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国难当头,为什么赵王还要逼死李牧?人性反噬对格局小的人最有效)
2024-05-22 13:25 来源:爱美欣 7
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但凡在历史大事之中,只要我们认真去梳理逻辑、分析总结,就会发现很多“自作孽不可活”的事情。我们也可以将此类现象总结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战国时期的赵国就是属于这样体质的典型。随便举几个例子:“胡服骑射”改革成功,国力强盛了,但是赵武灵王把自己作死了,被儿子发动政变活活饿死在沙丘,伤了自己的国运;“长平之战”生死时刻,虽处于劣势,但是战略不坚定,用人不明确,导致一战丧失全国武装精锐,伤了自己的国本;长平之战后,好不容易恢复一点元气,国内也出现了一个足以媲美杀神白起的军事天才李牧,赵王却非逼死他,身死国灭也在所不惜,断了自己的生机。
说到李牧,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叫“李牧死,赵国亡”。一人身系一国生死,这是何等崇高的赞誉!这在“起翦颇牧”战国四大名将之中,也算是独一份的赞誉了。
战国四大名将之中,虽然白起是公认的榜首,但是从李牧所处的环境和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战绩和成就来看,其实他才是最给人遐想空间的那一个。是他,凭借一己之力捍卫着赵国最好的尊严和生机;是他,让纵横天下的强秦在长平之战后的赵国手里屡次吃瘪,徒呼奈何。如果李牧没有被赵王和郭开这样的小人害死,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思考一个问题,赵国能否继续活下去?可以说,李牧就是赵国的希望。
李牧其实更符合人们关于儒将的定义与想象,万马奔腾之中、刀光剑影之下,大家永远可以看到他身上那种举重若轻的淡然、进退有度的释然和来去如风的超然。
可惜的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才华超众的名将却死于奸人之手,使得赵国的命运戛然而止,也终止了人们关于历史的无限想象。时也、命也、遗憾也。
但是,遗憾归遗憾、愤怒归愤怒,我们终究还是要认真思考一下,赵国当时被强秦大兵压境,危如累卵,赵王为何还要自掘坟墓,把赵国最后的移动长城李牧给杀掉呢?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愚蠢行为背后有什么人性推动呢?
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李牧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吧!李牧这个人生平并不详细,算得上是横空出世吧。所以我们尽量从他的一些主要行为去分析他的性格吧。
第一件事就是李牧当年防守代郡的事。
赵国的代郡因为地处边陲,所以屡次受到北边的匈奴冒犯。此时的匈奴虽然战斗力不强,但是苍蝇往往是最招人烦的,不打它,它冷不丁就来恶心你;要打它,它又跑得比谁都快。所以,匈奴的问题弄得赵国很烦心,本来国内就不太安稳,边境还经常受到骚扰,典型的内忧外患。
历任的代郡守将因为得不到赵国朝堂的大力支持,所以基本上也是尸餐素位,匈奴人来了就丢下百姓跑了,匈奴人走了又重新占据失地。弄来弄去,受苦受罪的永远都是代郡的老百姓。
长此以往,赵国的边境国防必然彻底腐烂,赵国朝堂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所以就安排允文允武的李牧走马上任,希望他能够迅速扭转这种极其被动的局面。
李牧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他走马上任雁门关一带的守将一职之后,三令五申,没有他的命令,禁止迎战匈奴,甚至下令“有敢捕虏者斩”。
这就一下把所有人都搞蒙了,搞了半天,敢情国君是让你过来避战的?燕赵男儿的血性哪去了?巍巍赵国的国威哪去了?军人保家卫国的使命哪去了?但是,官大一级压死人,下面的人也只是表示对李牧的不理解和愤怒而已,其余时间沉默是金。
那么,李牧因为外界这种尴尬的反应而作出改变了吗?没有!他反而变本加厉地把边关的财政收入也强行垄断了。一部分用来改善军队的伙食,一部分用来进行军队的战术操练。
一时间,赵国边境不见硝烟起,但见炊烟生。
如果我们打开上帝视角,自然知道这是李牧在放长线钓大鱼,但是李牧这种做法其实是职场之中的大忌,也是人性之中的大坑。为什么呢?
咱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你是一个老板,你突然把一个人安排到关键岗位上,你的潜台词是什么?是不是他能以最快的速度帮你去解决问题?是不是希望他能执行你的意愿或者有什么想法提前跟你沟通和请示?
