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年(苏东坡传 少年不凡 1037年苏轼于眉州眉山出生)

2024-04-26 14:52 来源:爱美欣 2

欧易app下载

OKEX欧易app下载

欧易交易所app是全球排名第一的虚拟货币交易所。

APP下载   官网注册

苏东坡传

少年不凡

1037年苏轼于眉州眉山出生,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

苏轼的祖父叫苏序,好读书,善作诗。父亲苏洵就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他对苏轼兄弟悉心指导。母亲程氏有知识且深明大义,曾为幼年的苏轼讲述《后汉书》里的古代志士,勉励儿子砥砺名节。

苏轼自少年便聪颖异常。8岁入学,以道士张易简为师。他似乎天生对诗文有很深的感悟,对文字的敏感达到了惊人的地步。10岁左右,苏轼已能写出很好的文章。据说有一次苏洵读欧阳修的《谢宣诏赴学士院仍谢赐对衣金带及马表》.命苏轼模拟其表写篇文章,苏轼信手写毕,其中有"匪伊垂之,带有余:非敢后也,马不进"之语。苏洵看罢十分高兴,叹道:"此子他日当自用之。"这看似简单的两句话,却用了两个相当深奥的典故。前一句出自《诗经.小雅.都人士》:"匪伊垂之,带则有余。"郑玄笺:"此言士非故垂此带也,带于礼自当有余也。"后一句出自《论语·雍也》:"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何晏集解:"孟之反贤而有勇,军大奔,独在后为殿。人迎,功之。不欲独有其名,曰:'我非敢在后拒敌,马不能前进。'"神童气象,那时已经初见端倪。

苏轼学识渊博,思想通达,其弟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中写道:"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乱治,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

由此看来,苏轼不仅对儒、道、释三种思想都欣然接受,而且认为他们本年

来就是相通的。这种以儒学为根本体系,吸收道、释精髓的思想是苏轼人生观的哲学基础。

出蜀入京

嘉佑元年(1056年),苏洵带着21岁的苏轼和19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于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京参加礼部会试。本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大主考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小试官梅尧臣阅罢苏轼答卷后,深感其文气势雄浑,于是推荐给欧阳修看。欧阳修看罢大为叹赏,本想把此卷置于第一,又疑此文可能是弟子曾巩所为,为了避嫌,将此卷置于第二。事后得知写此文者乃苏轼,感叹道:"此我辈人也,吾当避之!"

式"原意为

里提到的

之前,文坛上一直弥漫着华而不实、崇尚字雕句琢的浮靡风气,力主文以载道的欧阳修对此深恶痛绝,而苏轼的雄文恰恰符合了欧阳修的文学主张,故而得到欧阳修深深的嘉赏。

氏有知识

子砥砺名

苏轼在文中写道:"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欧、梅二公既叹赏其文,却不知这几句话的出处。及苏轼谒谢,即以此问轼,苏轼答道:"何必知道出处!"欧阳修听后,不禁对苏轼的豪迈,敢于创新极为欣赏,而且预见了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天生对诗

已能写出

衣金带及

垂之,带

也日当自

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师。当父子名动京师、正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苏轼母亲病故的噩耗。尚未得官的苏轼只得离开京城回到眉山,去尽三年之孝。直到嘉佑四年(1059年)年底除丧,才侍奉着父亲苏洵再次出川,赶回京师。经过长江三峡时,苏轼已经写了不少的诗,他把这些诗编辑成集,取名《南行集》。此时的苏轼进入了诗词创作的高产期,他似乎有着永远发不完的人生感慨,不得不形诸笔端,必宣泄之而后快。

出自《诗

非故垂此

孟之反

何晏集

其名,

倪。

嘉花四年十月,守丧期满回京。嘉佑五年(1060年),苏轼被授予河南府福昌县主簿。

写道:

然叹息

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人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苏轼带上妻子王弗赶到凤翔府,公务之余,他继续诗文的创作,在这期间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喜雨亭记》《凌虚台记》等篇章,以及大量的诗歌。这些诗未必都是名篇,但从他创作的激情和数量来看,的确为他以后成为诗文名家奠定了基础。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三年任满的苏轼离开凤翔回到京师,授判登闻鼓院之职。召试秘阁,又获得了第三等的上佳成绩,改官直史馆。眼看着仕进之门向他层层打开时,不幸的事又接连发生:这年五月,夫人王弗病逝。治平三年(1066年)四月,父亲苏洵病故。苏轼不得不护送着父亲和妻子的灵柩再次回到眉山。这期间,苏轼续娶了王弗的堂妹王闰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