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先生(忆临川先生)

2024-03-20 17:49 来源:爱美欣 浏览量:

#中华文化传诵人#《忆临川先生》文章类全国大学生彭瑞涵

又是一轮新年即将来临,随之到来的也有我国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一千周年诞辰。对于这一著名历史人物,大家对他的认知都只是诗人吧。“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元日》我们小时候就已经耳熟能详。到了我们更年长一些,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让我们知道,思念也可以表达的如此热烈深切。但是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对他的了解都只是冰山一角。

王安石(1021.12.18-1086.5.21),字介甫,晚号半山,谥号“文”,江西抚州临川人,世称王文公,自号临川先生。“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三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光。”这是欧阳修对他的称赞,但是一场王安石变法,让称赞变成贬低。

曾有幸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伟大的诗人是为时代和名族发声;伟大的发声是为时代和名族培育文化基因。”王安石早期做官,多年的做官经历让王安石看出了宋朝所面临的局面。在1085年的万言书中,他呼吁对法度进行全面的改革。所以在1069年,宋朝实行了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首《登飞来峰》是王安石在变法期间所创作的。“不怕浮云遮蔽我的视野,因为我站在最高层。”在塔上看到初阳东升的景色,表达出愿为自己的政治抱负的实现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

但是在变法推行的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以及变法事先缺乏宣传,再加之此次变法触动到了一些人的利益。所以这一措施施行后,各阶层的权势人物都上书反对王安石。到最后,连宋神宗都动摇了。于是改革失败,这使得王安石被千万人唾骂。

“是非在己,毁誉由人,得失不论。”一首《梅花》将临川先生的心境表达的淋漓尽致。“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梅花于第一缕春风吹来之时冲破严寒静静绽放。“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像梅花一样在恶劣的环境下却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即使被无情的风雪吹落,飘飘似雪,也胜过道路边上的杏花任人践踏,碾成尘土。花是绝世之花,人是绝世之人。

可是在两次被罢相之后,他辞官放弃改革,隐居南京钟山。自以为心若顽石,却终究人非草木。“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无一不是表达王安石的失望。每个时代都缺少为民族发声的人,仅有寥寥数人挺身而出,一些惑乱世间的言语于此时误导众人,使得他们遭到无数冷眼。

《答曾子固书》中说道:“现在惑乱世人的不是他者,正是那些士大夫所追求的名利欲求,运用言语互相夸奖,不懂得约束自己。”生逢乱世,即使命运如蝼蚁,但仍有人心向光明。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五千年的文化底蕴给了我们足够的底气与自信。生逢乱世之时,有人用鲜血推进民族前进的车轮,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生于安定之世,有人踔厉奋发,踵事增华,让红旗一次次出现在世界各国人民眼中。

正是有他们的存在,我们的国家才从战火纷飞的危亡之际到现在的繁荣昌盛。他们在淡红的血色中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不管经历过怎样的凉薄甘苦,我们的祖国依旧能披荆斩棘,朝着热情的太阳,所向披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