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甫(1942年,陈独秀临终前,叮嘱妻子:你可从速改嫁,但有一事要切记)

2024-05-22 12:23 来源:爱美欣 2

欧易app下载

OKEX欧易app下载

欧易交易所app是全球排名第一的虚拟货币交易所。

APP下载   官网注册

“先生,您放心吧,您说的,我记下了。”此时的潘兰珍早已泪眼婆娑。陈独秀努力地睁开浑浊的双眼,深情地凝望了最后一眼身边这位年轻的妻子,她已经陪伴了自己十二年。

陈独秀嘴角努力挤出一丝笑意,缓缓点了点头。潘兰珍蓦然感觉到陈独秀苍白渐冷的手指,从她的掌心中慢慢滑落下去。

图1

1942年5月27日,四川江津,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陈独秀逝世,享年63岁。

是什么让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在自己弥留之际仍念念不忘,仍要叮嘱妻子?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那段如烟的往事。

上海/石库门/相恋

(1930年)

“侬好呀,李先生,吃早餐了伐?”一位身材娇小,面容白皙,眉清目秀,但眼神中略带沧桑的年轻女子笑盈盈地,用略带苏北口音的吴侬软语向一位身着灰布长衫的清瘦中年男人打着招呼。

“好,好。”中年男人微笑着,客气地回应,他有着宽阔的额头、高耸的颧骨、深邃的目光,和蔼可亲,温文尔雅,一看就是位有文化的先生。

图2

如是,每日他们都会在石库门青灰色的里弄间相遇,相互问候,拉一些家常。

女子名叫潘兰珍,彼时22岁,岁月的消磨,已经让她白皙的面庞出现了一丝丝淡淡的皱纹。她四岁时,就随父母从苏北老家来到了上海。

图3

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她再普通不过,十来岁就开始到纺纱厂工作,赚钱养家。十七岁那年,被工厂里的工头玷污,生的娃也夭折了。

在那个没有一丝光的年代,她这样的女子,就像一只小蚂蚁,没人会在意她,她只能顽强地活着。

图4

能让她依靠的人,也许只存在于她想都不敢想的幻想中。她没读过书,所以她崇拜读书人,所以每次见到这位知书达理的中年男人时,总要客气地称呼一声“先生”。男人则回以微笑。每当此时,她的心里总会有一丝她不敢奢望的温暖。

这位中年男人,其实当时的年纪已经有五十多岁的光景,平时深居简出,大家只知道他有文化,爱写文章,言语间让人有种亲近的感觉,只是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他深邃目光中,总是夹杂着一丝孤寂。

图5

《新青年》停刊了。李大钊同志英勇就义了。本以为可以信任的国民党彻底背信弃义。胡适也改换了门庭,当了蒋介石的门客。而他自己也被组织开除了,无党无派了!

两个儿子已经为革命事业捐躯、原配夫人郁郁而终、第二任夫人也离开了自己、国民党政府正在上海悬赏两万元抓捕他......

图6

男人独处的时候,总是会想起这些种种过往。曾经的叱咤风云,舍我其谁,已成往事,此时只道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即使自己的革命信念从未动摇,也难免总有一抹唏嘘划过心头。

这位男子,就是陈独秀。他有过错误,但是他作为那个至暗年代里一道划破苍穹的闪电,让无数青年人看到了光,并为之奋斗终生

图7

虽然此时,已过巅峰的他更像是一位落魄的秀才,但仍要称呼陈独秀一声:陈先生!。

潘女士不会写字,有时会请陈先生帮她代写家书。她是位淳朴、勤劳的女子,知道感恩图报,所以总是做些可口的饭菜送给陈先生来表达谢意。

陈先生也会在她来的时候,給她讲一些她似懂非懂的文化知识,但即使是孤男寡女独处时,他也未曾触碰过一次她的衣衫。

图8

之后在淡淡的交往中,他们慢慢酿出了情愫,坚强而孤独的灵魂找到了彼此的归宿。

此时的他51岁,她22岁。

潘女士鼓起勇气,搬到了陈先生的住所,他没有拒绝。

他教她读书识字,她给他烧饭洗衣,闲暇时,她会安静地坐在他的身边,看他写那些可以用来换些钱粮的很深奥的文章。

图9

在阴冷的黑夜里,他有了一丝温暖。

在漆黑的生活中,她看到了一道光。

他是个好人,不用名分,能和他相恋,真好。

南京/老虎桥/相伴

(1932年)

昏暗潮湿的牢房里,小木桌两边,一位身着军装的高大中年男人与陈先生面对面坐着,桌上摆着文房四宝。

“仲甫(陈独秀,字仲甫),给我提个字吧。”桌子这头,军装男人略带请求地说道。

“好!”桌子那头,陈先生面无表情地答道,随即挥毫写下“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军装男人看着未干的墨迹,眼神中饱含赞许,那时候,达官贵人都想得到一副陈先生的墨宝。

“仲甫,认个错吧,委员长会通融的。” 军装男人劝道。

“予固无罪,罪在拥护中国民族利益,拥护大多数劳苦人民之故而开罪于国民党已耳。”陈先生掷地有声。

时任国防部长的何应钦,小心翼翼地收拾好字,无奈地转头离开。

图11

不过是在牢中继续困十三年而已,这是第五次进牢房了,陈先生已经无所谓了,从举起革命火炬的那一刻起,他已经准备好随时赴汤蹈火,区区牢狱,如何能扑灭他心中为国为民而抗争的熊熊烈火!

