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民政厅(通过手机就能拿到低保救助、社区工作者职业晋升有渠道……省民政厅带来干货)

2024-05-10 09:45 来源:爱美欣 浏览量:

  今天21时25分,由浙江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有请发言人》第三季第8期与大家见面啦!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阶段,为推动经济社会加快恢复,《有请发言人》第三季推出特别节目“凝心聚力促发展”。本期节目请来了浙江省民政厅新闻发言人、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洁,和大家聊聊加强民政民生保障、助力复工复产的事儿~


  民政工作直接面对群众,服务对象、服务机构、面广量大。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下一步,省民政厅紧紧抓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民政30条”这一主线,加大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兜底保障力度。


  今年全省低保标准最低的县(市、区)要达到(每人每年)8000元以上,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为困难群众增发临时生活补贴、消费券等,既改善困难群众生活,又带动消费回暖。重视发挥公益慈善积极作用,促进慈善救助和政府救助相互衔接,使社会救助更有效率、更具活力、更可持续。立足持久作战,慎终如始做好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加快推进幸福颐养标杆区建设,完成“浙里养”智慧平台建设,推进600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新建350家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优化养老产业发展环境,积极培育养老服务消费新业态。积极动员行业协会商会在帮助解决企业困难、救助困难企业、维护行业秩序、提供专业服务和反映行业诉求等方面发挥作用,助力复工复产。


  李洁就媒体记者、普通网友等关心的问题,为大家一一解答。


  今年浙江在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方面有哪些有力的措施?


  浙江加强了四个方面的工作,确保兜住困难群众民生底线:


畅通社会救助申请渠道,运用大救助信息系统移动审批功能,实施“掌上办”和线上核查,简化入户调查、民生评议等程序。困难群众可通过手机“浙里救”APP提出申请,也可以打电话给乡镇街道提出申请。


及时足额发放救助资金,县乡民政工作人员每天安排应急值守,及时发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金,今年以来全省发放低保资金19亿元,特困救助资金1.66亿元,临时救助资金7003万元。


加快启动物价补贴,今年以来共发放物价补贴6亿元,人均补贴624元,其中3到6月份价格补贴标准提高了一倍发放。


救助帮扶临时陷入困境的外来人员,针对因交通管制等原因滞留在浙江,在住宿饮食等方面遭遇临时困难的外来人员做到应助尽助、妥善安置,今年以来全省救助生活困难外来人员613人。


  浙江各行业协会商会是如何发挥作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全省各级行业协会商会迅速行动,主要是在四个方面发挥了作用:


加强宣传引导,提升会员企业疫情防范意识和能力,引导企业进一步落实防控责任,细化防控措施,疫情期间不举办年会、展会、研讨会、论坛、讲座、培训、聚餐等聚集性活动。


发挥行业动员能力,指导会员企业有序开展复工复产,积极协助会员企业,特别是卫生防疫、医疗器械、 医药产业、健康服务等急需用品,以及食品生活用品等生活必需和其他国计民生急需的生产企业,尽早恢复生产经营,稳定供应、畅通物流,满足疫情防控和人民群众需要。


发挥桥梁作用,帮助行业企业解决复工复产困难,各行业协会商会第一时间收集整理企业复工复产的困难和诉求,撰写报告上报相关的行业主管部门,为各级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主动链接资源,助力会员企业复工复产,各行业协会商会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提前研究疫情造成的产业链配套难、融资难、劳务工返岗难、企业用工招工难等一系列问题,激活社会组织各行业要素资源,助力复工复产企业渡过难关。


  目前浙江社会救助保障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浙江省社会救助保障已经做到“应保尽保”。浙江省到目前为止的低保人数是64.04万,特困人群是2.87万,低保边缘人群是23.26万。目前,全省的平均社会救助低保为841元/月。最高的是杭州市区,达到了1041元/月,浙江省总体水平在省自治区里面属于领先水平。


  疫情发生以来,浙江为困难群众发放了多少物价补贴?

  疫情发生以来,浙江总共为全省相关的困难群众发放了6个亿的物价补贴,人均是624元。个别地方给困难群众发放了100到500元的购物券。


  在后疫情防控期间,浙江的婚姻登记工作方面多了哪些便民措施?

  浙江积极地引导网上预约,上传相关的资料进行预审,群众到现场后可更快享受相应服务。


  同时,全省现在已经实现了(内地居民)婚姻登记的补办,只要双方有一个人的户籍或者婚姻登记地在浙江,(符合条件的)可到就近的婚姻登记机关直接办。


  浙江还实现了结婚登记的“一件事”联办,即实行婚姻登记后,把相关的数据给到卫健部门生育同步办理,传给公安部门户口同步办理,原来最少跑三次,现在只需跑一次。


  一位上海市民表示他很喜欢杭州的居住环境,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到来,他能不能到杭州来养老?

