阻力,最后万众归心,成为领导中国革命的核心力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