“陈独秀,你老婆看你来了!”狱卒叫嚷着,把一个女人带入了牢房。

女人穿着江南普通女人的那种宽大的粗布大衫和宽脚裤,提着竹编的饭笼,低垂着眼帘,缓缓地坐在桌对面的小凳上。

图12

“先生,我从老家回来,发现寻不见你了,苦找了你两年,最近才在报纸看到你的相片,知道你被抓了,押到了南京。我就紧着过来了。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你的真实姓名呢?”女子怯怯地说着,又带了一丝埋怨地问道。

陈先生惊愕了,以自己的过往,他原本不想连累了她,原以为她找不见自己,趁年轻还可以再嫁,这在乱世,太正常不过。结果没成想,她竟然一路从上海跋涉到了南京,一个弱女子,一路的艰辛,可想而知。

图13

没等他回话,女人已经自顾自地从饭笼里拿出了还温热的饭菜,并递给了他碗筷。

“兰珍,你不要管我了,我这不知道要关到什么时候,哪天判了极刑也未可知。吃了这顿饭,赶快回上海吧,找个好人家嫁了,好好过日子。”陈先生拿出了一种决绝的语气。

女人摇了摇头,低头不语,只是给他继续夹菜。

图14

日复一日,每天她都来看他,给他带些饭菜,虽然粗陋,但也是可口。她依旧没什么言语,只是静静地看着他吃完,再收拾好碗筷,带走他要换洗的灰布长衫,长衫破了,她还会仔细地打上补丁。

他问她怎么过活,她只是告诉他自己租了间小房,就在监狱附近,平时可以打些零工,收入足够买菜烧饭,不用担心。

图15

虽然潦倒,但陈先生怎么说在当时也是鼎鼎大名。时间久了,人们慢慢地知道有这么一位粗衣大衫的女人每日都去看望他,难免传出了很多风言风语,更多的是在说潘女士这样一个普通女人,想攀龙附凤,想搭上陈先生这条大船。

探望陈先生的朋友,也曾问及此事。他的心,疼了。他努力地维护着她,告诉来探望他的亲朋好友:她就是他深爱的妻,是他离不开的伴。

这一过,就是五年。

1937年,国民党政府扛不住多方抗议,只能通过保释释放了陈先生。陈先生出狱后,立刻对外宣布:潘兰珍女士,早已是我的合法妻子!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在至暗的时刻,她是他的一道光,与他相伴,共度时艰。

四川/江津/相守

(1938年)

“搬走!现在咱们就搬走!就算暴尸街头,我们陈家也绝不寄人篱下!”望着潘女士委屈的泪水,陈先生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以杖击地。痛心,他自己可以忍辱负重,但是决不允许有人对自己心爱的女人妄加羞辱。

自从出狱以后,蒋介石曾经想邀他出任劳工部部长,他严词拒绝。蒋介石又想给他十万元,让他另立党派,为蒋家王朝溜须拍马,他更是破口大骂。

图16

他忘不了“四一二”中,国民党的倒转逆行。

蒋介石的屠刀上,革命战友的鲜血尚未干!

他宁肯饿死街头,也绝不会对敌人摇首乞怜,更不会接受敌人的嗟来之食。

“我,陈独秀,当初看错了你们,我甘心背负骂名。但为国为民之大义,我绝不会有半点动摇妥协!”

就是这种自古以来清流士大夫誓死不退的傲骨气节,才保我中华泱泱五千年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受朋友的邀请,陈先生和潘女士于1938年来到了当时陪都重庆附近的江津县城。

夫妻二人曾寄居于朋友和老乡的西门康庄、延年医院和郭家公馆等处。但是人情冷暖,男主人们尚好,但是女主人们却有自己的心思,因此时常搬弄是非,甚至指桑骂槐。这才有了本节开始时,潘女士受辱,陈先生护妻的桥段。

图18

1939年初,经人介绍,陈先生夫妻二人安居在了江津鹤山坪的杨家大院。这里原本是光绪年间特科贡士杨鲁丞的故宅,因为院落四周,用条石垒成了一人多高的石墙,因此此处又得名“石墙院”。

