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湖北宜昌“坝上第一村”:乡村振兴引来八方游客
中新网宜昌2月12日电 题:湖北宜昌“坝上第一村”:乡村振兴引来八方游客
作者 董晓斌 熊向华 闫琼
农历正月十五,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牛扎坪村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氛围,“灵芝小院”农家乐老板郑棱支热情地招呼着慕名而来的客人。春节期间,这里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
牛扎坪“灵芝小院”成游客休憩“打卡”地。周小逗 摄 牛扎坪村紧邻葛洲坝水利枢纽,有“坝上第一村”之称。由于山高水少、石多地少,牛扎坪村被当地人称为“荒石包”,曾面临着无水、无路、无产业的困境。
转机出现在2014年。当时,在武汉从事苗木种植的姜少华回到家乡,担任牛扎坪村党总支书记。一上任,他就为村子的发展四处奔走。同年,三峡集团长江电力葛洲坝电厂为牛扎坪村援建了加压水泵房和水槽,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吃水难题。
“有了水,我们就有了发展的底气。”姜少华说,牛扎坪村抓住机遇,推进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环境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该村成立园林专业合作社,盘活土地,大力发展花卉苗木种植。
2021年5月29日,面积550亩的花木城在牛扎坪村正式开园。由三位姑娘合伙开设的“美树馆”花卉苗木基地,是花木城较早入驻的商家之一,负责人之一的余娇英说,是花木城的环境优势吸引她们前来落户。
游客春节期间到宜昌花木城购买花卉苗木。刘康 摄 目前,花木城入驻商户80余家,年营收额近2亿元,形成了集花卉交易、科普研学为一体的区域性花卉苗木集散交易中心,带动当地112位村民就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80多万元。
牛扎坪村不仅卖花卉苗木,“我们依山势建设沿江旅游步道,还开通了乡村旅游直通车。”姜少华说,村里还大力发展农家乐、民宿等产业。
二娘土鸡馆老板胡国彬来自四川,2021年选择落户牛扎坪村。他介绍,土鸡馆目前带动了当地50多位村民就业增收。
与此同时,葛洲坝电厂围绕“清洁能源+乡村振兴”,为牛扎坪村量身打造了光伏提水系统、光储充一体化车棚系统、乡村亮化工程系统等绿色低碳乡村建设方案,保障了花木城园区、生活水泵及灌溉水泵的绿色用电。
游客在牛扎坪村长江力量广场上拍照“打卡”。刘康 摄 如今的牛扎坪村,已形成花卉苗木、四季水果、有机蔬菜种植等特色产业,开办农家乐76家,全村每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以上。2023年,牛扎坪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
姜少华说,牛扎坪村正计划建设特色科教文旅小镇、乡村振兴学院、水电文化集锦等40多个项目,打造三峡集团社会履职示范基地和全域乡村旅游综合体。(完)
-
【讲习所·奋进的春天】“雄安为世界提供宝贵的发展经验”
【本期导读】2017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离京,专程前往河北省安新县主持召开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座谈会。习近平强调,“建设雄安新区是一项历史性工程,一定要保持历史耐心,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八年过去了。这一被...
-
E法黔行|网络让普法春风“触屏可及”
中新网贵州都匀2月24日电(记者 李骏) 一条视频点赞量超140万,一个普法账号获250万关注,一个新媒体矩阵吸引20亿人次观看;从检察机关的“直播普法”到法院的庭审直播,从司法厅的“黔微普法”到司法局的“苗侗普法”……在贵州,获取法律知识不局限于厚重的...
-
第一视点丨千年古城 以文润城
清晨的仓桥直街,在第一缕阳光的轻抚下,缓缓苏醒。戴着乌毡帽摇橹的船夫,握着黄酒奶茶打卡的游客,在此完成了一场跨越时间的对话,也在讲述一个关于改变的故事。本世纪初,这里的生活是另外一个样子。20多年前的反差,问题在水里、在路上,根子出在文...
-
习言道|习近平与陕北农民的一段对话
中新网2月24日电 题:习近平与陕北农民的一段对话“我们这代人有一份情结,扶一把老百姓特别是农民。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2020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中间,同他们亲切交谈、共...
-
【学习读本(35)】坚持把广大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读本》(以下简称《读本》)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读本》的出版,有利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全面、深入、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
-
习言道|中俄是搬不走的好邻居
2月2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习近平主席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