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牌(重磅“长线资金”接连出手,频频举牌A股公司背后,透露何种信号?)

2024-02-06 13:16 来源:爱美欣 15

欧易app下载

OKEX欧易app下载

欧易交易所app是全球排名第一的虚拟货币交易所。

APP下载   官网注册

2024年开年,险资便屡次出手,举牌A股上市公司。

紫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紫金保险”)和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城人寿”)近日先后举牌上市公司华光环能和无锡银行。目前,紫金保险持有华光环能股份比例约5.0012%,长城人寿持有无锡银行股份比例约5.00%,均触发举牌条件。

作为资本市场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投资力量,险资的举牌动作无论是对相关个股还是对市场而言都具有较强的正面意义,特别是近年来险资举牌频次明显增加,其布局权益市场的积极性明显提升。

“在低利率环境下,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进一步促进权益类投资的发展,是未来保险资金运用的重要方式,那些经营稳健、具备高股息特征的上市公司有望受到青睐。”多位分析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险资接连举牌

1月12日,无锡银行发布公告称,2023年12月29日至2024年1月9日,长城人寿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在二级市场以集中竞价方式增持无锡银行股份999.99万股。交易完成后,长城人寿直接持有无锡银行约1.08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5.00%。

而在今年1月3日,华光环能曾发布公告称,2024 年1月3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出具《过户登记确认书》,公司控股股东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联集团”)向紫金保险转让其持有的华光环能 4719.47万股股份已办理完成过户登记手续,本次国联集团向紫金保险协议转让股份过户登记完成后,紫金保险持有华光环能4719.47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0012%。

值得一提的是,与往年相比,近年来险资举牌已呈现出回暖态势。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网站信息显示,2023年,包括长城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寿等5家险资举牌9次。其中,长城人寿还曾于2023年6月同时举牌中原高速和浙江交科两家A股上市公司。而在2021年和2022年,险资举牌次数仅为1次和4次。

“险资举牌回暖主要跟政策支持、市场环境、投资策略等因素有关。”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姚旭升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政策角度看,监管陆续出台文件鼓励保险业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引导保险机构将更多资金配置于权益类资产。险资作为机构投资者,十分重视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面对传统固收投资收益率下行、优质资产供给不足等挑战,险资加大权益投资是大势所趋。现阶段权益市场资产估值处于相对底部区间,此时举牌属于逆向布局,十分契合险资的投资策略,有机会获得较为可观的长期回报。险资举牌反映了险资对未来权益市场的乐观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对投资者信心起到了提振作用。

或将进一步加大权益市场配置

虽然险资配置A股市场的积极性在提升,但总体持仓比例较低。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截至2023年11月,险资配置股票与证券投资基金的余额约为3.37万亿元,占险资运用总额的12.3%,这一比例低于2020年末的13.8%和2019年末的13.2%。

而在2023年底,2023年11月29日,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发布公告,拟分别出资250亿元共同发起设立私募基金公司,同时,新华资产与国寿资产分别出资500万元共同发起设立基金管理人公司。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披露的最新信息显示,国丰兴华(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已于1月8日完成登记备案。

新华保险曾在公告中表示,为进一步增加符合公司投资策略的长期投资资产,优化保险资金资产负债匹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公司与中国人寿分别出资 250 亿元共同发起设立私募基金公司。中国人寿方面则表示,该基金拟投资于公司治理良好、经营运作稳健的优质上市公司股票,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投资运作,根据市场形势把握建仓时机,动态优化策略。

畅力资产董事长宝晓辉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险资中长期入市是必然趋势。一方面是险资自身原因,中国长端利率低位震荡、权益市场波动加剧,寿险行业面临潜在利差损风险,险企利润承压;保险监管趋严,通过发布产品负面清单、下调演示利率、分产品调整评估利率等方式,降低保险公司负债端成本。另一方面是市场需要,目前来看,虽然在监管层的努力下,我国资本市场较以往有了长远的发展,但中长期资金的匮乏也是一直困惑资本市场的问题点,而险资的进入有利于为市场提供长期资金,为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保驾护航。”

发挥中长线资金“压舱石”作用

在目前市场情绪整体比较低迷的情况下,险资出手无疑向市场传递了积极信号。

在宝晓辉看来,目前险资举牌有以下两层用意:一是当前市场利率下行后,保险公司合意资产稀缺,而银行板块具有“业绩稳、高分红、低估值”的特征,十分契合险资长期资金的要求,类固收的权益资产有望获得保险资金的青睐;二是随着未来人口老龄化下,险资需要找到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端来应对未来长期的保险开支,险资举牌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尝试。

但仅仅依靠险资显然无法撬动A股庞大的市场,资本市场信心的恢复还需要更多中长线增量资金入局。中长线资金的加入,不仅是发达国家走出“慢牛”行情的“压舱石”,亦是成熟市场抵御外部风险的“定海神针”。

“中长线资金入市,一方面可以发挥其作为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提升市场的抗风险能力,降低各种外部风险对行情的冲击,实现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另一方面又能提振信心,为市场注入活力,对中小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有利于投资人形成科学合理的投资习惯。长线资金为上市公司发展提供支持,很好地发挥了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对于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姚旭升表示。

一般而言,中长线资金来源包括保险资金、公募基金、养老金、企业年金等具有中长期投资理念的投资机构。酷望投资总经理杨如意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随着低利率环境的持续,未来中长线资金想要获取更高的回报,投资A股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选择。未来中长线资金一定会逐步流入A股,改善A股的资金结构,形成良性循环。”

责编:万健祎

校对:廖胜超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