虽然此处犹如世外桃源般的静谧,但是在生活上,夫妻二人依然很艰苦。

图19

早年因革命事业,陈先生无暇顾家,晚年的他,终于想明白了家的重要。老大和老二,都已为革命事业牺牲。陈先生于是把继母和三儿子陈松年一家都接到了自己身边。

但这么一来,开销极大。家里时常都无米下炊。潘女士独自扛下了生活的重担,不辞劳苦,支撑着全家的生活。

后知后觉的陈先生,偶尔一次看见在厨房中呆坐的潘女士,想过去安抚一下,却发现米缸早已见底。

图20

其实,陈先生在石墙院的生活,本可以不用如此窘迫,当时很多国民党高官、江津本地的名流、他的学生、好友都前来主动资助。

但是,对于资助,陈先生并不会全盘接受,他有三个原则:

第一、素无知交者,不愿无缘受赠。

第二、无功不受禄。对于朋友的资助,作为答谢,他总会回赠自己的文章或书法。

第三、凡是国民党高官的资助,他一律不受;对于国民党政府的拉拢利诱,他更是断然拒绝。

图21

陈先生在石墙院的故居,大门两侧刻有一副陈先生亲提的对联:

行无愧怍心常坦,

身处艰难气若虹!

穿越将近百年的时空,仍可以感受到陈先生当年那铮铮铁骨和浩然正气!

图22

在石墙院的三年里,陈先生可谓贫病交加,潘女士还要艰难地照顾陈先生的一家老小。有一回,潘女士终于忍不住怯怯地问他说:“先生,能不能从那笔款子里借些出来,用过我尽快归还,好吗?”

这笔款,是当年陈先生给教育部门编书的稿费,有2万元之巨。但是,书编好之后,教育部长非要陈先生改了书名。以陈先生孤傲的个性,怎能容忍别人对自己的著作颐指气使,于是断然拒绝更改书名。稿费则寄存于一位中介朋友处,并发誓不会动其中的哪怕一分一毫。

图23

“绝不可以,哪怕冻死、饿死,也绝不能动这笔钱”陈先生略带韫怒地答道。潘女士赶紧低下了头,在她的记忆里,陈先生这还是第一次对她这样讲话。

“我想想办法,先生,您别动气,伤了身体。”说着,她轻轻扶着陈先生坐在床边,给他倒了一杯清水。在家里,茶已经是稀罕物,只能用来招待客人。

转天,她就把自己仅存的一些首饰和棉衣都当掉了。

图24

陈先生的身体每况愈下,经常需要卧床。一日,家中来了两位器宇轩昂的客人。

“独秀先生,恩来这次是到重庆作中共的代表,在百忙之中特意来看望你。”其中一位老者说道。他就是朱蕴山,陈先生的安徽老乡,辛亥革命的元老。

“恩来、蕴山,你们好!你们来看望我陈某,不胜感激。”陈先生从床上费力地支撑起身子,激动地答道。

此次,周总理在朱蕴山先生的陪同下来看望陈先生,是想希望他放下成见和固执,继续为革命发光发热。

图25

但是,陈先生婉拒了,与拒绝国民党政府不同,陈先生对中共的同志,总是带着一份愧疚,而且与他一同共事过的同志,在党中央也只剩毛主席、周总理等寥寥几位。

他深知,时代已经不属于他这样的垂垂老者,他的孤傲,注定了他的寂寞,他能做的,也只有独守着心中那份信念和执着。

1942年5月27日,陈先生勉强拉住潘女士那布满老茧的手,喃喃地说道:“兰珍,这么多年,委屈你了,苦了你了,我对不起你。”

看着已在弥留的丈夫,潘女士泪眼婆娑。“不苦,不苦,能陪着先生,我就知足了。”

“兰珍,你一定要自强自立,如果有合适的人,你可从速改嫁,安度余生。另外,有一事要切记,教育部寄来的那笔款子,一定不可动,切不要用老夫的名声去卖钱。”陈先生用最后的气力,对挚爱的妻子留下了最后的叮嘱。

图26

须臾,陈独秀先生与世长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陈先生至死都牵挂着妻子的生活。他留给了潘女士一些书稿费和五只古瓷碗,但是她没有动,因为那是他留给她最后的念想,她舍不得卖了换钱。

她回到上海,找了份烧饭的工作,自己养活自己。

1949年因子宫癌离世,带着对陈先生的无限思念平淡地走完了余生,年仅41岁。

图27

她无法与丈夫合葬,因为按旧例,陈先生是要和原配在老家葬在一起。

她没有用“陈独秀遗孀”的名义参加过任何活动,这是她的底线,不能用自己深爱的男人的名声去卖钱。

她更没有动陈先生至死挂念的寄存在朋友处的那两万元稿费。

他在时,她与他相守,他不在了,她与她对他的承诺相守。

挚爱,莫过于此。

挽歌

所有的繁华,终要用寂寞来偿还。这句话适用于很多自古至今的名人。但,绝不适用于陈独秀先生。

因为,在所有繁华落尽的时候,仍有一位他深爱着,也深爱着他的女人,陪他走完最后的一段人生。

在彼岸,他若有知,一定能感受,他一直都活在她的心里。

他永远是她的“先生”。

今生,死,虽不能同穴,但在来世,愿你与我,比翼在天,连理在地。

谨以此文,向伟大而平凡的陈独秀先生和他的夫人潘兰珍女士致以敬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