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汽车展(西方放弃电动车?缓兵之计而已原因竟是赢不过中国车企?)

2024-06-05 10:08 来源:爱美欣 浏览量:

前几天,苹果放弃耗资百亿的造车计划登上了热搜。眼尖的网友发现,不只是苹果,许多西方汽车巨头纷纷宣布暂缓或放弃电动汽车计划。先是福特汽车宣布推迟了120亿美元的电动汽车产能扩张计划,然后英国将燃油车禁售令从2030年推迟到2035年,之后奔驰彻底放弃了2030年全面油转电的目标。同时欧盟则宣布,无限期推迟2035年全面淘汰燃油车计划。就连特朗普也在竞选宣言中也提出要支持燃油车发展。

  一时间,网上有舆论认为,我们是被西方国家忽悠了,掉进了他们预设的“坑”里。当初喊环保玩电车是他们,如今带头放弃的也是他们,独留中国在“坑”里蹦迪。也有网友认为,因为中国掌握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西方在这方面落后,因此他们想让中国的电动汽车掉入日本氢能源汽车同样的圈套。

  那么,事情的真相是什么呢?西方国家真的放弃电动车了吗?我们如何避免掉入西方的圈套?

1

西方敲响燃油车的丧钟

  2021年10月31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了一则令人惶恐的报告。称2015年到2021年恐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7年,同时警告创纪录的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和热量积累,已经将地球推向未知的领域。

  一天后,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在英国第四大城市格拉斯哥激烈地辩论着,他们辩论的结果将决定地球和人类的未来,辩论的核心则是碳减排。

  由于碳排放关乎各种的发展前景,因此政要们在谈判桌上寸步不让。为此,联合国不得不把大会“加时”了一天,最终各国才达成一份“妥协性”协议。

  这次大会就是赫赫有名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大会期间,比亚迪、福特、通用、捷豹路虎、奔驰、沃尔沃六大车企承诺,2040年前将停售燃油车,届时只出售零排放的新能源汽车。与此同时,大众、丰田、宝马、日产、Stellantis等传统汽车巨头则拒绝签署该承诺。出于环保考虑,比亚迪纯电动巴士还成为本次大会的官方接驳车。

  事实上,西方各大汽车巨头都曾有比较激进的电动化目标。比如奔驰计划到2025年实现混合动力汽车与纯电动车销量占比50%,到2023年实现全电动车销售。宝马公司曾宣布宝马已准备好应对2030年起关于燃油车的禁售令,在中国市场,在2025年之前,宝马计划推出12款纯电动车型。奥迪宣布从2026年开始,奥迪面向全球市场推出的新车型将全面切换为电动汽车,一步跨越到完全电动化,奥迪品牌未来的新车将连插电混动或增程汽车都不再有。到2033年将逐步停止内燃机车的生产,其全球所有自有生产基地都将投入电动汽车的生产。福特公司也宣布2035年先在欧洲停售燃油车。

  不只是西方车企,日韩车企也给出了电动化时间表。日产宣布计划到2025年后停售燃油车,并将把研发与销售方向转向纯电动与混合动力车型。另外,丰田也将在2025年前停止生产传统纯燃油汽车,转而研发生产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东风本田宣布,2025年前电动化比例达到50%以上,2027年后不再投放燃油新车,2030年前累计推出10款以上纯电车型。现代集团宣布,到2040年现代汽车将只销售纯电动汽车,停止销售燃料汽车。

  一时间,在环保及技术变革的驱动下,全球车企纷纷敲响了燃油车的丧钟,头也不回地朝着电动化转型。

2

中国电动车独领风骚

  虽然现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先全球,但电动车却起源于西方国家。早在1990年的洛杉矶汽车展上,通用汽车就向全球推出了lmpact纯电动汽车,1992年,福特汽车使用钙硫电池的Ecostar车型问世,1996年,丰田汽车发布了混合动力汽车丰田普锐斯。

  毫无疑问,西方国家在电动车领域理应具备先发优势。但近年来中国电动车却在全球大放异彩。据欧阳明高院士透露,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快速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中国去年产销了950万辆新能源汽车,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

  反观西方车企,电动车的发展却不及预期。比如在欧洲市场,2023年电动汽车仅仅占奔驰总销量的11%,而混动汽车占19%。奥迪即使投入大量资金研发电动汽车平台,但是他的电动车型一直都卖不动。大洋彼岸的福特2023年电动车业务亏损了47亿美元,净收入则为43亿美元。如果不搞电动化,福特没准就能赚100亿美金。事实上,即便在电动车高速发展的中国市场,想靠电动车盈利依然是艰难至极,目前仅有比亚迪及理想做到了。