李牧这种自行其是的行为果然引起赵王强烈不满,多次派信使催战。但李牧依然我行我素,一副“要么不用我,用我就得按我的法子来”的态度,最后,赵王只能把李牧给撸掉了。
继任的守将经过李牧这么示范,自然知道赵王的想法了,于是,积极地配合老板的想法,主动出击,但奈何水平有限,次次受挫,把匈奴人乐得心花怒放的。
来回尝试过几次,赵王自然意识到了李牧的法子可能是对的,于是不得已,决定重新启用李牧。这个场景很熟悉吗?当年秦昭王启用白起去攻打赵国首都邯郸,是不是类似的场景?
领导被逼得认错了,这个时候,作为下属,一定要保持理智,切莫得意。因为领导这种认错可能只是口是心非,等着秋后算账呢!也有可能觉得这个问题难以解决,把你推上去,然后名正言顺地拿你撒气。这个时候,下属一定要态度上很谦恭,在行动上很配合,千万不能有一丁点“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洋洋得意,更不能旧事重提去谈条件。
但李牧和白起一样,先是百般推脱,直到赵王答应以后不干涉他的行为之后,才勉强上任了。最后,李牧循序渐进、步步为营、诱敌深入、合围歼敌,顺利地将匈奴十万精骑包了饺子,彻底解决了赵国的边患问题。
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件事看出,李牧是一个恃才傲物的技术型人才,对于管理和人性并不擅长。因为一个下属尽管专业能力很强,但如果经常搞得领导心里很不爽,领导交给你任务更多是因为逼不得已,这样的人通常是没有好下场的。
靠别人迁就自己而得到的东西,往往是极不可靠的!
第二件事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功高震主的事
长平之战后,赵国基本上处于半瘫的状态了,但依然能硬抗秦国几十年,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李牧太牛了,可以说,李牧是当时赵国最后的脊梁。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一个人的能力太高、功劳太大很多时候并不是什么好事,就像一个人吃得太饱了容易胀坏自己一样。李牧这么优秀,对他自己来说,其实就是一种极大的隐患。
先看看李牧到底为赵国立下了哪些汗马功劳吧!
公元前243年,李牧先后攻下燕国的武遂(现在河北省徐水县西北的遂城镇)、方城(现在河北省固安县南)等地。为百废待兴的赵国开疆拓土、拓宽了血脉。
公元前233年,秦国兵分两路进攻赵国。南路的赵将扈辄被秦将桓齮所败,十万赵军精锐损失殆尽。与此同时,秦军企图从北路深入赵国腹地,与南路大军形成夹击之势。又是李牧临危受命,率其雁门关守军南下抗秦救国,并在宜安(今河北蒿城县西南二十里)导演了一次精彩绝伦的围歼战,10余万的秦军只剩主将桓齮率少量亲兵冲出重围,其余均被歼灭。
公元前232年,李牧又在番吾(现在河北省平山县南)挡住了由秦王嬴政亲率的数十万秦军,并多次在局部反击战中打败了秦军,逼得秦国退兵。
公元前229年,秦国发兵东进围攻赵都邯郸,想一战定乾坤。结果在李牧大军严防死守面前,秦军寸土未得,没有占到丝毫便宜。
看到没有,长平之战以后,赵国每次的生死关头都在李牧惊才艳艳的发挥下才确保安然无恙,说他是赵国的护国长城并不为过。
但是,一人身系一国安危,对于一个将军来说,会是好事吗?领导会担心你不受控制,同事会觉得自己暗淡无光,要用你的时候,他们自然克制这些情绪。但是,当他们觉得有你没你一样过年的时候,放心,他们绝对会把踩到尘埃里,来凸显他们的存在感。
第三件事就是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事
在历史上有一个不成文的定律:搞军事的几乎都玩不过搞政治的。放到现在就是,搞技术的几乎都玩不过搞管理的。为什么呢?
