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亿(跻身2万亿城市俱乐部背后: 科技突围的武汉模式)
2024-03-11 12:24 来源:爱美欣 浏览量:次
2024年2月20日,一场会议让“科技创新”成为全城热议的话题。武汉市召开“新春第一会”——武汉市科技创新大会,将科技创新放在城市战略最重要的位置。
2023年,武汉市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跃上2万亿元新台阶,成为中部地区唯一一个GDP超2万亿元的城市。而科技创新,则是奋力跳跃的重要动力。
在南方周末城市(区域)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年57城科技创新榜》中,武汉不仅名列前茅,还奉献了独特的武汉科技突围路径。不同于北京、深圳、长三角模式,这是一条围绕高校科研成果形成的链条完整的转化路径,即校内研发、周边孵化、大学科技园成长、高新技术开发区规模化的“四级跳”模式。
往来商贸的九省通衢造就了经济规模宏大的“大武汉”,而如今,科技之上,武汉的故事远不只如此。在实验室里,在精密的测量仪器中,居天下之中的新武汉正登上全球科技的大舞台。
在-43℃的漠河,东风公司研发总院“候鸟工程师”测试新款智能新能源汽车性能。 (东风公司研发总院/图)
向新:“从0到1”的技术突破
距“碱性全铁液流储能技术”的诞生已过去近8年,孟锦涛谈及这项自主研发技术时,激动依旧。这位巨安储能武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巨安储能”)创始人,是来自浙江绍兴的95后创业者,年龄和他的技术一样年轻。
8年前,孟锦涛和他的团队基于自主创新的液流储能技术,一路探索,从材料、器件、系统到解决方案进行全方位打磨,设计了如今的铁基液流储能系统。该系统不仅突破了国外对离子膜的垄断和技术限制,还进一步降低了电池成本。
尽管创业的故事始于2021年,但孟锦涛与武汉的缘分却早已开始。本科毕业后,孟锦涛来到华中科技大学读研。研究生期间,他就开始研究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发现在新能源并网的过程中,波动性和不稳定性非常突出。
“这就需要一种新型储能技术去解决长时储能的问题。”他说。
新型储能技术,旨在解决发电供需不同步问题,通俗来说,它就像是一个“充电宝”,在用电低谷时“充电”,在用电高峰时“放电”。“全铁液流储能技术”便属于新型储能技术。对比全钒液流电池,铁基液流储能具有原材料丰富、成本低廉、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等诸多优势,成为大规模长时储能的理想选择。
团队的成就也得到了业内大牛的认可。锂电池的发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John B. Goodenough教授曾评价此技术为“电化学储能领域的革命性突破”,并认为其非常适合大型电站储能。
领军人物的背书也加快了这项技术的商业化步伐。2024年1月,巨安储能与湖北长江电气有限公司联手打造的“1MW/8MWh全铁液流储能项目”主体工程宣告竣工。该项目为长江电气园区提供了一套储能时长达8小时的全铁液流储能系统,电压可提升至1500V,存储8000度电。
武汉的探索不止于此。在武汉经开区,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武汉绿动”)与其位于北京的母公司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国氢科技”),正携手专注燃料电池装备“卡脖子”技术研发,在绿色能源领域闯出了一片天地。
武汉绿动总经理刘真介绍,该公司已掌握质子交换膜、碳纸、膜电极、氢燃料电池电堆等“核心技术”。
质子交换膜是燃料电池领域的关键材料。曾经,市场上的质子交换膜产品超过90%依赖进口,且成本高昂。为突破这项技术,2019年,国氢科技启动质子交换膜的研发。武汉绿动与其通力合作,历经层层攻关,终于在2021年完成量产。产品在质子电导率、气体渗透率、机械强度等方面均相当或优于国外同类竞品,但价格只有国外同类的一半。
“拿膜产品厚度均一性(±1μm)控制突破来说,为实现这一精度,研发团队不断调整材料配方、工艺参数和优化设备,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小试、中试、试生产、测试等循环反复。”刘真说。
从0到1的突破,再到攻克未来产业中“卡脖子”难题,完成国产化替代,关键核心技术成为了武汉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这座城市经济发展动力转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
新能源只是武汉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面。翻开武汉的未来发展规划,对于未来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已经提出了详细任务。近日发布的《2024年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工作安排》中提到,2024年是武汉科创中心建设的关键一年,要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辟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武汉市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的一年,在实施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将聚焦光通信、集成电路、激光等33个产业细分领域,实施10大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单北斗定位技术等100个重点研发项目。