  一方面是卖燃油车可以大赚特赚,一方面是搞电动车大亏巨亏。由此也不难理解,国外车企为何对电动车不再积极。

  当然,这不是全部的原因。

  欧美国家的汽车产业已经发展了100多年,在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的制造方面拥有绝对优势。但在电动车领域,许多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已经变成了由中国企业主导。西方如果要发展电动车,就需要依托中国的产业链。不论是从赚钱的角度,还是地缘政治的角度,恐怕现在的西方国家都不太喜欢这个局面。

  此外,在电动车领域,西方车企失去了技术优势。在燃油车时代,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优秀的产品,西方车企从中国攫取了丰厚的利润。但在电动车时代,中国这个后进者居然从技术上领先西方车企。面对中国车企在电动汽车领域发起的挑战,欧美车企无法再通过制定规则和技术垄断来保持领先地位,这显然令他们很焦虑,利润也大受影响。比如德国人就发现,同样是大众生产的ID3电动车,在德国本土大概要卖4万欧元,在中国只卖1.5万欧元,而且还有利可图。因此有德国经销商就从中国购买了22辆ID6轿车,运回了德国,准备在德国本土销售。当然,这名德国经销商很快就被大众公司起诉,甚至还要求法院将车辆销毁。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中国政府和车企对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让电动车在中国有了蓬勃生长的土壤。同时中国先进的电网和低廉的电价也为用户使用电动车提供了成本优势。

  正是基于以上种种优势,中国新能源汽车将持续爆发。欧阳明高院士认为,2026年前中国新能源汽车预计市占率会快速上升,2024年接近40%,2025年接近50%,2026年超过50%。这意味着,2026年之前新能源汽车占到市场的主导地位。他还预测,2030年,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中国市场保有量会达到1亿辆左右,市占率突破70%; 在锂离子电池方面,根据国内外估计,203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出货量有望达到50亿千瓦时,估计中国占到60%以上,也就是30亿千瓦时左右。

  由此看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形势一片大好。

3

西方并未放弃电动车

  对于西方车企放缓电动车的步伐,有声音认为这是他们玩不过就退出,然后想像孤立日本氢能源汽车那样孤立中国电动车。

  但需要强调的是,到目前为止,西方传统车企只是放缓了电动化的步伐,事实上他们并未放弃电动化。他们放缓的原因也并非是电动化这条路不可行,而是因为跟不上中国车企的步伐。在比亚迪等中国新能源车企已经喊出“电比油低”的2024年,西方车企的电车却仍然比油车贵不少,部分车型甚至贵上两倍。这确实让他们在电动化的路上走得并不轻松。

  尽管步子放慢,但西方车企电动化转型的决心并没有变。比如奔驰就表示将继续采取必要步骤推进电动化,在战略上保持聚焦,同时保持灵活性。预计在2030年前,奔驰的新车销量中新能源车型占比最高将达50%。值得一提的是,奔驰已经在中国推出了涵盖9款车型的纯电产品阵容,2024年,还将在中国推出15款覆盖多种驱动形式的新产品。比如全新纯电G级越野车、全新迈巴赫EQS纯电SUV、新一代EQA和EQB纯电SUV等。

  无独有偶,奥迪也表示,奥迪将不会寻求最大限度提高电动汽车产量,而是同时推广内燃机、插混车型。言外之意,显然是放缓而不是放弃电动车。

  1月份,大众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亦表示,鉴于中国市场巨大的差异性,大众集团将继续在华投资燃油车型。同时,所有主要燃油车型都将向新能源汽车转型,集团还将推出最新插混技术,实现超过100公里的纯电续航。

  福特虽然延缓了电动化步伐,但其明确表示,福特将更多的发展希望寄托在了油电混动身上。预计2024年旗下油电混动车销量将增长40%。据悉,去年美国卖了116.7万辆油电混动车,同比增速超过了52%。

  事实上,去年是混动汽车在海外市场爆发的一年。比如丰田油电混动车2023年销量大增31%至342万辆,占其全球交付量高达33%。在混动汽车的助力下,去年丰田集团全球销量增长了7%,达到了1031万辆,连续4年取得全球销冠。

  此情此景,不免让人想到了2022年混动汽车在中国市场爆发的场景。西方车企放慢的只是纯电的脚步,加码混动汽车,但并没有放弃电动化以及新能源。一旦技术有重大突破,产业链完成替代,基础设备有所完善,西方车企的电动化必将卷土重来。

  此时此刻,中国的新能源车企不应犹疑,而应在西方车企徘徊之际,快马加鞭,将他们越甩越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