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重庆言子儿大王”吴文:成都圆了我儿时的梦想)

2024-03-20 17:53 来源:爱美欣 浏览量:

人物名片:吴文,1959年出生于重庆,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1997年,吴文演说录制的重庆言子儿系列磁带风靡巴渝大地,他也成为家喻户晓的首批“巴蜀十大笑星”之一。2016年,吴文凭借评书《巴国魂》获得第九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2017年12月,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还参演了《麻将棒棒手》《奇人安世敏》《国际刑警》《戳锅漏》等多部影视剧作品,凭借影片《茶盗》获得第2届加拿大金枫叶国际电影节最佳男配角奖。

吴文接受采访

“摆点儿龙门阵,说的是重庆,重庆是山城,山城就是重庆。重庆漂亮哦,有人说:好个重庆城,山高路不平,脚踏两江水,认理不认人。重庆城有山有水很漂亮,重庆话有板有眼儿很安逸。重庆人说话言子儿特别多,重庆人发明言子儿又特别的快,快得来有时候儿连重庆人都听不懂重庆话了……”

只要你是见证过1997年直辖的老重庆人,一定不会对这段酣畅淋漓的言子儿感到陌生。大约在1997年到2000年的两三年间,包含这段言子儿的磁带以近乎疯狂的速度生产、销售、传播,磁带里那个男人一口地道的重庆话诙谐幽默、抑扬顿挫,他的声音回响在重庆每一条大街小巷,从早到晚,蔚为壮观。彷佛是一夜之间,刚迎来直辖的重庆人对重庆话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刻认同和由衷自豪。跟着磁带学几句言子儿也成了重庆人聚会聊天的标配。

磁带封面写着,这个把重庆话说得天花乱坠、让山城男女老少眉开眼笑、一时间风光无二的男人叫吴文。但,这个瞪着一双大眼睛,一脸笑嘻嘻的吴文又是哪个?

“哪个都不是!那会儿的吴文只是一个跑江湖的演出个体户,不豁你!”23年时过境迁,坐在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对面的吴文说起靠几盘磁带风靡巴渝的吴文,故作认真的拿自己开涮。吴文笑言,个体户身份其实是自己当年的心病,直到他于2000年作为人才引进去了成都峨影厂,他才真正的感到,自己是个正南齐北搞艺术的了。

现在,61岁的吴文已经退休一年了。他说,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重庆曲艺家,成都也是他艺术生涯尤其重要一站,“退休了一切从头开始,希望还能为成渝文化发展多做贡献!”

吴文说重庆言子儿

说言子儿说成了重庆名片

吴文说重庆言子儿

要论川渝地方文化代表性人物,成都毫无疑问是李伯清,重庆则要数吴文。1997年直辖后,吴文将重庆地区流行的方言、俚语、俗语和歇后语等,也就是俗称的“重庆言子儿”,通过故事、段子包装成脱口秀录制磁带,市场卖到脱销,红遍巴渝地区,他因此有了“言子儿大王”的名号,成为本土文化名片,深受市民喜爱。

但在吴文看来,当年把重庆言子儿展得风生水起时,自己的身份其实有点尴尬。“我凭借自己的几十年努力在重庆演出界有了点名气,但没有一个体制内的身份,每次有机会演出时看到节目单上印的‘吴文,括弧著名演员’,就觉得跟真正的艺术家们比起来难免有些自卑,有些不是滋味。”他叹口气。

这要说到更早的时候。1977年,高中毕业的吴文没能考上大学,在家呆了一个月后,从小就是文艺积极分子的他进了原沙坪坝区曲艺队当故事员。吴文回忆,那是文艺百废待兴的年代,群众娱乐生活相对单调,说评书讲故事是社会上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我记得那时整个川渝地区在专业院团和民间茶馆说书讲故事的艺人上千,因为从小喜欢并且擅长,我被沙区曲艺队招为临时演员,有演出就参加一下,没演出就自己去茶馆说书,经常一说就是两小时。看到群众喜欢,我自己也高兴。”

离开曲艺队后,吴文开始以个体户身份继续活跃在讲故事一线。“据我所知,整个川渝曲艺界,在当时只有我一个人是工商局颁发了执照的演出个体户。”至今他还觉得自己这个创新有点意思,“当时演出个体户这种职业人们闻所未闻,执照上写着演出个体户,写的经营范围曲艺,地点是流动,人数是一人,注册资金200元。”