转型:传统产业的技术跃升
2月21日,春节过后的第一周,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大道上的爱帝时尚创意产业园便呈现出繁忙的景象。在生产车间中,一件件衣服正通过智能吊挂系统精准运送到各个工位,在产线旁的电脑屏幕上,衣服数据和工人操作都被实时识别并记录。
在武汉,纺织服装业历史悠久,堪为经济发展的支柱。随着时代的发展,武汉的纺织服装行业逐渐面临着低端化、同质化竞争、供应链不足等问题。为应对挑战,武汉的纺织服装企业开始积极拥抱技术创新。
爱帝集团的“智慧工厂”创建于2014年。现在,从服装设计到出品,爱帝集团仅需2.5个小时。
爱帝集团总经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设计是服装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但对于主攻功能性服饰的爱帝来说,服装质量同样重要。智能产线不仅提升效率,也更好地保障产品质量。
爱帝集团的成功转型只是武汉纺织服装行业的缩影。越来越多的武汉服装企业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效率和产品质量。
这也得益于地方政府的布局。近年来,湖北省政府大力支持纺织服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武汉作为龙头城市,也探索为纺织服装企业提供全链条、一体化的数字技术服务,并依托武汉纺织大学等高校资源,布局未来纺织产业链。
武汉市在研究制定《武汉市支持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中,还提到要将黄陂区建设为华中纺织服装高端供应链资源整合中心等。
被赋能的传统行业,不只纺织服装行业,还有汽车。
武汉是全国重要汽车生产基地,武汉经开区更被喻为“中国车谷”。透过老牌车企东风,亦可清晰地看到武汉的转型。
“从燃油车企业向新能源转型,过程是比较痛苦的。”东风公司副总工程师、东风公司研发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谈民强接受采访时说,“毕竟能源路线与过去完全不同,传统汽车行业在思维方式、技术路线、产品运营等方面都需要改变。”
坊间曾认为,东风公司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但在谈民强看来,东风汽车的战略转型非常坚定,“传统汽车厂家发展不能以跳跃式思路,转型需要大量技术储备”。最近两三年,东风公司快速完成品牌布局,并在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构筑起了技术底座。
实际上,早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时,东风汽车已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率先进行技术探索。“十四五”时期,东风公司发布“东方风起”计划,向科技型企业转型,聚焦新能源、智能网联两大方向推进“跃迁行动”。
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东风公司发明专利位列国内自主整车集团第一、授权2816件、同比增长19.5%,连续两年领跑中国车企。
这不仅是东风汽车的技术突破,也是城市转型的体现。武汉这座城市没有让东风汽车这样的企业孤军奋战。
产业链上下游找准关键环节,集中资源协同创新成为了武汉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我们就组建了一个产业上下游协同创新的团队,展开了多企业、多领域、多学科交叉的协同创新。”华工科技总裁助理李慧介绍说。华工科技2023年实现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关键装备上的首次国产设备批量采购,保核心单元技术自主可控的同时,有效降低了30%的成本。
2023年,武汉经开区还专门发布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战略提升行动方案,计划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区。
不难看出,加强科技赋能,推动先进技术与传统产业升级相融合,是武汉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也是这座城市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上的重要体现。
顺势:面向市场的成果转化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这是武汉市对于2024年的规划。这之中,科技成果转化是关键,是科学技术转变为经济实力的“最后一公里”。
武汉,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天然具备优势——科教人才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产业基础雄厚,这也是多位采访对象纷纷提及的。
作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点城市和国家长期布局的科教重镇,武汉坐拥92所高校、101家科研院所、81位院士,130万在校大学生,304万各类人才,是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相当于当地每10个人就有1个在校大学生。近五年,留汉创业就业大学生近200万。武汉现有98家独立科研机构,科研机构总量位列全国第4。这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让不少城市艳羡。