因为专业型人才在思维上也容易陷入专业误区,俗称直男癌或较真。他们就是沉浸在他们那个领域,其他的事,他们都不愿意去考虑,也不会去考虑。这种人如果遇到好的领导,用其所长,还是能迅速建功立业的,但是通常很难融入团队,容易遭人忌恨。
就在李牧打秦国束手无策的时候,同为“战国四大名将”的老流氓王翦闪亮登台了。都说人老成精,王翦这种人性通透的人稍微思考一下就知道借刀杀人地解决掉李牧。
王翦建议秦王嬴政采用反间计。秦王秦王嬴政便派奸细混入赵国都城邯郸,到处散布流言蜚语,说李牧和副将司马尚勾结秦军,意欲赵国。并用重金收买了赵王迁的近臣郭开,让郭开使劲给赵王进行风险分析。
赵国一听说自己的保命符竟然勾结敌人,准备叛变了,那还玩个屁,不全完蛋了吗?于是,赶紧派人让李牧和司马尚离职待查。
一心为国的李牧一来不放心把国家安危交给他人,二来觉得自己问心无愧,所以拒不执行命令。
李牧这种“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不配合,反而更加刺激了多疑的赵王和居心叵测的郭开等人,于是,更加加紧节奏对李牧施加压力。
最后,李牧没有顶住压力,痛心地交出了兵权,被赵王赐死了。
上述三件事,我们基本上可以看出李牧是一个才华出众但恃才傲物、功勋卓著但宁折不弯的人,他的死因基本上也是由于他的这种性格特征造成的。
当然,关于李牧的死因还有一些其他说法,比如说赵王迁的母亲原本是一个歌女,李牧曾得罪过她;又比如赵国当时政局不稳,有南北分裂的危险,代郡是李牧的发源地,赵王担心他支持代郡势力搞分裂。这些原因就不一一分析了,可能性不大,因为如果是这样,赵王迁完全没有必要在秦军攻赵这个时间节点上杀了李牧,缓一缓不行吗?
那么,赵王为什么要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杀死赵国最后的保护神呢?这摆明就是寿星上吊——活腻了呀?这事看似不可思议,实则屡见不鲜。
赵国灭亡之后,赵王迁也成了亡国奴。我们不知道他被秦王囚禁在“活死人墓”一般的房陵之中时,心中作何感想?但我相信,他一定会认真去思考自己杀李牧究竟杀得对不对!
解读历史,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解读历史人物行为的合理性。赵王迁当时不管不顾的要杀了李牧,他的心理活动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把赵王迁的心理替代为一般领导的心理,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去反复权衡的。
1、领导真的喜欢有才华的下属吗?
这个问题好像有点不好确定答案!如果说领导喜欢,那么像李牧这样有才华的人最后又被抛弃了;如果说领导不喜欢,千古以来,领导们都翻来覆去再讲“唯才是用”。
其实,这用理科的思维就很好解答这个问题了,不同反应条件下,反应产物是不一样的。
刘邦他喜欢韩信吗?有时候喜欢,有时候不喜欢!同理,赵王对李牧也是如此。李牧虽然一身才华,但是赵王也要看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喜欢你?用不着你的时候,肯定不会喜欢你;用得着但是副作用太大的时候,也肯定不会喜欢你!
通常情况下,一个没有格局的领导都是不喜欢太优秀的属下的。一是怕他抢了自己的风头;二是怕他尾大不掉。大多数管理者的管理意愿都是为了突出自我,尤其是一些是格局不够的领导,他们的管理逻辑中,出现最多的潜台词就是“老子是领导”。
李牧太有才了,且是一个傲世独行的人,赵王不太可能会喜欢他。如果李牧是那种出去可以帮我扛事,背后可以哄我开心的下属,赵王才会喜欢他。
2、有才华的人为什么往往不合群?
郭开难道真的不知道李牧的重要性吗?李牧被赐死的时候,为什么赵国的满朝文武没几个为李牧求情?不是赵国的大臣都傻,而是他们的私心太重、胸襟太窄。
我们常被教育要靠实力去赢得别人的尊重,但现实残酷的却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才高于世众必毁之”。因为人性之中,不管怎么掩盖,怎么修饰,嫉妒的心理永远是无法消除的。
你在一帮同事当中,独当一面、风头出尽,就注定你只能得到极少数一部分人的认可,这一部分可能是在信仰和追求上有你有默契的人。其余的人只会觉得你挤压了他们的生存空间,把自己内心的不安稳归因于你。
郭开那样的小人他会去抹黑一个不如他的人吗?不会,因为那些不妨碍他到处装叉到处飞,对他的地位和利益没有威胁呀。
凡事皆有两面性,当有多少聚光灯照着你的时候,就有多少杆枪在瞄准你。
3、是谁在反复强调所谓的安全感?
首先,我们必须要承认,权力和利益都是自私的,都是很难做到共享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就是最好的注释。
但是,赵王为什么要在还用得到李牧的情况下将其杀害呢?毕竟此时保家卫国的李牧和他的利益是兼容的呀!
古往今来,君王杀功臣的比比皆是。比如秦昭襄王杀害白起,但至少那个时候,有没有白起都不太影响秦昭襄王的大局了;比如刘邦杀韩信,但至少刘邦是在已经统一天下,而且是明显感觉到韩信要闹事才动手的。为什么赵王却偏偏要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呢?