个体演员没有介绍信,演出如何开展?他灵机一动,从自己的中小学母校入手。“校长还认识我,我讲了故事就拿笔记本请校长写个评语鉴定,校长写到‘吴文同志来我校讲故事受到热烈欢迎之类’,盖个章,然后我如法炮制,用这个笔记本陆续去到300多所学校讲故事,举办了800多场个人专场表演,师生观众超过百万人,这些锻炼为我说言子儿打下了基础。”

除了讲故事,吴文也在解放碑主持一些娱乐活动,作为个体演员他越来越出名。大家都晓得这个个子不高嘴皮子了得的重庆崽儿有本事,于是重庆直辖那年,吴文等来了演艺人生的转折。“直辖之前成都的李伯清先生在整个川渝都很火,直辖之后,当时重庆华夏音像公司老板觉得,重庆也应该推出一个类似的人物,他看过我演出,后来就找到了我。”

吴文把平时生活和演出积累下来的重庆方言、俚语、俏皮话、谚语、俗语、口头禅、歇后语等编成段子,一炮打响,“这些言子儿既透露人生智慧、富含生活哲理,也是本土化、通俗化、艺术化的,婉转而有趣的表达,老百姓喜欢得不得了,很快我的磁带也卖到了脱销。”后来央视专题片《找乐》做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人物采访,成都是李伯清,重庆便是吴文。

新千年赴成都圆儿时梦

吴文说重庆言子儿

按理说,尽管是个体演员,吴文的事业也算相当顺风顺水了。但他从未忘记儿时的梦想——做一个真正的专业演员。这个梦想让他在2000年做出一个重要决定,接受峨眉电影制片厂之邀,转战成都为成为一名专业的表演艺术家奋斗打拼。

“我初中开始就想当演员,但遗憾重庆没有电影厂,所以那时我对拥有峨影厂的成都非常向往。”吴文说,当时他有个姨妈在成都当医生,于是中学时代的假期他常常一个人上成都玩,“我觉得成都是平原,饮食文化比较丰富,好像比起那时的重庆来说是要养人宜居些,而且几乎家家户户有自行车,感觉很安逸,而且成都还有峨影厂,那个年代当电影演员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啊,我从小喜欢表演,一直想去峨影厂试试身手。”

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一次,吴文在姨妈家度假时,他径直找去了峨影厂毛遂自荐。“我有个朋友的舅舅在峨影厂当副厂长,我就去找他,嘿嘿,你莫看我现在老了哈,当时还是小乖小乖的,白白净净的,那个副厂长就问我会点撒子,我就指着当时摄影棚里正在拍摄的电影《冰山雪莲》说我会演戏,结果我想演的角色选定了欧阳奋强,嗨,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欧阳奋强,也是第一次输给他。不久《红楼梦》剧组全国选角,我又拍了照片写信去剧组争取贾宝玉角色,结果后来才晓得又输给了欧阳奋强,你说这是撒子运气?后来我在成都认识欧阳奋强后还开玩笑,我说我一辈子都斗不过你,好气人哈。”

与峨影厂真正的结缘要等到2000年,当时川渝两地文艺界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重庆艺术馆引进李伯清,同年同月,我被四川省作为特殊人才引进到成都峨影厂。”吴文笑说,自己和李伯清作为当时川渝两地文艺界的名人来了个对调,大概算得上新千年伊始成渝文化交流的最重磅新闻,但对他自己而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终于取得了体制内的身份,成为一名国家认可的专业演员。

“我还记得当我拿着手续去峨影厂演员剧团报道时,在厂门口足足站了半小时,边抽烟边反复打量那块厂牌,真的是往事历历在目啊。我从十几岁做梦都想来工作的地方,到现在终于来了,我终于成了专业演员了,名副其实的圆梦了!”吴文说,拿到工作证之后他视若珍宝,随身携带,那种自豪感简直没法描述。他怀着感恩的心在成都工作了足足六年,后来综合家庭因素和事业需要回到了重庆,但成都对他而言,已经成了艺术生命难以割舍的一部分。后来成渝交通方便了,他更是经常两地跑演出。

“落脚在哪里其实不重要,重庆成都都有我的观众,他们都是我的衣食父母,见证了我艺术的每一次进步。对我来说,成渝一家亲绝对不是一句空话。”吴文说,成渝双城联动为两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加強两地经济协作发展的同时,自己身为文艺工作者更要发挥好宣传作用,“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巴渝的传统文化,让成渝两地加強了解,增进情感,互助共赢!”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文字/视频 赵欣 图片 高科

来源: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