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富荣(甘肃:政协委员齐发声 共谱陇原新篇章)

2025年02月22日 来源:点击:

1月22日,政协甘肃省十三届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兰州闭幕。

甘肃:政协委员齐发声 共谱陇原新篇章

在政协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期间,省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以及省政协各专门委员会积极作为,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提案形式积极建言资政,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的谱写贡献出了宝贵的智慧和强大的力量。

甘肃:政协委员齐发声 共谱陇原新篇章

截至 2025 年 1 月 20 日上午 10 时,本次会议共收到提案 1072 件。提案委员会依据相关规定进行严格审查后,立案 819 件,占提案总数的 76.4%。其中,对 45 件内容相近、建议相似的提案予以并案处理。

在已立案的提案中,集体提案 134 件,占比 16.4%;委员个人或委员联名提案 685 件,占比 83.6%。共有 349 名委员提交提案,占委员总数的 69.5%。提案内容广泛且具有针对性,涵盖了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农业农村、乡村振兴、资源环境、生态保护、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劳动人事、社会保障、社会治理、政策法规、统战政协、民族宗教等多个重要领域。

其中,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方面的提案 232 件,占比 28.3%,反映了对地区经济增长和城乡协同发展的关注;农业农村、乡村振兴方面 83 件,占 10.1%,体现了对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视;资源环境、生态保护方面 93 件,占 11.4%,凸显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关切;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方面 228 件,占 27.8%,显示出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期待;劳动人事、社会保障、社会治理方面 140 件,占 17.1%,表达了对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的诉求;政策法规、统战政协、民族宗教方面 43 件,占 5.3%,为完善政策法规和促进团结和谐提供了有益的建议。而未立案的 208 件提案,经过与提案者的协商沟通,也以意见和建议等形式转送有关部门参阅,充分体现了对每一份提案的尊重和重视。

这些提案充分展现了政协委员们的履职担当和责任意识,为甘肃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和切实可行的建议,将有力推动甘肃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王月成委员表示,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着力提升甘肃省开放平台和通道竞争力。“要集中力量做大全省班列发运规模,建议整合班列发运平台资源,构建省级统一平台,提升货源集聚和议价能力,降低物流成本,支持中亚、中吉乌等国际班列常态化运营。深化与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区合作,争取将甘肃纳入西部陆海新通道主通道范围,推动政策叠加效应。支持智慧口岸建设,推进公共数据共享,扩大粮食进口和综保区传统产业稳定发展。加大对外开放平台扶持力度,优化外贸物流补贴办法,吸引更多相关产业向甘肃集聚。”

李忠鑫委员表示,此次会议内容丰富、高效务实、意义重大,去年甘肃经济发展的显著成就令人欢欣鼓舞。身为城市建设者,他将带领甘肃省城市建设商会积极探索房地产发展的新模式,投身城市更新工作,为甘肃的城市建设添砖加瓦,助力甘肃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推进新型工业化,为构建具有甘肃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是今年全省政协的重要履职方向之一。陈富荣委员认为,会议对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加快传统产业改造等重点工作的安排部署,让大家看到了甘肃充满希望的未来。

甘肃省拥有独特的地理、资源和文化优势。在当今发展的浪潮中,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甘肃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周占琪委员建议加快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持续培育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构建分工明确的创新体系,推动产业技术研发和转化。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产学研协同攻关,建立“一产一策、一技一策、一企一策”工作机制,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优化升级产业链供应链,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围绕14条重点产业链补短板、拉长板,争取国家重点产业链产能备份基地落地甘肃。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石化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等产业提质增效。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发展光伏、风电全产业链,推进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超前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氢能、航空航天等未来产业,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在新的征程上,委员们将带着会议赋予的力量和责任,为甘肃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共同书写甘肃美好的未来篇章。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