固然是因为赵王内心觉得恐惧了,它的不安全感开始作祟了。赵王迁是一个十分不自信、没底气的人,在他的心目中,赵国的未来已经没有什么希望了,迟早要完蛋。这种悲观主义的情绪让他很容易崩溃,他会觉得全世界都是对着他挥舞镰刀的魔鬼,十分脆弱和敏感。
即便李牧还在前线为他拼命,可是一听说李牧要叛逃,他就容易歇斯底里了。咋了?想丢下我不管?想眼睁睁看着我死?我特么先弄死你!
一个实力越差劲、处境越恶劣的领导,内心越脆弱,越难去相信别人。看看李世民,人家内心多强大,就不信你们谁敢反,谁敢反我就可以灭掉谁!再看看崇祯皇帝,被后金打得快疯了,看谁都像挖自己墙角的人。可惜,赵王迁不是李世民,而是另一个崇祯。
再加上有郭开这种人在旁边煽风点火,赵王迁就更加相信自己的疑神疑鬼了。另外,李牧还拒不交权,简直就是把赵王迁往情绪的死胡同里逼。我要死了,你也别想活了,咱们玉石俱焚吧。
所谓的安全感,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越是那些没有能力、内心不自信的领导越喜欢去缩小它的范畴。权力和利益好像一堆火,靠得太近了,容易烧死人,靠得太远了,又没有感觉,只要呆在合适的距离,才让人觉得舒服。当然这个合适的距离是因人而异的。
总结一下,由人渡己,我希望大家通过李牧之死明白几个道理。
第一、学会去适应自己所处的环境。假如李牧生在开疆拓土的秦国,他的命运一定不会是这样的,因为他会被那个环境所需要。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我们身具何种才华,一定要找到需要自己的环境,你满腹经纶,但是生活在一个金钱至上的环境中,就尽量不要清高了。否则,你会逐渐变成别人口中的笑柄的。
第二、学会去打磨自己尖锐的性格。有才华的人往往都是有性格的人,但是,曾国藩说,能人败于傲,庸人败于懒。我们可以有傲骨,但却不能有傲气。可以自我尊重,但却不可我行我素。像李牧那种恃才傲物、自作主张、不听调令、坚持己见的性格,严格意义上来说,也并不能说就是坏性格。但过于棱角分明了,容易伤到别人,再反过来伤到自己。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我们完全可以做得更通达一点。
第三、学会去选择自己追随的领导。我们老说,希望自己得到贵人相助,其实如何找到自己生命中的贵人是门技术活。领导选不好,你就相当于走上了一条不归路;领导选对了,你才能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毕生所学。让李世民来当李牧的领导看看,那绝对是最佳拍档,怎么会陷害他呢?至于如何去识别一个合适的领导,主要有几个重要标准,看他的格局、眼光、胸襟和气度,格局大你才有发挥空间,眼光高才会识别你的隐藏价值,胸襟广才不会轻信小人的挑拨,气度大才不会随便翻脸不认人。
对于李牧之死的反思是一言难尽的,所以就不继续延伸了。总体来说,从李牧之死中,有很多职场经验是可以提炼的。比如领导总体上是喜欢能让自己放心、安心、开心的下属;比如没有格局的领导一般都不会看重下属的业绩;比如职场之中,同事比对手背后捅刀子的几率更高。
如果你是一个像李牧那样的打工人,一定要学会把自己的才华和价值用正确的方式发挥出来;如果你是一个像赵王那样的大领导,一定要记住不要老盯着个人情绪那一亩三分地,别被所谓权谋之术带偏了,公司要垮了你或许还无所谓,只要听到有人会威胁你的地位,就迫不及待想搞死人家,要学会从大局去分析利弊。
每一段历史其实都是一部现代史,只要把历史读透了,生活之中,自然也会感觉豁达通透不迷茫了。读史明智,根本就在于此!
- 2024-05-26[财经知识]你根本不懂(北大录取寒门学霸遭群嘲:没穷过,你根本不懂)
- 2024-05-26[财经知识]福客来(进化版的东北盒饭,喂饱这届务实的年轻人)
- 2024-05-26[财经知识]大集合(11款骁龙8Gen3手机大集合年末旗舰机汇总推荐,哪款更适合你?)
- 2024-05-26[财经知识]snark(浅谈零知识证明之二:简短无交互证明(SNARK))
- 2024-05-26[财经知识]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最全面的卷积神经网络介绍,都在这里了(附代码))
- 2024-05-26[财经知识]世界公园(我国最新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 2024-05-26[财经知识]150个字的日记(小学生《暑假日记》优秀范文63篇,给孩子做个参考,可下载打印)
- 2024-05-26[财经知识]机具(建筑工地上11项施工机具的安全控制要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