但在调研中,南方周末发现,武汉过去在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优势方面还存在短板,出现了“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局面。此前的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曾提到这个问题,出现如“科教资源优势转化还不充分”“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不高”等表述。
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下称“武创院”)院长助理王慧中回忆,彼时武汉虽有大量的科研资源和创新成果,但就地转化情况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占优。
武创院这家新型研发机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
在武创院中,不少工作人员有着在北上广深高层级科研平台、科技型企业的工作经历。王慧中曾在北京和粤港澳大湾区工作多年。在她看来,来到武汉,是一个巧合,更是顺势而为。
“武汉正处于经济发展的窗口期,长久以来积累的科教资源和近年来逐渐完善的科研成果转化体系,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基础。”王慧中认为,武汉正着力打造“北斗七星式”成果转化创新生态,集聚催化国内外一流创新资源。
近年来,武汉不断加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以期从技术到产品,再到商品,让每一“公里”都接续。近日,武汉市还专门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称“《措施》”),提出构建以“用”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从“供给侧”“需求侧”和“服务侧”三个方向,加快把武汉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
“这次出台的《措施》可以说是‘黄金20条’,其中推动职务科技成果‘限时转化’是全国首创,解决了科技成果‘不愿转’‘不好转’的痛点。”王慧中说,“对早期投资给与投资奖励和损失补贴,也吸引了很多外地优秀投资机构的注意力,不少北上广深的企业家、投资人都在向我们打听具体政策。”
事实上,以“用”为导向的理念早已深入武汉产学研的各个领域。
坐落于“中国光谷”,华工科技从校办企业起家,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市场化运作机制,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引进高层技术人员并授予虚拟股权,完成了上市的脱胎转变。
在此期间,为延伸其既有的激光设备价值链并实现国产替代,华工科技的科研人员在客户工厂驻扎了两年时间,最终攻克了汽车白车身激光焊接技术难关,成功打破长达四十多年的国际垄断。
提高国产化率,关键在是否以需求应用为牵引。“不是把学校里面的成果、技术无条件孵化,而是要根据这个行业市场领域到底有什么样的需求。”李慧向南方周末这样说。
实际上,在华工科技的早期发展中,还是带有比较明显的“校园文化”的特点——以技术为导向,而不是以市场为导向,校企分离改革是痛苦的。
诚然,技术突破是破壳的第一步,科研成果的转换还需考虑如何和市场接轨。李慧表示,公司成功上市,不仅有校园科技成果产业化基础的原因,也有多年来坚持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巨大赋能,还有面向市场化进行的机制和管理变革的动力。
无独有偶,孟锦涛认为,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一大挑战就在于如何将一项从零开始的技术创新转化为真正满足客户需求并赋能产业的产品。
在刚刚过去不久的武汉市科技创新大会上,不少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都作了发言。其中,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与武汉飞恩微电子公司创始人多重身份的刘胜提到,要切实了解产业面临的实际问题,以需求为导向,再反哺到科学研究中,推动科研与产业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科研和转化一定要双向发力,才能筑牢武汉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的优势。”刘胜在发言中说。
南方周末研究员 李润泽子 张秋红
责编 李林薇
- 2024-05-27[科技知识]锂电池和铅酸电池(铅酸电池和锂电池电动车,到底有啥区别,选哪个更划算?)
- 2024-05-26[科技知识]产业生态(新能源汽车完善产业生态链“出海” 凭借技术优势加快“走出去”)
- 2024-05-26[科技知识]单车事故(安全事故频发,监管全面收紧,电动自行车加速驶入正轨)
- 2024-05-26[科技知识]新能源汽车概念股(新能源汽车迎重磅利好这4只概念股站上风口,后市要涨飞?名单)
- 2024-05-26[科技知识]广汽suv(一部接近完美的国产纯电动SUV,试驾广汽新能源Aion V)
- 2024-05-26[科技知识]信达国际(信达国际融资与深圳前海嘉德能源携手启航,共谱香港上市新篇章)
- 2024-05-26[科技知识]忙得不亦乐乎(港媒:广交会,中国新能源出口商忙得不亦乐乎)
- 2024-05-26[科技知识]新集能源股票(煤炭行业板块下挫,新集能源(601918CN)跌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