  长三角一体化后,省市之间的相关政策壁垒正在逐步消除。浙江养老有一个口号:幸福养老 “浙”里更好。


  浙江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逐步开始全覆盖,浙江旅居养老,山好水好人更好,同时,浙江也有很多优秀的养老地产可供选择。浙江有很多地方都适合养老——不只杭州,像湖州、丽水、嘉兴等地也很合适。


  杭州西湖区的一个困难户通过手机很方便就拿到了自己的低保救助,这种方式在全省已经普及了吗?

  整体的大救助体系在全省的运作,主要得益于“最多跑一次改革”及政府的数字化转型。该平台的推出,大大地方便了困难群众申请低保救助等各类救助,主要有四个方面做到了便民:


申请各类救助,只需要把自己的身份信息上传到大救助平台,向大救助平台授权自己的家庭信息核对,便可通过一证申请。


异地可办,比如在杭州生活困难的温州人可在杭州申请,平台受理后以推送的方式推送到本人户籍地,由户籍地受理、审批然后发放。


自动预警,如果大救助平台的数据库里,困难群众的家庭成员突然生病,发生了非常大的医疗费用支出,大救助平台会向工作人员预警。


部门联办,地方享受低保的群众,不用再特意去电力公司申请电费的相关优惠政策,大救助平台联动各部门,申请对象可以得到所有优惠政策的叠加。


  疫情期间,困难群众受影响较大,浙江大救助体系有没有针对这一特殊情况做出特别的设计?

  “1+8+X”是省委省政府对困难群众的综合救助的制度设计,不仅针对疫情,平时也是这种状态。


  “1”指大救助平台,“8”指八类政府救助(低保、灾害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医疗救助、特困救助、供养救助),“X”指社会力量的参与。


  “1+8+X”对这次疫情的困难群众的相关救助,群众们还是相对比较满意的。


  受到疫情的影响,若外地来杭州工作的人一直没有找到新的工作,生活也较为困难,能不能够申请救助?

  浙江省在2015年出台了临时救助的办法,《办法》在原来的临时救助只针对本省户籍人口上进行了拓展,拓展面覆盖包括户籍人口、居住证人口及外来流动人口。且浙江在乡镇一级,包括街道一级设立了临时救助的备用金,在乡镇街道一级接到相关的申请并进行核实以后,可以先行救助、立即救助。


  回顾这段时间的社区工作,有没有经验是值得留下来,有助于浙江进一步提升整个社区的管理水平?

  浙江在全国首先提出“三社联动”,即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或者志愿者“三社联动”。这次的疫情大考里,“三社联动”模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浙江省注册的志愿者有1550万左右,中间有950万已经在国家的志愿者注册平台注册,说明浙江的的爱心人士比较多。浙江的社会组织总共有20万个,社区+志愿者+社会组织条件已初步达到,下一步要考虑如何把它联动起来形成合力。


  下一步的目标是如何把社区治理做得更加法治化。社区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该是由社区党组织领导,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执行,居务监督委员会或者是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社会组织、居民或村民共同参与的一个非常成熟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浙江应继续“发扬光大”的是社区治理的专业化。浙江现有持证的社会工作师6.5万个,居全国第三。专业社工在基层社会治理里和疫情中发挥了比较好的作用,比如说心理抚慰、应急处理,产生了非常好的社会反响。专职社区工作者中,目前持证50%;机构方面的专业,全省有1885家社工机构,提供了相关的社工岗位2.9万个,也在这次疫情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在关爱城乡社区工作者方面,目前浙江有哪些具体的举措,落实情况怎么样?

  社区工作者不仅仅是防疫期间辛苦,平时也很辛苦。整个社区的工作班子也就七八个人,但是工作对象可能就是五六千。


  这次防疫期间,浙江在全国首个出台了关爱社区工作者的相关文件。全省目前已有34个县市区,已完全兑现到社区工作者手上,还有一部分没有兑现的我们也在跟进。社区工作者原来没有相关的职业晋升渠道,浙江省出台了相关的社区工作人员三岗十八级的薪酬体系,解决了比如工作年限工作技能提升后,相关报酬的提升,也解决了职业晋升的渠道。

  未来一段时间,民政工作主要的目标及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抗疫以来取得阶段性的胜利成绩来之不易,感谢全省民政系统、城乡社区、社会组织,慈善工作者、志愿者,因为他们的默默付出才能够得到,我们要进一步守好民生的底线,为展现浙江重要窗口贡献民政的力量。


期待在数字化转型之后

更加智慧的民政工作

能为老百姓带来更多的

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