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现代汽车官网(又一家,现代与北汽联手“触电”)

2024-06-05 16:51 来源:爱美欣 浏览量:

继大众入股小鹏、奥迪合作上汽、雷诺联合吉利之后,中国汽车产业的“反向技术输出”仍在继续。

9月12日,现代汽车在韩国首尔举办了Hi-Tech超级技术日上表示:为应对中国瞬息万变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集团正准备与中国本土合资伙伴北汽集团将加强电气化的合作以加速推动电动汽车产品。另外,集团也在积极与国内电池供应商和智能座舱/车内软件公司接触,以应对成本和本地消费者偏好。

这是去年双方合作的延续。去年3月,现代汽车联合北汽共同向北京现代注资约68亿(9.42亿美元),随后又在11月推出“2025向新计划”,谋求在华的持续经营和转型。

据韩国现代汽车总部高层透露:" 现代和北汽集团合作的电动车项目正在推进中,不日将看到成果 "。北汽方面指出:" 尽管近几年销量不及预期,但北汽新能源颇具一定技术储备。现代和北汽合作的电动车项目可以想象的空间非常大。"

据悉,现代汽车和北汽的合作可能会采用两条路线同时进行的方式,包括直接导入现代IONIQ系列车型,由北京现代实现本土化生产;由北汽新能源提供核心的三电技术,现代方面主导设计,推出的产品或归入全新合资自主品牌旗下。从定位来看,现代和北汽联合打造的电动车将面向10-25万元的主流大众市场。

众所周知,在新能源赛道上,跨国车企已经明显落后于国内车企。其中,某合资头部品牌的ID. 家族系列凭借大幅降价促成月销量过万,但这仍远不如头部新势力品牌某一款车的单月成绩。奉行“打不过就加入”的原则,从今年开始,跨国车企们纷纷向国内车企示好,下场寻求合作,以快速推进电气化进程。前有大众和小鹏,后有奥迪与上汽,这一次终于轮到现代汽车了。

近年来,现代汽车在华销量呈现断崖式下滑,品牌声量也逐步落寞。据统计,北京现代销量从2016年巅峰时的114万辆暴跌至2022年的25万辆。更进一步的数据显示,2022年现代集团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仅为34.3万辆,占全球销量的5%,在华份额已跌至1.6%,是近9年来最差的表现。

曾经在华大跃进式的扩产导致如今不得不对其产能大刀阔斧地缩减。前年现代变卖北京一厂给了理想、今年6月又欲将重庆工厂五折转让。现代集团CEO张在勋表示还将“关一卖二”,最终或许只保留1家工厂运作。另一边的悦达起亚,在8月失去合资方东风后,也早已资不抵债。

现代汽车在华业务陷入困境,与其电动化布局落后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汽车全球官网显示,当前现代汽车已推出12款环保车型,包括插电混动汽车、电动汽车以及氢能源汽车等。不过在中国市场,现代汽车合资公司及进口公司官网上仅有2款新能源车型,分别为现代途胜L混动和NEXO氢能源汽车。但事实上,这两款新能源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8月,北京现代累计销量为15.74万辆。其中,销量最高的为伊兰特、ix35等燃油车型。显而易见的是,面对如今新能源渗透率接近40%的中国汽车市场来说,现代汽车在我国的优势早已不复存在,因此品牌电动化转型迫在眉睫。

在新四化的大热潮下,中国自主品牌在纯电和混动方面的优势可谓遥遥领先。现代选择与北汽联手造电动车,或许是一条不错的捷径。北汽集团不仅与现代汽车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还在新能源领域有着一定的优势。

其实北汽集团“反向输出”技术早有先例。2021年,斯太尔美国斥巨资购买了北汽蓝谷BE21平台的平台架构底盘技术,以及ARCFOX αT的电子电气E/E架构相关知识产权,开创了中国汽车技术平台输出的先河。据了解,北汽集团自主研发的电动化技术相当一部分都在北汽蓝谷,不仅有BE21平台、IMC架构,还有“滑板平台”等黑科技,为此去年专门安排了80亿元融资。其中,“滑板底盘”更是受到了多家车企、供应商的追捧。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北汽集团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拥有一定积累,有利于现代汽车融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整体来看,合作对现代汽车在华业务有积极意义。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没有谁是“常胜将军”,更没有哪家车企会一直稳居销量宝座。随着新能源市场的高速发展,自主汽车品牌已经强势崛起,尤其是比亚迪、吉利、蔚小理等国产品牌早已在新能源领域筑起了技术壁垒,这让曾经高高在上的外资品牌有了难以逾越的鸿沟,同时市场空间也被蚕食挤压得狼狈不堪。强如宝马奔驰奥迪等一众豪华品牌都在积极求变,更何况是原本声量就不足的韩系品牌。随着现代与北汽联手“触电”的开启,让我们看到了现代汽车大象转身的决心。只不过,中国新能源市场的竞赛已经进入了下半场,“姗姗来迟”的现代能否在这个高度内卷的市场站稳脚跟,有待更多时间去验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